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後「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社群營銷諮詢【 白磚家】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戴著有色眼鏡只會把別人看扁了。——赫爾巴特



【理論解析】


「破窗效應」源自美國心理學家詹巴斗曾經做過的一個「偷車實驗」,將兩輛一模一樣的轎車分別放在一個環境很好的中產階級社區和環境比較髒亂的貧民區,結果發現貧民區的車很快被偷走了,而在中產階級社區的另一輛幾天後仍然完好無損;如果將中產階級社區的那輛車的天窗玻璃打破,幾個小時後,那輛車也被偷了。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後來,在此實驗基礎上,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好,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破窗理論」體現的是細節對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細節對事件結果不容小視的重要作用。事實證明,「破窗理論」也確實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18世紀的紐約以髒亂差聞名,環境惡劣,同時犯罪猖獗,地鐵的情況尤為嚴重,是罪惡的延伸地,平均每7個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個通緝犯,每20個逃票的人中有一個攜帶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長布拉頓開始治理紐約。他從地鐵的車廂開始治理:車廂乾淨了,站台跟著也變乾淨了,站台乾淨了,階梯也隨之整潔了,隨后街道也乾淨了,然後旁邊的街道也乾淨了,後來整個社區乾淨了,最後整個紐約變了樣,變整潔漂亮了。現在紐約是全美國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這件事也被稱為「紐約引爆點」。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破窗效應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環境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反過來會導致這種不良現象的無限蔓延。所以在面對一些現象、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而不是根據現有的思維、線索作先入為主的判斷,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這樣很容易出現差錯。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操作務實】



月考過後,李某的成績異乎尋常、不可思議地變好了。班主任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絕對不是李某的真實成績!因為在班主任的心目中,一名「雙差生」肯定不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班主任執教十幾年的時間裡,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呢!「作弊」這個詞在班主任的腦海中久久縈繞,怎麼也揮不去。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班主任決定做一個徹底的調查。

首先,班主任找來李某身邊的同學了解詳情,準備各個擊破,可他們卻異口同聲地的說,近段時間李同學上課特別專心,課後還經常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問題,數學演練的草稿紙就有好幾大本,在家也不是從前那自由散漫的樣子了。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聽了他們的話班主任還是不大相信,於是,在課前課後班主任開始留心觀察李某,班主任發現的確像同學們所說的那樣。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一天,班主任把李某叫到辦公室,面對面了解情況,他說:「老師,以前我對不起你,給班級帶來了很多壞的影響,從今以後,我要改變自己,重新做人。」這時,班主任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戴著有色眼鏡在看人!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運用要點】



很顯然,案例中的班主任之所以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是因為在他心目中,一個差生是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變化的,他甚至自以為是地認為差生獲得好成績只能有一條途徑:作弊。這其實就是受到了「破窗效應」的影響,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很顯然,如果生活當中我們這樣去做,肯定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傷害。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

1.秉持一顆公正的心,公正地看待別人的進步和改變。

正如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師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憑藉自己所謂的經驗和經歷,算定了某個人不可能取得突破、有所成就。甚至在這些人取得一定成就的時候持懷疑的態度。這樣做對於這些人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準確的說,我們這樣做就喪失了一顆公正的心。要知道,任何一個人都具備一定的潛力,成功也是情理之中的,不要看扁一個人,更不能喪失一顆公正的心。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2.不要固執己見,眼見為實。

很多時候,我們固執己見,總是認為自己的推斷、判斷是正確的,而實際上卻並不是如此。正如案例中的班主任一樣,固執地認為「雙差生」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完全是靠著「作弊」獲得的。那麼事實是不是如此呢?很顯然,不是。班主任老師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調查發現自己錯怪了這個學生。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3.換一種思維方式。

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看問題的不同結果。我們之所以很多時候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關鍵就是我們總是以一種固定的、現成的思維去看待問題。試想,如果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師能換一種新的、積極的思維去看待「雙差生」的改變,那麼他還會犯這種錯誤嗎?很顯然不會。我們之所以產生「懷疑」的偏見,關鍵是定勢思維在作怪,其深層原因還是「目中無人」「心中無情」。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4.擯棄自己的偏見。

偏見也是引起很多人戴著有色眼鏡看看人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一旦有了偏見,內心就會有一種固定的、現成的思維模式,並且用這種模式去理解、分析自己所看到的現象。「雙差生不可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案例中班主任老師的一種偏見,並且用這種思維模式來理解分析雙差生的現象,得出了「作弊」的錯誤結論。由此可見,只有擯棄我們心中的偏見,才能逃離固定思維模式的束縛,更加準確地對現象作出判斷。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破窗效應:為何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呢?



【生活智慧】



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就好比給自己的思維模式套上了一個枷鎖,使得我們的思維都朝著一個方向、一個結果前進。很顯然,這樣做會產生南轅北轍的錯誤。要想改正錯誤,就應該打碎這個枷鎖,放下你的有色眼鏡,這樣你才能看到真實的、清楚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粟鈞 的精彩文章:

厚黑,現今社會通贏的智慧:糊塗何以會比聰明難呢?
厚黑,現今社會通贏的智慧:敷衍式的拒絕,有且只有5中方法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合伙人效應:把「攔路虎」,變成「助推器」
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天官賜福,是指道教中誰的職責?

TAG:周粟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