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餓了么推出外賣機器人,餐飲O2O企業的「智能物流」戰略

餓了么推出外賣機器人,餐飲O2O企業的「智能物流」戰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當前的科技行業環境下,這句話已經被奉為圭臬,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遞送需求的企業。


國內首個外賣機器人

今天(10月9日),餓了么聯合上海萬科共同推出了外賣機器人項目——萬小餓,該項目落地上海虹橋萬科中心,用機器人為樓內的白領們提供送餐服務。

從外觀上看,「萬小餓」是由一個能夠自主移動的機器人底盤加上三層儲物機體組成,最大支持載重80KG,可同時配送三單外賣,續航時間八小時,電量耗盡之後能夠自主返航進行充電。

「萬小餓」外賣機器人

該機器人在配送中能夠自動上下電梯、避開障礙物,並且能夠適應多種室內的地面環境(地板、地毯等),完全自主地在樓內完成送餐工作。用戶在餓了么和百度外賣上下的訂單都可由該機器人配送。

不過根據上海萬科方面的官方消息顯示,目前該機器人只支持上海虹橋萬科中心3號樓7樓的配送,日後會擴大送餐範圍。

上個月,餓了么與上海萬科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官宣中顯示:

雙方將會圍繞「未來物流、未來城市」陸續展開多項深度合作。未來,包含住宅、商業、辦公等不同類型的場所都將可能看「萬小餓」的身影。


餓了么「智能物流」的布局

早前,Amazon成立Amazon Robotics,專門研發智能物流產品(倉儲機器人、無人機),為其本身電商服務,國內電商巨頭京東也成立了X事業部,並推出了無人機、遞送無人車等多個種類的智能物流產品,近兩年,物流巨頭順豐在智能物流反面的消息也不少。

用機器人無人機來代替配送員似乎已經成為了這個行業的一個風潮。

從電商到物流之後,這股風也吹到了外賣行業,今年4月,美國大眾點評網站Yelp旗下外賣網Eat24開始和初創企業Marble合作,在舊金山社區測試用機器人送外賣,根據當時媒體報道,那款機器人是一輛能夠在室外行走的外賣車,外形上跟著名的快遞機器人Starship差不多,只是體型較為龐大。

Eat24送餐機器人

僅僅幾個月,餓了么的外賣機器人也跟上了。而在智能物流這塊,餓了么似乎更有章法,自成體系。

首先,和大電商們自給自足的想法一樣,餓了么也早在2016年成立了「餓了么π事業部」,專攻「未來物流」戰略,上面介紹的那款送餐機器人就是由該事業部研發。

上個月底,雷鋒網報道了餓了么無人機的消息,該公司在2017世界無人系統大會上首次公布了自己的無人機「E7」(中文名是「翼」),這是該事業部接到的第一個項目。

據當時媒體報道:

這款無人機為餓了么內部研發的第三代產品。最高飛行速度 65 千米/時,最大載重 6 千克,滿載續航距離達 20 千米,其掛載的外賣箱則採用氣柱材料特製,自重僅 485 克,為全球同類外賣箱中最輕,容積卻可達 20 升。

該報道出來之後,就有行業人士猜測,餓了么接下來可能會在送貨機器人身上做文章,「陸空一體」是電商們在智能物流方面布局的一貫套路。如今餓了么和上海萬科合作,落地機器人項目,也是從實際上紮實了要自己做智能物流的決心。雷鋒網獲悉,目前這款機器人只適合室內配送,那麼接下來餓了么會否推出類似Yelp的大型室外機器人也未可知。

順應風向的物流閉環

不論未來餓了么會出多少款配送機器人,目前看來,這個成套的機器人配送打法目前看來是沒問題的。

前不久,餓了么8億美刀收購百度外賣,「消化」了一個競爭對手,但是餐飲O2O市場卻沒有停止競爭,收購之後,這個市場進入了餓了么與美團的雙雄格局,兩家還在廝殺,勝負為分。

不論是電商、物流還是外賣行業,還是那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舉個例子,雷鋒網問了幾個京東用戶,他們用京東的原因,不是因為京東比天貓好,是因為多數自營能夠達到「今日下單,次日達」,甚至「上午下單,下午達」,再直白地說,「等待」是電商體驗的一個巨大減分項。

雖然外賣和電商有所差別,但本質是一樣的,在質量和服務都差不多的前提下,誰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更便捷,誰就更有機會贏。

餓了么成立π事業部,除了物流硬體,還在上月底推出了語音點餐系統,根據雷鋒網當時的早報消息:

該系統能夠依託智能語音設備,將點餐流程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完成,以節省點餐時間;喚醒系統、說出意圖、選購商品、確認訂單、確認支付,通過語音點餐系統,點餐流程最短可5步完成。

未來如果這套點餐系統接入更成熟的智能物流硬體設備,形成閉環,那麼效率可想而知,雖然離完全脫離人工配送還很遠,但是餓了么如今的打法還是順風而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可上天入海的仿飛魚無人航行器面世,霍普金斯大學實驗室再獲新成果
這個在 Google 發布會上最不起眼的硬體,卻是與 AI 走得最近的
Intel放棄Project Alloy VR頭顯後,又放棄Recon AR眼鏡
麥肯錫:關於科技巨頭的超額回報,你需要知道這些
醫療黑科技的探索:一款可以「食用」的機器人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