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在古時的中國,文人與酒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文人們喜歡以酒作詩或是在酒桌上與好友笑談歲月。很多詩人也是以愛喝酒出名,比如詩仙李白、酒聖杜康、東晉詩人陶淵明等等,他們愛酒卻不嗜酒,唯有一人嗜酒如命,他就是魏晉詩人劉伶。那麼劉伶為何捨命縱酒呢?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劉伶


  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嵇康等人是好友,而且他還在政府里擔任職位,總的來看他是一個在當時社會上有身份和地位的文學家。原本他也只是愛喝酒,卻也沒有到嗜酒如命的地步。縱觀後人對劉伶的評價,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劉伶之後整日酗酒與他想要避世是有很大的關係的。當初天下三分,曹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建立魏國。然而當曹操死後,司馬炎篡魏改晉,劉伶他一直就不能接受國家換統治者的事實,認定自己是魏國人,不願意給晉國效力,所以他迫切地想要逃避。在古代,人們想要逃避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酒消愁,而劉伶也是選擇了酒來逃避自己內心的苦悶。

  讀過《世說新語》「容止」篇的都知道劉伶是一個身高不足1米五,相貌醜陋的人。而與他相交的阮籍、嵇康都是當時有名美男子,不僅相貌堂堂,而且身材挺拔。劉伶雖然心胸開闊,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影響的,否則他也不會天天蓬頭垢面,不修邊幅,這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總的來說,劉伶捨命縱酒的行為與以上兩點是脫不了關係的。


  劉伶病酒的故事


  「劉伶病酒」講述的是西晉時期詩人劉伶嗜酒成癖的故事。劉伶自從被朝庭排擠之後,為消遣心中苦悶就開始飲酒渡日。每日酒不離手,不出去賺錢養家,也不幫忙做家事,他的老婆對此感到特別的生氣。一日,她將家裡的酒壺和酒杯全部都摔碎了,又好聲勸說劉伶不要飲酒。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劉伶病酒


  劉伶見自己的飲酒工具都被打破了,便哄騙他的妻子說:「我答應你從此戒酒,但是我已經嗜酒太長時間了,自己沒有控制力了,我需要向祖先起誓賭咒來約束自己。你快點去準備祭祀祖先的酒肉吧!」他的妻子見他如此有誠意,特別地欣慰,就很利索地準備好了豐盛的灑肉,讓劉伶對著牌位起誓。但劉伶對著牌位卻起誓說:「老天您生了我劉伶,劉伶將酒當做是自己的命根子,每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後才能解除酒醒後神志不清感覺生病了的感覺。婦人的話,不能聽」,而沒有說要任何戒酒的話,反之說完之後就將案台上的供品全都吃完了,那些酒也被他喝的一滴不剩,整個人又變得不醒人事。


  劉伶嗜酒如命,酒後還極不規矩。經常喝到興頭上,就會脫光自己的衣物赤裸地躺在家中的床上,或者在家裡又蹦又跳。有一天他的家裡有客人造訪,他不僅不覺得自己赤裸著身子很羞恥,還振振有詞的說道:我把天作為我的衣裳,把房子作為我的褲子,你為什麼要跑到我的褲子裡面來呢?


  劉伶墓位於何處

  當初劉伶喝了杜康的美酒之後,便是一醉三年。他的妻子將他裝入酒罈子埋在地下,但是後來劉伶從酒中清醒過來之後,劉伶便從酒罈子里出來了。他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因嗜酒而聲名大噪,歷來杜康與他的故事被口口相傳。但是後來他是怎麼死的呢?又被葬在了哪裡呢?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劉伶墓


  現如今,關於劉伶墓在哪裡的爭議很大,有為數不少的城市都在爭奪劉伶墓,並且都是有理有據。比如,山東棗莊市中區墳墓,江蘇淮安楚州區墳墓,河北保定徐水墳墓,山東泰安寧陽墳墓,河南新鄉嘉墳墓以及安徽阜陽潁東區墳墓。


  嶧縣誌記載劉伶曾經向東遊歷蘭陵山水地區,因為飲酒過量而死亡,死之後就被葬在現今的嶧城東北劉耀村,嶧城屬於山東棗莊市。並且劉伶在此處的墓地墓前有石碑,石碑上還刻著明朝大學士為他撰寫的碑文,石碑在文化大革命時被紅衛兵毀壞。此外,河北保定徐水的劉伶之墓則是因為張華與劉伶是至交好友,而劉伶墓與張華墓遙遙相望,也是有縣誌記載,並且還在195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單位。再來說安徽阜陽潁東區的墳墓,它沒有縣誌記載,但是在此處卻有很多與劉伶飲杜康酒一醉三載的傳說遺迹,當地老人都說曾見過劉伶墓碑,潁東的鄉風習俗也與劉伶有著密切的聯繫。


  劉伶已是千百年的人物,他的屍骨早已化為塵土,比追究劉伶墓在哪裡的有意義的事情還有很多,何必要去計較一個存在歷史之中的人到底是如何死的?又是死在哪裡呢?


  棺中劉伶眼怎麼回事


  「棺中劉伶眼」出現於小說作家崔走召的《我當陰陽先生的那幾年》中,棺中劉伶眼是人的一種眼型,多用於觀人術中。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劉伶畫像


  它是指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的眼睛。劉伶酷愛飲酒,被排擠出朝庭之後就到處閑逛,有一天於一處小村莊里發現一家小酒館,他看見小酒館上掛著一幅「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的對聯,覺得店家誇大其辭,很生氣地進去討酒喝,結果這酒的酒勁很大,他喝多了覺得自己會被醉死,便讓他的妻子在他死後將他裝在酒罈子里埋在地底下。但是這只是酒仙杜康和劉伶開的玩笑,杜康想要引渡劉伶成仙才使他醉酒的。


  劉伶從醉酒中清醒過來,發現自己被關在酒罈子里並且還被埋在地下,四周漆黑黑地一片,不管他睜眼還是閉眼,世界都是黑暗的,然後他又逃不出去,心火特別旺盛。三年之後,杜康來將劉伶從地下挖了出來,而此時的劉伶在地下經歷了三年的沉澱,已經悟得天道。從酒罈里出來之時,雙眼一睜,目光似炬。所謂的「棺中劉伶盼魂歸,雙眼一睜一抹黑」說的就是上述的情況。


  「棺中劉伶眼」天生罕見,瞳仁很大,幾乎佔據了整個眼球,而且眼珠漆黑有光澤,就像是喝醉了酒之後的眼睛。生有這種眼型的人,大多有成為一代梟雄的志向,但是卻沒有梟雄之命。這類人大多心機深沉,狡詐陰狠,深藏不露,遇到不順心的事不會立時發作,而是暗暗壓住報復之心等待報仇的最佳時機來臨,直接將人打入黑暗深淵。


  杜康醉劉伶的典故


  杜康是天界酒神,司掌天下美酒。劉伶本是天界之母瑤池身旁的一個小仙童,因為偷喝仙酒而被貶下凡,遭受輪迴之苦。但不曾想,仙童投胎,長大成人之後依然嗜酒成性,每日每夜宿醉不已。王母為了點化劉伶再度成仙,便派酒神杜康來到人間。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劉伶


  杜康在距離劉伶不遠的地界開了一家小酒館,專賣美酒。並且還在酒館門上掛了一副對子,橫批寫道「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見此,覺得酒館的人誇下海口,便帶著怒氣地進入酒館,向杜康討酒喝。杜康見了他,便依劉伶之意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酒,給劉伶喝。劉伶不聽杜康勸阻,一次性便喝了三杯酒,三杯酒下肚,便覺得天旋地轉,頭暈腦脹,搖搖晃晃地從酒館裡出來回家去了,嘴巴還嘟嘟囔囔地說著胡話。


  劉伶一回家就醉死了,他的妻子聽從他的遺言,將他的身體裝進酒罈里埋入了地下。三年過去了,杜康來到劉伶的家中尋找劉伶,並向他的妻子討要酒錢。劉伶之妻得知杜康便是害她相公醉死的人,十分生氣。對杜康說劉伶並沒有死的說法半信半疑,兩人一起去到了劉伶被埋葬的地方。他們將劉伶從地底下挖了出來,打開酒罈子的蓋,發現劉伶果然面色紅潤,就像他生前一樣。劉伶在杜康的叫喚下,從酒中清醒過來,嘴裡直誇「好酒,好酒」。自此「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故事就傳開了,而杜康醉劉伶也被後人所傳誦。


  劉伶酒德頌欣賞


  劉伶於杜康之處飲酒,飲得第二杯之時,一時間興起便作了這一篇《酒德頌》。它是一篇駢文,劉伶在文章中虛構了兩組人物形象,一組是以自我為原型的放蕩不羈的大人先生形象,另一組則是以世俗禮法為行事規矩的貴介公子與縉紳處士形象。



須縱酒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劉伶


  這篇文章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始到「焉知其餘」,以簡短之筆,勾勒出了一個不拘小節、超越時空的「大人先生」形象。「大人先生」是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人物,他以萬年為一瞬,以日月為門窗,以天為幕,以地為席,生活在自由自在,就像是進入了莊子「逍遙遊」之中的境像。劉伶以大人先生自喻,看似超脫凡塵,不理俗世,實則在抒發自己對現實世界的不滿。第二層從「貴介公子」到「是非蜂起」,圍繞一個「酒」字,展開貴介公子、縉紳之士的反飲與大人先生要飲的矛盾衝突,諷刺了以貴介公子和縉紳之士為代表的上層官員狹隘而刻板的看法。第三層則是大人先生不想理會那些死守禮法的人,反其道而行之,更加肆意地飲酒,將自己陷於宿醉之中。


  劉伶借《酒德頌》表達了自己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他虛擬了一個「大人先生」,表明了自己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生活態度,同時對呆板不知變通的封建禮法和恪守禮法的士大夫作出了辛辣的諷刺。全文行文輕靈,鋪敘有致,文彩斐然,人物刻畫生動,實乃上佳之作。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白日放歌須縱酒
仙子下凡美艷無敵的氣質少女,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人比黃花瘦,只因飯不夠。失意須縱酒,喝了啥都有
身姿迷人超凡入聖的民間女子,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10.2 10.8 白日放歌須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