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朱元璋本是農民,怎麼就能當上皇帝?成大事必備兩個品質!

劉邦、朱元璋本是農民,怎麼就能當上皇帝?成大事必備兩個品質!

如果我們回顧中國歷史,總會發現在漫長的兩千多年中,有很多跨越時期、跨越朝代的相似性。比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只兩世便亡,而幾百年後隋朝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統一天下,又是經兩世而亡,取代他們的,都是一個國運長達幾百年的統一王朝,如此反覆,所以世人總結,中國歷史分分合合、反反覆復。

這其中,有兩個人非常相似,一個是漢王朝的創建者,劉邦,一個是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的時代,戲文里就經常講劉邦的故事,他也曾經憧憬,能有一天成為劉邦一樣的人物。命運使然,他確實做到了,在那個元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年代,朱元璋如同一匹黑馬,帶著他的小夥伴們狂幫於大江南北,平定所有其他武裝勢力之後,這位曾經窮到連葬父都沒錢沒地,被迫出家做和尚的小夥子,已經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榮登九五之尊,成為明太祖朱元璋。

與其他王朝皇帝相比,這兩人同樣都是出身於貧苦農民,劉邦還算是好一點,做了個泗水亭的亭長,但在那時的亭長,也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市井無賴而已。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是他們?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大胖展翅、一飛衝天?無數的貧苦農民、社會最底層生活的男男女女都有一個夢想,夢想走出底層,成為上層社會的一份子,哪怕是中層也好。但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已,如今階層越發固化,底層人民越來越不可能跳出固有階層,進入上流社會。如何尋找到那越來越渺茫的出口,那一絲光明,更是千千萬萬的人每日都在苦思冥想的問題。

那劉邦、朱元璋如何做到的呢?在我看來,他們最起碼有兩項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質,這是他們發展、突破自己和固有階層的基石。

一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他們不逞一時之能,不單打獨鬥,他們知道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自己能夠做的事情有限,自己的能力有限,要想辦大事,必須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能夠辦事的人、讓在某方面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哪怕他曾經是自己的敵人,為自己所用,韓信曾經說過,劉邦帶兵不如他,御將,他卻無法和劉邦相比。劉邦能用人,會用人,他不親自帶兵打仗,但他知道利用好韓信、彭越這樣的軍事奇才,為自己打仗。籌集糧草、管理內政,他不如蕭何,但他知道如何駕馭好蕭何,讓他心甘情願、忠心不二為自己做事。這,便是成大事者。朱元璋在從郭子儀起義軍跳出來後,便四處訪賢,將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等人拉至自己麾下效力,助他打天下,儘管有一些人曾經看不起他,甚至當面給他臉色看,但朱元璋不介意,只要你能為我做事,我就待你如長兄、如父。

二是,不要臉。中國人都要面子,但也都知道,面子能幹嘛,能當飯吃嗎?在這個人情社會裡,沒有幾個人能真正衝破面子的「防護」,人人都要面子。但就有那些人能做到,我就「不要臉」了!《楚漢傳奇》里有一橋段,有人罵劉邦不要臉,劉邦一臉無賴的說:我要臉幹嘛?我要命!我要我的命、我要兄弟們的命,我要全村人的命,面子算什麼?

你要面子,你就會顧及別人對你的看法,你就會瞻前顧後、躊躇不前。做起事來受到羈絆。成大事者,必須掙脫世俗的桎梏,才能如大鵬展翅一樣,一飛衝天,直上九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漢初劉邦帳下有兩個韓信,都被立為諸侯王,都沒能善終且死在同年
此人帶500人逃到一座小島上,劉邦下旨:只要投降,全部封王封侯
項羽本來想在鴻門宴上殺劉邦,為什麼最後又故意放走他?
從漢唐開國功臣的對比來看,劉邦真的是大殺功臣之主嗎?
劉邦——中國歷史上運氣最好的人,沒有第二!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