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NASA同溫層紅外天文台捕捉到的木星圖像

NASA同溫層紅外天文台捕捉到的木星圖像


NASA同溫層紅外天文台捕捉到的木星圖像



氫分子中仲氫的含量是表明大氣層中的氣體從深處上涌的指示物,這種氣體分子間的作用是利用波長在17微米至37微米的紅外線觀測到的,而地面望遠鏡通常無法達到這種波段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自1979年兩艘旅行者號探測項目後,科學家們首次利用NASA的同溫層紅外天文觀測台(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SOFIA)繪製了木星的遠紅外圖像。這些圖像是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木星大氣層中的大氣循環製作而成的。紅外觀測能提供在其他波段觀測不到的細節部分。若利用可見光研究木星,只能看見光線從氣體雲層頂端被反射回來。而利用紅外線,科學家們能透過大氣雲層,觀測到大氣層內部,從而提供了3D觀測視角,進而研究在大氣內部的大氣循環過程。


萊斯特大學的Leigh N. Fletcher帶領的科研團隊利用SOFIA望遠鏡的的暗天體紅外相機(FORCAST)來進行觀測。Fletcher團隊主要搜尋兩種氫分子,分別是正氫和仲氫,以其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或相反劃分。氫分子中仲氫的含量是表明大氣層中的氣體從深處上涌的指示物,這種氣體分子間的作用是利用波長在17微米至37微米的紅外線觀測到的,而地面望遠鏡通常無法達到這種波段。


目前人們對於木星大氣循環模式的了解是基於過去利用位於太空的望遠鏡觀測得來的數據,包括旅行者號項目,伽利略項目(1989-2003),還有卡西尼探測器。SOFIA位於地球上回屏蔽紅外線的水蒸氣上方,搭配功能強大的FORCAST設備,是目前唯一能觀測到木星整體大氣循環的設施。SOFIA的觀測還能比較木星大氣循環是如何演變的。SOFIA拍攝的圖像還體現了許多有趣的特性。南半球紅點表明上升氣體正在冷卻大氣層。赤道附近的帶狀結構表明赤道天氣嚴寒,並且被溫暖的下沉氣體帶包圍著。木星北部極光圈的大氣被逐漸加熱意味著平流層存在著甲烷和乙烷。SOFIA對正氫和仲氫的對比觀測表明從赤道到極地氣溫是逐漸變化的。


根據早前的觀測,Fletcher團隊認為木星大氣層所有地方都是均衡的,但他們在低緯度的熱帶地區發現了顯著的混合現象。光暈或許對混合反應有所印象,但仍需通過進一步觀察來更好地了解整個過程。Fletcher表示,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我們現在可以從地球上捕捉到圖像的清晰度與從太空中拍攝到的相近。SOFIA的觀測能夠填補目前與將來在太空觀測中的波長間隙,並賦予其空間與時間上的解釋。(羅輯/編譯)



NASA同溫層紅外天文台捕捉到的木星圖像




NASA同溫層紅外天文台捕捉到的木星圖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太空 的精彩文章:

最新觀測顯示月球極地存在著「閃電土壤」
哈勃望遠鏡發現系外彗星撞擊年輕恆星
天文學家預測稱2022年將出現一顆超新星
壯美!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十大精美螺旋星系
最新觀測:冥王星表面存冰冷脊狀結構

TAG:騰訊太空 |

您可能感興趣

NASA公布太空圖像 億光年外兩大星系曾碰撞
NASA拍到木星神秘光线 似烟火派队
NASA公布太空圖像 億光年外兩大星系曾碰撞!
NASA在火星上的高清照片顯示外星人瑪雅石雕
NASA拍到迄今最清晰木星 大紅斑風暴宛如科幻!
NASA曝木星北極圖片 毛骨悚然外星人對著鏡頭笑
NASA拍攝火星衝擊坑圖像:色彩斑斕 層次分明
NASA拍攝的七張星系圖
NASA公布朱諾號最新飛掠拍攝木星圖像 前所未見極地風貌
台媒:NASA拍到木星神秘極光 範圍比地球還大
外媒:NASA將公布朱諾號拍攝木星「大紅斑」近距照
NASA公布火星景色照,酷似外星蠕蟲
NASA成功捕捉到一顆恆星爆炸的畫面
美國的NASA衛星捕捉到火星上一個巨型神秘球體
NASA拍火星衝擊坑圖像:色彩斑斕 層次分明
驚艷無比,美國NASA公布木星大紅斑新影像
金星計劃:NASA和IKI一起探索地獄般的星球
NASA與ESA共同公布哈勃拍攝的天王星極光照片
NASA公布首批木星「大紅斑」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