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丨讀典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丨讀典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丨讀典

秋望

明代:李夢陽

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弢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譯文:

滾滾黃河水包圍著長安,河上秋風陣陣,有幾行大雁飛過。

士兵們跨過護城河時塵沙陣陣,將軍從弓袋中拔箭射敵軍。

船駛在黃塵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們只好扶挽著坐在船中;明月當空,使戰場悲涼起來。

聽說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謀略的人,而今天誰會成為像大將郭子儀一樣的人?

注釋:

⑴漢宮牆:實際指明朝當時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長城,它是明王朝與革達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漢邊牆」。

⑵客子:指離家戍邊的士兵。過壕:指越過護城河。野馬:本意是游氣或游塵,此處指人馬盪起的煙塵。

⑶弢(tāo)箭:將箭裝入袋中,就是整裝待發之意。弢,裝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為此星出現預示有外敵入侵,「射天狼」即抗擊入侵之敵。

⑷飛挽:快速運送糧草的船隻,是「飛芻輓粟」的省說,指迅速運送糧草。

⑸朔方:唐代方鎮名,治所在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此處泛指西北一帶。

⑹郭汾陽:即郭子儀,唐代名將,曾任朔方節度使,以功封汾陽郡王。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題目,錢謙益《列朝詩集》作《出使雲中》,汪端《明三十家詩選》作《出塞》,此據鄧雲霄、潘之恆搜校本《空同集》。詩人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為戶部主事時,曾奉命稿榆林軍,七律《榆林城》與此詩即作於此次出塞搞軍時。明代弘治年間,韃靼屢擾,西北邊境多有戰事。李夢陽出使前線,有感而發,遂成此詩。

賞析:

《秋望》詩描寫戰雲密布下的塞上風光,抒發對於扶危定傾、安邊衛國的良將的嚮往,風力遒勁,慷慨悲涼,是李夢陽邊塞詩的傑出代表。

全詩緊扣詩題「秋望」二字落筆。詩中之景,無非「望」中所見,無不透出凄清肅殺的秋的氣息。從首聯兩句都寫到黃河來判斷,詩人登臨挑望的地點,很可能是在黃甫川堡。這裡,邊牆在側,地近黃河,故水繞邊牆之景首先映入詩人的視野。次句寫秋雁南飛,既點明了節令,也使詩的境界愈見空闊、蒼涼。

作者介紹: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於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欄目主編:謝海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光與黑暗丨採訪詩人雪迪
砥礪奮進的五年詩選之六|李木馬·站台喜見
砥礪奮進的五年詩選之五丨李林芳·巷子里走出沂蒙母親
90後詩選(二):程川的詩
砥礪奮進的五年詩選之四|王自亮·阿里巴巴外史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