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我們常在文學作品中看到這樣的描寫:「某地八百里加急!某地八百里加急!」黃塵滾滾平地起,寶馬馳騁官道間,恍若狂風拂面過,卻是驛者已離去!

古代不比今天,沒有電話,沒有飛機,沒有汽車,就連普通的書信也要很久才能送到。可是,為什麼我們聽到的「八百里加急」有這樣能在極其短的時間裡把軍事文書送到統治者手裡呢?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在眾多歷史劇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邊關遇到緊急軍情就會傳遞文書到朝廷,情況是較為緊急的,傳送速度就會達到每天六百里或者八百里。驛站的驛兵接到了任務,就會馬不停蹄的開始傳送文書,將文書送往目的地。並且,在文書的傳送途中,不得有任何差池,而延誤或文書丟失,驛兵就會受到嚴酷的懲罰——自唐代以來,文書延誤的刑罰就是「斬立決」。

驛站是古代文書傳送的較為重要的途徑。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雖長達3000多年,但留存的遺址、文物並不多,郵票上的兩處驛站遺址,均屬明代。孟城驛是一處水馬驛站,在江蘇高郵古城南門大街外,「築高台,置郵亭」。雞鳴山驛在河北懷來,是我國僅存的一座較完整的驛城。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一般來說,需要傳遞的文書上面都會有特別的標註,根據情況的緊急程度有不同的速度,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在這裡他把驛騎比做流星,一般的速度都是每天三百里,更為緊急的文書就會動用六百里或者八百里加急。文書傳遞的馬,必須是驛站里速度最快的馬,這樣的馬不僅要有強壯的身體,要有敏捷的反應能力,還要服從管束,保證驛丁在途中能順利前進。

驛站的距離一般是二十里,驛丁在抵達沿途驛站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決定要不要更換馬匹。這樣的設計,在較大的程度上減少了馬匹的死損,延長了馬匹的壽命和使用期限 。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而且,各驛站的驛丁一旦開始傳送文書,就不能耽誤。途中或許險象叢生,或許荊棘滿地,更不能避免風吹日晒雨淋,但是,他們都得義無反顧的帶上文書,騎上馬匹,飛奔在官道上,即使馬蹄匆匆,也要賓士在驛路與驛站交替的路上。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設置的「十里一亭」,是鄉以下以維持治安為主體的行政架構,用於實現國家的行政管理和治安職能,而在交通幹線上的「亭」又兼有公文通信功能,被時人稱為「郵亭」。

唐朝有書籍記載,在唐朝的鼎盛時期,全國共有1639個驛站,驛站的人員達到了二萬餘人,而專門負責文書傳送的驛丁就有一萬七千餘人,規模宏大,工作效率也快,自然給統治者帶來了極大的支持。在經濟最為繁盛的時期,擁有這樣一個龐大的信息傳遞系統,這無疑更是錦上添花。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我們都知道玄宗皇帝對楊貴妃的寵愛,唐玄宗知道楊貴妃愛吃荔枝,可是,長安境內缺乏這樣的水果,唐玄宗只好派遣驛站人員從外地送到長安,只為了博得美人一笑 。荔枝送到了長安,連荔枝上的水都還沒幹,這得要多快的速度才能有這樣的效果,簡直讓人驚訝。唐代詩人杜牧就曾作過:「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歌,其諷刺意味之大,至今讓我們都感慨萬千。

天寶十四年間,在范陽,爆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而遠在幾千里外的玄宗皇帝僅六天的時間就知道了消息,由此可以推算出,當時的速度就是五百里加急 。

據載,唐朝的最緊急的文書要求日行五百里,那毫無疑問,用的馬也是御馬級別,難怪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緊急文書送到統治者手上。當我們騎上日行八百里的馬兒飛奔在官道上,那又將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不論風吹日晒雨淋,都拼盡全力的完成任務,驛丁可以在規定時間前送到,但是,絕對不可以逾期。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有文書的傳送,自然就有各種各樣的意外和風險。

驛夫在傳送文書的過程中,一旦遇到文書被劫或者時間延誤,必定會受到嚴厲的懲治。唐朝律法規定,文書傳送過程中出現任何的事故,驛丁都要受到懲罰 。驛長必須每年向上級呈報驛馬的情況,包括驛馬勞累至死、損失、以及馬匹的生長情況,是肥是瘦都得向上級報告,驛長還要處理驛馬傷亡後的賠償工作;

如果,私自增減驛站人員和馬匹,杖責一百,所以驛長也是責任重大。對驛丁的處罰更為嚴厲。驛丁抵達每個驛站,必須更換馬匹才能繼續前行,如果不換,也會受到八十的杖責。還有對於傳送途中延誤期限的情況,也會有杖責一百的處罰;文書延期,晚一天杖責八十,兩天加倍,以此類推。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在執行緊急任務時,有敵人半路攔截文書,奪走了緊急文書該怎麼辦?」

唐律律法規定,如果緊急文書被耽誤,驛丁罪加三等。如果因為驛丁在傳送途中耽誤了期且導致戰爭失敗了,或者泄露重大機密,就會被處以絞刑。如果半途被盜賊截獲,盜賊也會被全國各範圍內追殺,除非是死了,不然一定不會將其放過。

所以啊,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有這樣嚴厲的法律,驛丁不僅會分外的小心保護有加外,一般強盜也不會輕易的去動這些重要文件,以免受到官府朝廷的追殺。

古代最「快」的工作,一旦開工了誰都不敢阻攔,要敢阻攔必死無疑

而兩軍交戰,為了應對敵人在半路攔截情報等類似的情況,就會相出很多方法,不論是阻止也好,預防也好,都會做各種各樣的防備工作,一般會有多種途徑、多個驛兵分別攜帶文書前往目的地,以防止意外的發生。

驛站管理至清代已臻於完善,並且管理極嚴,違反規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於有文報局的設立開始與驛站相輔而行,繼而廢除了驛站,同時有文報局專司其事,以後又設郵政,而文報局也逐漸廢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點江山 的精彩文章:

古代誰的老婆最多?其中,老婆最多的那個人差點就征服了世界
美國人認為的中國首富,甚至國家都要向他借錢,實力相當厲害
本是一代京劇名角,結果卻嫁給了一個糟老頭子,年紀輕輕就死了
三國中有個很厲害的女將軍,知道的人不多,趙雲、魏延都跟她單挑
中國最神的黑衣宰相,臨終前一句話揭露皇家機密,終成明代第一人

TAG:指點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