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咪你知道寶寶四大常見牙病是什麼嗎?

媽咪你知道寶寶四大常見牙病是什麼嗎?

媽咪們

你知道寶寶四大常見牙病是什麼嗎?

嬰幼兒時期既是牙齒的發育期,又是牙病的高發期,齲齒、牙外傷、口腔不良習慣引起的牙齒錯頜畸形、乳牙替換異常等都是嬰幼兒期牙齒的多發病。但是由於嬰幼兒存在一個換牙過程,使得嬰幼兒期的牙病常常被忽視,許多家長認為患病的牙齒會被換掉,用不著擔心。

殊不知,嬰幼兒時期的牙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不僅會影響牙齒的終身健康,而且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導致其他全身疾病,甚至會導致面部的發育異常,影響長相。嬰幼兒期的牙齒保健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才能科學地保護幼牙,媽咪你知道寶寶四大常見牙病是什麼嗎?跟隨芽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乳牙齲齒危害大

危害乳牙健康的頭號大敵,就是齲齒。我國乳牙齲齒患病率城市為75.6%,農村為78.2%,且發病年齡早,6個月的嬰兒即可患齲病,5-7歲的兒童發病率最高。乳牙齲病嚴重影響牙齒的發育和功能的發揮;乳牙齲病可造成多個牙齒的喪失,上下牙的咬頜關係改變,功能紊亂,影響頜骨及顏面的發育;影響恆牙胚的發育,甚至引起恆牙胚囊腫,不能萌出;破壞乳牙冠或造成乳牙脫落,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齲齒導致的殘破牙冠和牙根,會刺激口腔軟組織形成潰瘍。齲壞乳牙和相鄰恆牙之間,很易積存食物,好發齲病。齲齒患兒常因疼痛而不願使用患側牙齒咀嚼食物,患側頜骨缺少生理性刺激,時間長了,兩側頜骨發育會不對稱。此外乳牙齲齒還會引起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影響全身生長發育;齲齒的發展可繼發牙髓炎症,導致慢性根尖周炎,並可成為病灶,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細菌轉移到全身其他部位致病,如關節炎,腎炎;前牙的齲齒看上去很不美觀,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壓力,造成心理障礙。

由此可見,「乳牙遲早要替換,有了蟲牙不用治「的說法是嚴重錯誤的。而且齲齒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及時預防非常重要。預防乳牙齲齒一定要認真刷牙,並使用保健牙刷,採用正確的方法,睡前刷牙後不要吃東西;少吃零食尤其是含蔗糖食物;局部使用氟化物,提高牙齒的抗齲能力,或使用氟牙膏;對於新萌出的窩溝深的磨牙可做窩溝封閉,一般來說,乳磨牙3-4歲時,第一恆牙磨牙6-7歲時,第二恆磨牙11-13歲時為最適合封閉的年齡。

牙齒外傷別輕視

由於兒童好動且自我保護能力弱,所以極易發生牙外傷。常見的牙外傷包括牙碰傷、牙折和牙脫位三種類型。所謂牙碰傷又叫牙齒震蕩,是指牙齒受到碰撞或打擊的力量不太大時,隻影響牙周膜和牙髓組織,沒有造成牙齒折斷或硬組織缺損。患牙齒震蕩的牙釉質可能有裂紋。牙齒震蕩有輕有重。輕症一般較少有臨床癥狀或只有輕微癥狀,重症會出現牙齒酸痛,上下牙咬頜時有不適感或疼痛。由於牙齒震蕩無牙齒外形的損傷,牙體無缺損,特別是癥狀較輕時,往往被患兒和家長忽略而很少在受傷當時就醫。其實牙齒受外傷後,無論傷勢輕重,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髓充血及根尖部牙髓組織水腫。牙髓充血一般是可以恢復的。但如果受傷較重則會引起牙髓出血,根尖部的血管扭曲斷裂,遠期可出現牙髓感染壞死、感覺喪失、牙髓鈣變等情況。還可能引起牙根內吸收或外吸收。所以,牙受傷後,即使沒有折斷也要就診,定期複查,有問題及時解決以免引起不良後果。牙齒受傷後要讓患牙休息,至少2周內避免用患牙咀嚼食物。

牙齒受傷後發生折斷,出現牙體缺損,由於影響美觀,患兒一般都能就診。特別需要提出注意的是,如果牙體缺損較小又沒有什麼癥狀,家長也要帶小孩來就醫。因為兒童與成人不同,牙齒尚未發育成熟,牙本質小管粗大,牙齒受傷至牙本質暴露,感染就會通過牙本質小管進入牙髓而使牙髓發炎,甚至產生根尖炎和牙髓壞死。如果冠折露髓,患兒會感到明顯的疼痛,此類患者要及時就診,儘可能保留活髓。如果冠髓已被感染而牙根尚未發育完成的年輕恆牙,可行活髓切斷術,即去除感染的冠髓,保留活的未感染的根髓,這樣可使牙根繼續發育。

如果牙齒摔傷完全脫出,應儘早就診將脫出體外的牙植入,爭取時間是再植牙成功的關鍵。臨床病例顯示,再植時間越早則成功的幾率越大,有報道顯示牙脫出後在30分鐘內再植,成功率可達90%;在30分鐘後90分鐘內植入成功率約為40%;超過90分鐘植入,成功率只有7%。如果牙脫出後不能立即就診,則應將脫落的牙妥善保存。可放在淡鹽水、牛奶中或含在舌下唾液中,再到醫院就診。千萬不要包在紙里,這樣會使根面軟組織或牙髓因脫水乾燥、變性而影響手術的成功。

總之,兒童牙摔傷後一定要儘早就醫。

乳牙早期喪失要做保持器

根據解剖生理的知識,牙在牙槽中各佔一個空間,它所以能排列在正確的位置,是受多方面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兒童的個別乳牙缺失時,這種力量發生改變,相鄰的牙齒可向缺牙的間隙處傾斜和移動,而改變其原來的位置關係。若不及時處理,結果會使間隙縮小或消失,導致繼承乳牙的恆牙不能順利萌出,出現遲萌、阻生或錯位,使牙齒排列擁擠。當多數乳牙尤其是乳磨牙缺失時,除上述危害外,缺牙區的頜骨和周圍組織因缺乏咀嚼時的生理刺激而發育不全,還會導致恆牙牙弓(牙齒排列呈近似弓的形狀稱為牙弓)長度減小,不對稱和咬頜關係紊亂。若一側缺失多個牙,造成兒童偏側咀嚼習慣,可引起面部發育不對稱等畸形。由此看來,乳牙早期缺失,若不把缺牙間隙保持起來,將會出現如上所說的種種後果。為了保持間隙,要製作一種裝置來保持間隙不變,這種裝置稱之為間隙保持器。

六齡齒窩溝封閉不可少

人的第一恆磨牙,約在6歲時萌出,稱為六齡齒。它在口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它是恆牙列中最強壯的多根牙,牙冠最大,咀嚼面積最寬,承擔的咬頜力和咀嚼功能較其他恆牙都大。其位置又處於牙弓中部,如果缺失將破壞咬頜平衡,容易導致牙頜畸形,並降低咀嚼功能。另外它還是維持上下頜關係的主要支柱。由於最早萌出,承擔著牙弓後部的壓力,如果不正常或早失,頜骨的形態與各牙齒的位置都會隨之失常。

六齡齒在口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卻非常容易齲壞,這主要是由於剛萌出時牙釉質不成熟,易被細菌侵蝕;其次六齡齒窩溝多,有的還特別深,深窩溝的釉質發育比較差,且食物殘渣,菌斑等易堆積而引起齲病。此外,六齡齒萌出的時間較早,未完全萌出時,與前面的乳牙形成一個台階,而且局部有牙齦覆蓋易於使菌斑堆積和食物殘渣滯留,為齲齒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有許多家長誤認為是乳牙,即使患齲也不及時治療,致使第一恆牙磨牙早失,造成終生遺憾。因此,我們建議兒童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對於六歲時在牙弓最後方萌出的牙,家長要予以格外關注。那麼怎樣才能保護好六齡齒,不讓它患齲呢?

首先要好好刷牙,牙齒部分萌出時就應開始刷牙,及時去除食物殘渣和菌斑。如果覆蓋在牙面的牙齦發炎,疼痛(臨床上稱為萌出性齦炎),則應到醫院進行治療。

牙齒完全萌出後,可做窩溝封閉。既將牙面清潔後,將窩溝封閉劑填入深的窩溝,對易患齲的窩溝起到物理性封閉屏障作用,防止菌斑和食物殘渣在窩溝內堆積,預防窩溝齲的發生。窩溝封閉操作簡單,不磨牙,患兒無痛苦易接受,是一種較好的預防窩溝齲的方法。做窩溝封閉的適宜時間是在六齡齒完全萌出後,約6-7歲。

如果六齡齒已經患齲,則應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海綿寶寶的真面目,以及它們家族的真實情況嗎?
寶寶腹瀉了?教你三招,從容應對
寶寶長牙小攻略,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小小的玩具,能成為寶寶的「潛在殺手」,媽媽們可別再干這種傻事了!
江蘇女排四大美女 是小惠 還是現在大隊長寶寶呢?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