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曠野古詩文講讀第二期 第一周微群實錄(二)

曠野古詩文講讀第二期 第一周微群實錄(二)

續前文

第四部分文句要點

我們要誦讀的第一篇文章是荀子的《勸學》(節選)。這篇《勸學》非常重要,部分文科重點大學古代漢語專業研究生面試都會考到它,而且經常每隔上兩三年就拿它出來重新考,非常重要。所以即便部分同學學過此篇,也還是要認真學習。本次學習我提到的知識點不會那麼多,也不會那麼難,但大家要做到熟讀和熟背,不可輕忽。

我們所選的《勸學》,長度比第一期的《井陘之戰》略短,但難度要超過很多;與《趙威后問齊使》難度近似,但長度是前者的兩倍,所以考慮到剛好有個國慶假期,兩周時間大致能學完。我們的學習以每日誦讀為主,以微群教學為輔,網課主要是知識點的疏通。需要重複的話就是,請大家多關注前面的非知識性內容。只關注知識點的做法,無異於買櫝還珠的。

文句要點

一學不可以已

此句在課本中的斷句法是「學 不可以 已」,「可以」是情態動詞的用法,翻譯為「學習不可以結束」。而我示範的斷句法「學 不可 以已」翻譯為「(對待)學習不可以抱可以停止的態度」,「不可」翻譯為「不可以」,「以」在這裡是介詞的「用」。

二「折」和「系」

我們來辨析一下這兩個多音字,先明確一下四聲常識。我們現在說的一二三四聲,正式叫法依次是陰平、陽平、上聲(上讀作賞)和去聲。

折,有zhe、she兩個陽平音,區別在於,讀zhe時,是完全分離、斷開的意思;讀she時,也是斷,但還連在一起。所以我們組詞是折斷(zhe),撅折(she)。

系,有xi,ji兩個去聲音。二者都是把兩個東西連接在一起的意思,區別在於,系讀ji的時候要打結,讀xi的時候不需要打結。對應的組詞,關係、系統都是xi,,而系鞋帶讀ji,這時要打個蝴蝶結。

三用心一也

問:是否可讀作「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答:不可以,正確的讀法是「用心一也」和「用 心躁也」,這裡的「用」是「因為」的意思。

四雖有槁暴

「雖有槁暴」中,槁暴有兩種讀法,我的讀法是耗抱,這種讀法里「槁」通「耗」,雖有槁暴,翻譯為即使再使它收縮變形。這個詞在我們的課本中讀作gaopu(稿瀑),翻譯為暴晒使其變形(其實頗有些不通的),但鑒於在可見的一段時間裡課本都不會作出這個修改,所以我們尊重課本讀音吧。

五生而同聲,長而異俗

問:「生而同聲,長而異俗」這句話中生和長不是動詞嗎?

答:在這句話里不需要那麼多動詞,生和長都活用為時間狀語。

六施薪若一、平地若一

施薪若一、平地若一,兩句中「施」、「平」二字為動詞,放上同樣的柴火,把地弄得同樣平整。「一」是形容詞用法,一樣的。放上一樣的柴火,火會燒向乾燥的柴火;把地弄得同樣平整,水會流向潮濕的地方。

七火就燥也、水就濕也

問:火就燥也,水就濕也,這裡的「就」怎麼翻譯?

答:「就」作動詞用時,是接近、靠近、趣向的意思,「就位」一詞就是這個用法。我們常說的「成就」一詞,成就二字也同義,「成」就是「就」。

八質旳張而弓矢至

「質」是靶子,「的」是靶心。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諸位可以順著上面的意思感受下人質、本質、質量、質押、質換(置換),以及目的、的確等詞語古今義之間的關係。

九尸鳩在桑,其子七兮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尸鳩就是杜鵑,又叫杜宇、子規,大家都熟悉的名字是布谷鳥,體型與鴿子鵪鶉近似。芒種時節,布谷鳥的叫聲最為清脆,「布穀布穀」的叫聲,好像在召喚農人趕快到田間耕種一樣,布谷鳥的名字也是這樣來的。

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是說布谷鳥喜歡在桑樹上築巢,春天時每個小巢里都會孵出好幾隻小布谷鳥。在撫育這些小鳥時,布谷鳥媽媽會平均分配食物(叼來的小蟲之類)給這些小鳥,以保證小鳥都能茁壯成長。為保證不出錯,布谷鳥媽媽每次叼蟲來時,都能作到專心如一的對待每一隻小鳥。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是說布谷鳥都能始終如一的對待自己的工作,我們人類應該比小鳥做得更好的,應該更專心的對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

(鳩佔鵲巢中的鳩我們通常理解為斑鳩,與布谷鳥大致屬於同類。)

十「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

螣蛇,典籍沒有具體說明,只說是一種會飛的蛇。其實我們和古人共同的線索都是這個螣字,螣與騰同音同義,區別只在於形旁,螣的字形告訴我們它表示的是蟲類的騰。騰,與躍同義,就人而言,兩足同時離開地面為騰,就獸類而言,是四足同時離開地面為騰。

騰是足部用力騰起在空中的狀態或動作,鳥類能飛翔在天空,也是先騰後飛的。

有足動物的騰起都用這個騰字,但蛇無足而能騰,甚至在捕食的時候有的能騰躍出十幾米,於是古人給以蛇為代表這類能騰的無足動物專門造了這麼個螣字。

鼫鼠,唐以前文本都寫作梧鼠,唐人楊倞指出此處的梧是傳抄錯了,梧鼠本應是鼯鼠,後人均持此說。鼯鼠,俗名螻蛄,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北方叫蝲蝲蛄,諸位可以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領會一下螻蛄的五技。東漢蔡邕在他的《勸學篇》中說「鼯鼠五能,不成一技。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泅不能渡瀆,能走不能絕人,能藏不能覆身也」。

螻蛄是種昆蟲,有翅能飛,但大致只能飛到一人多高,卻飛不到房子的高度;能攀緣,卻只能在大致兩米以下的高度爬上爬下;會游泳,卻頂多游個幾米而已;能爬行,卻很慢,連正常人步行的速度都趕不上;能挖洞,但螻蛄只能在地表面很淺的土壤中挖洞,以至我們看到它的洞就等於找到它了。這麼多本領,卻沒一項特長,的確是可悲的。

第五部文言語法(中文基本語法)

前兩天聽一位高中語文老師介紹,高中二年級的很多同學,甚至都沒聽過主謂賓定狀補等基本語法概念,當然他們好像了解一點英語中的主謂賓,但這種不以語文為基礎的對外語語法的理教,說到底也是缺乏根基的。而這時同學們已經在感受越來越近的高考壓力,再要系統學習語法,一方面高考不考,另一方面時間上對多數學生來說也不允許了。所以以後有機會,我會帶領大家專門學習語法,現在大家先跟著我學習誦讀,通過誦讀就可以掌握大部分基本語法,剩下的概念解析之類,在有了語感之後學起來不難。

斷句

古籍中沒有標點,對於讀書的人來說,斷句是基本的讀書能力。所謂斷句,就是把沒有標點的整段話,區分出句子,每個完整的句子用一讀(音逗)點開,這個「讀」是標點的意思。我們是零起點的學法,所以這裡先介紹一點:就一般規律而言,一句話之所以是一句話,一般只有一個動詞(個別句子含有兩個以上的動詞,這時句中都有「而」或「則」之類的連詞)。

大家先把握住這個點就好了,下面我按順序給出《勸學》前兩段中的動詞,大家來感受一下這兩段的斷句法。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曰、不可)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取、青)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為、寒)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中、輮、中)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槁暴、挺、使)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受、直、就、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學、參省、明、無)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登、知)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臨、知)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聞、知)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同、異、使)

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曰、無)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靖共、好)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聽、介)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大、長)

請各位同學按照提示,誦讀時有意的把動詞重讀。對於下面沒給出的幾段,可以自己找找感覺。初中以上在學校正式學習古文的同學,請分析我給出的動詞,如果你發現它原本不是動詞,這裡就是活用。小學同學只管讀就好了。不急學語法,語感更重要,而且不需要語法做基礎。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文特有的文字現象,我們初學時容易把它理解成古人不會寫或寫錯了,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

我們都知道,漢字是象形文字,字形包含字義,其實字音與字義也是緊密相關的。比如之前我曾經留過一道思考題,找出恙、怏、殃、癢、瘍、央、揚、漾、泱、洋、養等字在字義上的關聯。這裡簡單串講一下。

央是中央、中心。漾是水從波動中心向四方傳播的狀態。泱描述的是水的波動向四周傳播得更深更遠的狀態。洋描述的是這種傳播波及區域整體上盛大的樣子。怏,由央的音義引申為心中憂慮、鬱鬱不樂的狀態。恙與怏近似,也是心中憂慮,但不構成病態,通常可以說是小毛病。養是應對怏和恙的辦法。殃在恙的基礎上進一步引申為災禍(憂慮的對象)。癢是某種小毛病引起的反應,瘍是某種小毛病的繼續發展。揚是水向上的湧起。。。這是不嚴格的解字,大家意會就好,主要是感受一下漢字音近與意近的關係。

為何有音近就有意近?因為文字的產生說到底是晚於語言的,先民有語言大致是在三萬年前,而漢字的產生用比較長的數據,大致只有七八千年。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是直接用語音來傳情達意的,意義被抽象出來的過程就是人們賦予它語音的過程,所以漢字三要素字音、字形、字義,音和義都先於字形出現,文字不過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用於記錄語音和語義的符號罷了。所以音近與意近對於漢字來說是先天存在的一種預設。

介紹這個背景,是想大家理解,在古代,字形遠不如現在這樣重要。這是通假字作為文言文法中非常正常的用字現象的理論依據,文言中的大多數通假現象都與寫錯字毫無關係。

現在可以介紹通假字的基本概念了,通假字是本有其字,但古人臨文時用同音或音近的它字來代替,這個暫代本字的它字被稱為通假字。

比如"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請注意這裡我用的術語是「通」,昨天列舉通假字時有一句「靖共爾位」,其中「共」,我說明的時候的用語是「共,同恭」,使用「同」這個術語是為了區別通假字與古今字。在這裡「共」與「恭」是古今字的關係,也就是說詩經的年代還沒有恭字,當時「共」字兼有今天的「共同」和「恭敬」等意思。

古今字是現在中小學不要求的內容,在部分參考書中古今字甚至被籠統當做通假字,對此我們也不作過多介紹,大家理解一下上面的區別就好。對於在校學習遇到的類似情況,各位以教材為主就行。關於通假字現象,記住兩點就行:一,絕大多數通假字與錯字無關;二,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古人臨文用其他字代替的現象。

破讀字

破讀字是古文學習的一把鑰匙。不掌握破讀字,拿起古文基本一開口就出錯。破讀字是古代漢語中由於詞性轉換以及詞義變化產生的語音現象,為把破讀講清楚,我之前用了本字音這個便於理解的概念。在大學教材中,我所說的本字音被稱為如字音。如字音是指,對於一個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的漢字,在上下文中讀了它的最常用的音,這時理解上通常取它最常用的義項。相對的破讀音是指在上下文中沒有讀它最常用的字音,沒有取它最常用的義項,某字被破讀成其他音時,一定有詞性或詞義上的變化。

比如「好」 字上聲、去聲兩讀,其中上(音賞)聲「好」的義項最常用,是形容詞,而讀去聲時就是「愛好、喜愛」的意思。比如:

1,《勸學》「好是正直」一句中的「好」就破讀為去聲,翻譯為喜好這種正直的品德。

2,《勸學》中,「木直中繩」「其曲中規」兩個「中」字都破讀,翻譯為動詞義的「符合」。

3,《趙威后問齊使》中「有衣者亦衣」「有糧者亦食」兩句中的「衣」(後者)、「食」都要破讀,破讀意味著不取它的常用義。衣讀作去聲(音易)時,是穿衣的意思,本句中譯為「給別人衣服穿」;食字讀本字音shi時是普通的「吃」的意思,破讀為si時,通「飼」,是提供食物給別人、餵養等意思。

4,古文中常見的「王天下」,根據上下文,天下是名詞,王如果取如字音就解釋不通,所以只能破讀未去聲(音旺),這時「王」是動詞,「王天下」翻譯為稱王於天下,句子就通了。

漢字中的多音字現象,都有一個關聯本義的本字音(如字音),其餘為破讀音。(也有極個別的字破讀時取本義,作為特例不影響我們按照前面的規律把握破讀字)

破讀字如何掌握?與上面的通假字如何掌握一樣,我不建議通過記憶積累的方法中文的基本特點是,字義由句義賦予,句義由文義賦予。首先讀通文義,再通過句義回到字義,就能理解具體字詞在本句或本文中的用法,這是中文學習的大道。為此,我們需要通過誦讀來積累,而不是靠背誦等方式去積累。「讀與背」的區別放在這也成立,「背長知識,讀長智慧」,不要忘記這一點。

現在大家都開始重視古文學習,所以面向中小學生的帶注音的古文書籍也越來越多。我不建議大家買這樣的書,雖然我涉獵有限,但通常的書我不會去翻的,在打開的那些書中,錯字現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如果一定要犯錯,那與其被別人帶著犯錯,不如因自己不懂而犯錯。前者是迷信帶來的,對了為什麼對?其實自己還是不懂,錯了為什麼錯則更不懂,改正這種錯誤的代價是很大的,而後者則不同,自己在學習道路上主動探索所犯的錯都有非常大的正麵價值。

漢語發音的「四呼」

漢語拼音常識:音韻學中的「四呼」,四字記法是「開齊合撮」,分別對應開口呼(a/o/e)、齊齒呼(i)、合口呼(u)、撮口呼(ü)。

「四呼」是對漢字發音中以聲母后第一個拼音字母為準的發音規律的總結,當聲母后的第一個拼音字母是a/o/e時,屬於開口呼,發音時嘴是張開的;是i時,屬於齊齒呼,發音時牙齒是自然咬合的;是u時,屬於合口呼,發音時嘴唇合起,只留一點呼氣通道;是ü時,屬於是撮口呼,相對於u,發音時嘴型撮聚在一起。

分別舉幾個例子,比如ba,bai,ban,bang,bao,bo,be,ben,beng,bo,bong(此音節有音無字)等是開口呼漢字音節。di,dian,diao,ding,diang(有音無字),等是齊齒呼漢字音節。hu,hua,huan,huang,hun等是合口呼,qü,qüan,qüe等是撮口呼。其他以此類推。大家多數可能第一次接觸此類概念,但不要說自己不會,我們並不是要把這些概念學到多深,每個音節拼一拼,感受一下口型的變化,這「四呼」的命名方式和概念涵義自然就領會了。

四呼的準確理解和運用,對確保發音的清晰、準確、圓潤、飽滿有重要意義。部分低年級同學如果有上述問題,按照四呼的要求練習也是最根本的矯正方法之一。

漢語拼音與英語音標的發音區別

我們的母語是漢語,每個人出生後就開始學習發音,這個學習到三歲前右基本完成,而在這之後漢語作為一種語言我們就沒有正式學過。構成一種語言,一般都具備語音、語義、辭彙、語法四要素,而我們正式的教育主要只是學了中間兩項,相比現在大家對英語的重視,這不能不說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在以英語為代表的外語中,語音里包含的語義等內容很少。這一點與漢語是完全相反的,這使得漢語學習的特點與其他語言也有很大區別,本來我們漢語是應該重視語音學習的。傳統的語文學習以漢字為主體,漢字三要素是字音字形字義,字形里有字義,其實字音里也有,這都是古代小學的主要內容,可惜字音知識現在大學生也只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學生才會學到。這個問題我提個頭,各位學生心裡先有這麼個概念就行。

下面說說漢語語音的發音的問題,比較一下漢語拼音與英語音標的發音區別。

我們對母語發音的要求是清晰、準確、圓潤、飽滿,其中前兩者是基本要求,清晰準確就完全可以保證交流了,後兩者與音質音色有關,是以清晰準確為基礎的更高要求。有意識的四呼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達到這樣的標準。

目前小學生普遍學習英語,學英語的重點在於開口說話,所以音標學習是小學高年級到整個初中階段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從小學到大學,所有英語考試都有佔去很大一部分分數的聽力測試,這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相比之下語文學習中對發音的學習就太殘缺了。

漢語拼音與英語音標之間的發音區別細說的話會很多,我們沒法把這個作為專題,所以只能擇其一端,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專門的資料系統學習。

英語音標發音的學習方法是,先做好口型然後發音,比如/i/,/e/,/?/三個短母音,有一個教法就是告訴大家張開嘴,三者的區別就是雙唇間距離一、二、三個手指的區別。所有英語音標發音關注的都是發音時的口型,發音結束與口型是否合攏沒關係,甚至要求保持口型。

而漢語拼音發音關注的是完整的發音過程,從張口就開始發聲,到發音高點時強調口型,再到發音完畢的自然合攏,這整個過程算一次發音,以a為例,當我們發這個拼音的時候,先把嘴張到最大,然後再發a這個音,這就是英語音標發音法,而不是漢語拼音發音法。作為常識就介紹這麼多,大家空了感受一下就行,無需記憶。

第六部分文化常識

一荀子的三大弟子

荀子的三大弟子是韓非、李斯、毛亨。前兩位韓非和李斯不需要介紹,大家比較生疏的是毛亨。

《詩經》傳承到今天,主要有今文經的齊魯韓三家詩,另外一家是《毛詩》。《詩經》對後世影響巨大,其中《毛詩》的影響最大,從某種角度說,《毛詩》可看作是《詩經》的代名詞,其影響可見一斑。這個《毛詩》就是毛亨傳下來的。

所以這三大弟子,韓非、李斯的歷史地位和影響無需贅言,要想超越這兩位實在是困難,但我想說的是,毛亨的影響不小於前兩位。這句話各位同學不妨先存疑,日後如果有機會更深入的學習傳統經典,屆時即便不同意,大家至少也能理解我為何這樣說。

另一個點是「三大」,我要提出的問題是,在荀子講學的時代,這三位是不是最優秀的三名弟子呢?這個真不好說。

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也無需贅言,而這三大弟子從某種角度說,都比荀子還要有名。但讀書時代,我們卻沒法說他們是荀子最優秀的學生,只能根據後來的表現判斷他們讀書時都應該很優秀。至於荀子有沒有其他更優秀的弟子,我們無從考察。

在我國歷史上留下名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這與個人努力有關,與個人際遇有關,與時代背景有關。。。一時的優秀,與留下自己的名字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歷史記錄的都是前人的值得表彰的事迹,值得記錄的言行。記錄的是一個人的高遠的志向和不懈的追求,而不會因為天資、家世,更不會因為一時的成績而記錄某個人。

所以,當我們打開書本,請心懷敬意,我們看到的都是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的歷史人物,他們的追求和操守,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總結和汲取;他們的成就和貢獻,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而當我們合上書本,請想想我們自己,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往哪裡去?這樣的一開一合才叫讀書。

二文武琵琶與《月兒高》

很多朋友都學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熟知「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但對琵琶這件民族樂器仍然是相對陌生的。今天我們簡單來聊幾句,順便介紹一下琵琶文曲《月兒高》。

琵琶有文武之分,文武之分從演奏的角度區分,文曲以左手揉弦為主,武曲以右手彈撥為主。

文曲有舒緩、委婉、纏綿的特點,所以以抒情寫景為主,多與月有關,比如文曲代表作是《潯陽月夜》《月兒高》《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四首裡面三首直接是月,昭君出塞其實也有月。武曲有激烈、壯觀,富有戲劇性的特點,所以以寫實,尤其是描寫戰鬥戰爭等場面為主。比如武曲的經典曲目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鵝》。

傳統民樂從共同點來說,通常都是按照散、慢、中、快、散的節奏安排,先是一段開場散板,演奏者找找感覺,然後醞釀情緒進入具體場景,由慢至快進入高潮,然後又復歸於散。

《月兒高》一般分為十二段,開場散板之後進入主題,每段從內容上說,分別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依次是海島冰輪、江樓望月、海嶠躊躇、銀蟾吐彩、風露滿天、素娥旖旎、皓魄當空、瓊樓一片、銀河橫渡、玉宇千層、蟾光炯炯、玉兔西沉。分別描述的是月亮從升起到落下的整個過程。順著這些名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感受一下相關意境。其中,「海島冰輪」「皓月當空」都讓人聯想起京劇「貴妃醉酒」中的唱詞,海嶠(音橋)是海邊的山峰,冰輪、銀蟾、皓魄、蟾光、玉兔都代指月亮,瓊樓玉宇是月宮,素娥自然是月宮仙子嫦娥。

三京劇《富春江》唱詞

誦讀節奏的練習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誦讀京劇唱詞。京劇唱詞通常都是十個字,三三四的斷句法。我貼一段京劇《富春江》大家練練。

嚴子陵(唱)若問我隱士庄全家無恙,

有梅妻和鶴子不費商量。

或織履或編蘆古人堪仿,

衡門下況又有江鯉河魴。

自古道窮益堅老當益壯,

勤職業要盡我民人所當。

逞意氣爭權利盡都是枉,

怎及那人蹤外獨釣寒江?

余隱(唱)老先生將人情看得透亮,

詹清(唱)一席話說退了勢利心腸。

余同(唱)從今後也都要努力河上,

戴古(唱)才不枉我和他結識一場。

若問我/隱士庄/全家無恙(仄聲收尾),

有梅妻/和鶴子/不費商量(平聲收尾)。

……都是這種情況。出句中「 我、庄、恙」,是仄平仄;對句中「妻、子、量」,是平仄平,也都是嚴格的相對關係。

諸位家長順著這個三三四的節奏分析一下,很容易發現三三四這種斷句法全部是用來區別句子成分的。而我們日常的古文誦讀只是沒有這麼整齊的句式而已,就體現語法等功能來說二者是一致的。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曠野語文 的精彩文章:

TAG:曠野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