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50年,老中醫總結5句忠告!看到的人都很幸運
郝萬山老先生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今年73歲的他和藹可親,精神抖擻,從醫五十年,他總結出防病治病5句話,下面小編就分享給大家。
一、「病都是自己作的,不作就不會病。」
俗話說:50歲前人找病,50歲後病找人。
郝老說,生命開始時也是衰老的啟動時間,養生、抗衰老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
長期飲食無節、晝夜顛倒、缺乏運動,都會導致疾病,這是對自己身體的摧殘,也就是「作病」。
所以為什麼醫生強調要「養心」,雖然這兩個字不那麼容易做到,但至少在腦子裡有這根「弦」,要時刻提醒著自己。
二、「真正高明的醫生並不在醫院,在你身體中。」
郝老說,人渴了找水喝,餓了找飯吃,這都是身體的自調機能在起作用。
而這不單是中醫的看法,亦是現代醫學的觀點。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說過:
「疾病的痊癒要通過自身的自愈力,醫師只是在旁協助。」
因此,真正高明的醫生不在醫院,就在自己身體中;最奏效的葯不在藥店,而在你的身體中,就看你會不會用了。
三、「情緒不爽,會導致肝病。」
有人做過一個試驗:切除動物肝臟後,把本來進入肝臟的門靜脈與腹部大動脈相連,心臟會馬上變大,靜脈血淤積,動物不久後就死亡了。可以看出肝對血循環量的起著強大的調節作用。
情緒不爽、生氣鬱悶時也會影響肝的疏泄,出現肝氣鬱結的情況。
四、「不生氣,就不生病。」
郝老認為,人的情緒是本能,人能控制情緒是本領。每個人都要認識到本能,更要不斷提高控制情緒的能力。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人的壓力自然會變大,各種負面情緒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有很多人經常到處抱怨,看什麼都覺得礙眼:公司怎麼這樣,社會怎麼這樣,回到家還不消停,還抱怨家裡人,這就是一種負面情緒。」
郝老提醒我們,世衛組織統計,90%以上的疾病都跟情緒離不開關係。只要我們把好情緒這道關,我們就能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五、「心要靜,身要動。」
養心、靜心、修心、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已經是養生常識了,但就是經常被忽略,所以才會有「治不好的胃病」、「伴你一生的咽炎」。
心靜則身安,身安則體健,心安體健則百病少生。
動能生陽,陽氣旺盛而通達,人則肌肉豐滿,氣血通暢,筋骨強健。
心要靜,身要動,營養要均衡,這是歷代養生家提倡的三大法寶。


※他活了88歲,卻從不得癌!防癌秘訣:只有5句話
※女人若出現這種月經,說明你的身體很糟糕!
※醫生髮聲:這6個關於肝癌的看法,早改掉早好!
※剪了大半輩子指甲,居然剪錯了!教你正確剪指甲
※拔智齒降智商?拔牙瘦臉?專家告訴你何時拔牙不痛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