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尿酸、痛風該如何吃豬肉?

高尿酸、痛風該如何吃豬肉?

「得了這病就只能吃得跟和尚一樣了!」相信不少痛風病友都說過這句話。

其實,痛風是可以吃肉的,沒必要完全吃素。只是不少朋友吃法不對,因此也就有了「一吃肉就痛風」的說法。

而豬肉作為最常見的一種肉類,掌握正確的食用方法,既能飽口福,還不影響高尿酸、痛風控制。

痛風吃肉是必要的

身體的健康少不了營養物質的攝入,每天需求量最大的三類營養物質分別為:蛋白質、脂肪和糖類。

而日常生活中提供蛋白質的食物主要有,奶類、蛋類、豆製品、魚類、禽肉(雞鴨鵝等)、畜肉(豬牛羊等)。

對於大多數人,豬肉算是最主要的動物蛋白來源了,實惠營養還吃不膩。當然,對於吃素的朋友,蛋類、奶類、豆製品可能就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親民的豬肉有健康風險

豬肉是大多數人的主要蛋白質來源,但這不意味著豬肉就可以隨便吃。痛風病友對這一點再清楚不過——大魚大肉後痛風很容易發作。

無論豬腿肉、裡脊、豬排、豬腰,它們都含有大量的嘌呤。而豬肉中的嘌呤會在體內代謝為尿酸,直接升血高尿酸水平甚至誘發痛風。

同時,豬肉的脂肪含量較多、能量高,過量使用會增加肥胖風險,影響痛風的控制。

除了上述健康風險,有研究發現豬肉這類紅肉,不僅增加痛風患病風險,還增加癌症的患病風險。

痛風吃豬肉的三個技巧

吃豬肉有不少健康風險,但作為重要又實惠的蛋白質來源,不吃也是不太可能的。

1. 豬肉要挑部位

同樣是豬肉,部位不同嘌呤含量不同,其對尿酸、痛風的影響也就不同。

像豬肝、豬腦、豬腰、豬小腸、豬脾這類內髒的嘌呤含量很高,在 150 mg/100 g 以上,痛風病友應完全避免。

而像豬腿、豬排這些部位的嘌呤含量相對較低,在 75~150 mg/100 g,痛風病友可以適量食用。

2. 豬肉仍要少吃

俗話說「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豬牛羊肉都屬於紅肉,而目前認為雞鴨鵝這類兩條腿的白肉更有益健康。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選擇雞鴨鵝等禽類,減少豬肉這類紅肉的攝入。

同時,對於不患痛風的人,膳食指南建議:適量吃肉(包括畜肉、禽肉、魚、蛋),每天攝入量不超過 200 g,相當於「一兩肉 + 二兩魚蝦 + 一個雞蛋」。

而落到痛風病友身上時,痛風醫生建議:每天肉類攝入量不超過 150 g;同時注意血尿酸、痛風控制情況。如果尿酸水平不達標或痛風常發作,則可以再把肉量減一點,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用量,或者更加註意體型控制。

3. 注意豬肉的做法

盡量選擇新鮮豬肉,而非火腿、臘腸等加工製品。

一方面,加工肉製品含鹽量高,不利於痛風控制,還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另一方面,火腿、熱狗還有致癌風險。

在烹飪豬肉時,最好能把肉先切成片或絲,然後在水中焯一下,再進行下一步烹飪。這樣能使部分嘌呤溶解在水中,減少嘌呤攝入。

不過,也有人認為水焯後的豬肉口感不好,那也可以不焯直接烹飪,但就更要注意控制量了。

以上內容來自「別痛風」APP,具體想知道各種蔬菜、肉類的嘌呤含量,痛風時要注意什麼問題,請下載「別痛風」APP,我們會在那裡等你,做你的專屬醫生,提醒你吃藥,告訴你怎麼吃,痛風該注意什麼問題等等哦。期待與你的不期而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痛風 的精彩文章:

哪些中藥,真的降尿酸,治痛風?
痛友圈答疑第三期
趣聞——精神壓力大引痛風?
在吃降尿酸葯,為什麼還會有痛風發作?
痛風會影響男性性功能嗎?

TAG:別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