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金元:《在消逝里生長》

金元:《在消逝里生長》

《在消逝里生長》是2016-2017年個人獨立實驗性攝影項目,探討原始記憶與生命本身之間的連結,植物的元素運用,暗示短暫生命在混沌與消失過程里迸發出的一種新生的力量,在消逝里獲得永恆,作品中通過不同材質的運用,試圖解除物質的外衣,使之神秘化,並回歸生命的本質。

這些照片來自二手市場淘來的老照片,收集的過程持續近一年的時間,每周末穿梭在北京潘家園,大部分照片距離現在50-95年。片中的人完全是陌生的,它們隨著時間被生活塵封或者遺忘,凝視著他們的精神面容、著裝或是殘留的痕迹和裂縫,經常會使我內心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到驚嘆,甚至產生深深的迷戀。它們在過去的時間裡被繼續留存下來,消除了原有的諂媚、主張、誇張,那些流逝的舊日時光,它們在來自遙遠生命的記憶里依然散發著歷經時間雕磨之後屬於自己獨特的光芒,彷彿一切在此刻凝固。為了使抽象的主題得道更融洽更獨特的表達方式,嵌入視閾中的創作媒介呈現方式突破攝影的界限,繪畫、裝置、攝影多種媒介材料進行融入:首先對老照片進行逐次篩選、翻拍,沖洗放大至合理的尺寸,然後使用丙烯進行手工繪畫。

藝術作品是往往是兩股力量的交匯點,一股來自遠方,一股來自我們自身和我們所處的現實社會,過去的和當下現實的混合,從中有某種新的事物並從中走了出來。從某種角度來說,人在所處的境地與他的意願之間,在人所希望的與所謂願望的真實實現之間,總是存在著矛盾,我經常會覺得自己身處錯誤之地,也從未到達嚮往之地,但是生命中該來的就這麼來了,並不是說在錯誤的地方就不會產生正確的東西。作品中在混沌里生長出的仙人掌和那些美麗的花朵,意味著誕生、到達、未來,這是延續和輪迴的另一種存在方式,他們存在於因果關係中,在因果關係中產生了連接,這是非常有趣的循環運動。每天有很多事物在某個角落安靜的消失,那些消逝的生命中最終會生長出另一種新的生命,很多事物在生命里的存在始終超越了我們對他的認知和理解,樹木上生長出蘑菇、廢墟上長滿野草、灰燼里盛開的花朵、也許人們無法預計,這經常也是一種驚奇,所有的語言對此進行未知性探索,或許這是一種回憶,回憶很久很久以前,當人還在海洋里時經歷的東西,靈魂彷彿在緩慢地漂浮,那是一種難以敘說的神秘邊境,感知那種來自遙遠而無法觸及的美麗,這是自然的傑作,也許並不完美,但自然本身朝向一個不為我們所知的目標,生命在自然中生長出來,然後又回歸於自然,。對我來說,沒有世界末日,這是人們為了安慰自己設計出來的一種想法。光總會照進那些黑暗的地方,他們會從歷史的塵埃中慢慢走來,以另一種無意識的方式進而去探尋,某物越是處在無限制、不確定的境地中,它就越美麗,隨著記憶的生長,作品形象會賦予某些超出自身記憶與認知而存活的東西。

在照片里沙子、腐蝕生鏽鐵皮的出現,被火燒過的這些殘存的痕迹來呈現一種非傳統的視覺感官,通過這種實驗性方式試圖讓它回到生命最初的源點,它是對現實自然世界的模仿,。製作的過程中採用和乳膠、丙烯相結合。

沙子原本屬於一種充滿時間感的介質,石頭在自然狀態下,經水的作用力長時間反覆衝撞、摩擦產生,其成份較為複雜、表面有一定光滑性,被置於沙漠、大海、或被深埋在土壤底部。沙子是流動的、柔軟的,也暗示著脆弱的東西,風沙來了,很多事物被覆蓋隱藏,或者消失; 風沙去了,某些事物再次出現,某些新的事物重新出現,它們替代了那些消失的東西,任何事物的出現和存在都是有根據的,萬物總是處於這種流變之中,小的時候,母親總對我說,地上的塵土是永遠不會清掃完的,現在單單想想這句話就讓我著迷。

火,它蘊含著一種觀念,原是大自然中的一種自然現象。野火遠在人類誕生以前就存在於地球上了,在原始的部落社會,泰雅族民視火為神聖的動力之源,生活墾殖耕種,與火相依,密切結合,可以改變大地之孕育,是人類不能為之大事,還利用火來驅趕洞穴里的野獸,為自己爭得居住的場所,火在人類征服自然界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掌握了火的使用人們就成了有文化的人,代表光和熱,象徵大地不滅的生命力,藉助它,才有可能製造出某種持久穩固的東西;也象徵著摧毀,在大火中,人們驚慌失措,烈火在灼燒,她完全可以摧毀一片森林、一片土地。照片被燒過的痕迹的裂縫,它們好像在呼吸,被引向更深的層面,可以到達地心。火苗燃燒,象徵著一種照亮,照片的生命有了溫度,但也象徵著摧毀,這些僅僅在時間裡被留存下來的殘片記憶被燃燒,被經歷一種持續不斷的扭曲變形。

鐵皮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東西,生鏽是由於在長時間受外界而來的介質介入之下分子發揮了作用而形成,這種自然的侵蝕強制性的改變了它原本的樣貌,來自外界的介質,與它而言,也充滿著破壞性,使它脫離了往日的經驗,但它沒有完全的消失,只是隨著時間的生長最終在腐蝕中成為另一種現實性客觀的感性存在,厚厚的斑斑銹跡充滿著一種新生的力量,這種力量本身就充滿著時間感,對這種殘餘充滿了深深的迷戀。作品裡的一切事物都相互聯繫著,在各自並不符合的時間裡進行延展,試圖把它引入一個更深的領域。

自然中,萬物皆有裂痕,那些房屋的倒塌、大地的開裂、山巒的解體、森林的毀滅,所有的事物均處在一種要被外來的某種事物自然更替或強迫性的使之產生變化的狀態,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過程,也是作品需要這種從理智上激發性和深入的過程,於是就有了關於某物從中形成的隱退的觀念,新的生命不斷的重新生成,舊的關聯被消除掉,某些東西處於某種中間狀態中,一切都因此而被神秘化。世界本是不完整的、破碎的、甚至消融的,在這裡是某種開啟也是某種結束,在這種狀態下綿延不斷,永無休止,這促使自己或觀者進行思考,個體處於怎樣的生命狀態,又怎樣構建自己現實與未來的關係。

藝術家裡克爾說:「奇蹟和痛苦來自另一個地方,並非一切都像人們以為的那樣:人們沒有把自己哭近痛苦中,也沒有把自己笑進歡樂中,你所看見和感受到的,你所喜愛和理解的,全是你正穿越的風景。」生命是極為短暫的,像是綻放後枯萎的花朵;夜空隕落的流星;風雨後的彩虹,匆匆而過,過程中又充滿了美好。當我長時間在凝視黑暗,黑暗也回望我,此刻我和它之間產生了一場深刻的、超越時空的對話,生活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為此我創造我自己的世界,但希望我在自己的藝術活動中建立某種聯繫,來抵制這種虛無,雖然一切都是自己賦予自己的幻象,不然就活不下去。繼續著迷於創作帶來的這種寧靜、快樂,創造的過程是深不可測的,痛苦、如覆薄冰,也必須有懷疑和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既苦又甜的勇氣,像是在深海里,想不斷地往外游,此時離心越近,卻離盡頭越來越遠。一切都歸於消解,光亮被囚禁在土地里,人們必須在世界的盡頭將它們解放出來。

攝影並文:金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國際 的精彩文章:

聚焦攝影的本來與未來——北京國際攝影周10月開展
殿堂級攝影大師的肖像對壘,他們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好山好水 好人好事」大型攝影創作截稿提醒
美國彩色攝影大師Pete Turner逝世
生活中的紀實攝影|9月30日,劉宇&浦峰,新老兩代攝影師對話!

TAG:影像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