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米脂漢種土豆自用不賣 曾兩次上電視

米脂漢種土豆自用不賣 曾兩次上電視

陝北有句名諺:「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是說米脂縣的女子漂亮,綏德縣的男子英俊。國慶節期間,攝影師在陝西米脂縣遇到了一位正在地里收土豆的米脂老漢,雖說老漢已經70歲,但言語之間展現的樂觀態度和對生活的滿足,讓人頓覺米脂的漢也很英俊、豁達。「我曾登過報紙,上過兩次電視哩」,老人樂呵呵地說。(攝影:郭冶)

老人叫申凡才,今年整70歲,是米脂縣印斗鎮馬家鋪村人。老人介紹,自己有兩兒兩女都已成家單過,目前和老伴兩個人在村裡生活。兩個兒子一個跑運輸,一個在煤礦上做管理人員,各自的收入都不錯。「我和老伴沒什麼事,種了兩畝土豆,今天也是趁閑過來把土豆收了。這點土豆平時沒怎麼管理,大概能收1500多斤,產量不算太高,收完後給孩子們送點,剩下的自己吃,不賣」。

圖為申凡才老人和69歲的老伴在地里收土豆。他負責刨,老伴負責挑揀裝袋,老伴年輕時因為出力大,身體受損,不能再乾重活。

「我們村有160戶,農業上主要以種植紅桃為主,在當地很出名,全村一年賣桃的純收入就有近400多萬元。我種桃的水平在村裡算高的,嫁接、養護、管理都很在行,被村裡人稱為種桃高手。因為種桃,我登過報紙,還上過兩次縣裡的電視」,申凡才停下手頭的活自豪地向攝影師介紹,「從前兩年開始,我和老伴年齡大了,就沒有種太多的桃,但一年也掙2萬多元,足夠我們老倆口用了」。

「除了種桃,村裡的很多人還在農閑時搞運輸,我們村有大車98輛,我大兒子也買了大車,每天出去給別人運貨,收入還挺好,小轎車也買了」。圖為老人將刨出的土豆放到一堆。

老伴在挑揀土豆時,接到兒子的電話。「兒子說我們年齡大了,讓我們別干太多,打電話關心我們哩」,她笑著說。

圖為申凡才老人和老伴一起將刨出的土豆裝袋。

「孩子們都很孝順,就怕我們累著」,申凡才說,「現在的生活和以前比真的好太多了,在困難時期,我們這裡都是吃高粱飯、挖苦菜,哪裡還有土豆吃!現在家家有車,出行也方便,種桃的收入也花不完。我和老伴種點小麥、土豆,除了自己吃,還能送些給孩子們,也算是老有所為了。生活無憂無慮的,我們很知足!」圖為老人在捆紮裝土豆的袋子。

別看老人已經70歲,但身體很好,可以輕鬆搬起一袋60多斤的土豆。圖為申凡才搬起土豆往牛車上放。

老人牽著牛車走在地里,準備把裝袋的土豆全部裝上車運回家。如要了解更多民生信息,請添加微信公眾號「大河鄉土」(dahexiangtu),歡迎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鄉土 的精彩文章:

百年前糧倉仍在使用 防水設計巧妙雨停即干
觸目驚心!千年古城不收費,娘娘廟慘遭刻劃
中秋節回家團聚 7旬老父把僅有的兩分花生全刨了
天下第一奇山 英國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黃山
遊人冒雨涌壺口瀑布 汽車堵20公里

TAG:大河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