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迅先生北京官場打拚14年,為何就是不陞官?

魯迅先生北京官場打拚14年,為何就是不陞官?


魯迅先生北京官場打拚14年,為何就是不陞官?



從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從32歲到46歲,魯迅在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任科長達14年之久,原來是第一科科長,後來因第一科合并到文化部,改任第二科科長,其職務為僉事。他負責圖書館、博物館、地方志、史書、小說、戲曲、古碑文、版畫等業務,工作也算賣力,他經常在辦公室里寫啊算啊忙一整天,不禁「頭腦涔涔然」,但他一直只是科長。1915年,求學經歷相近的老同學伍伸文升任普通教育司司長,最讓他難堪的是,僅比他大3歲的湯爾和1922年9月出任教育總長,湯與他是老朋友了——在他開始教育部仕途生涯的時候,湯不過是北京醫學專門學校的校長,1914年1月5日湯還到教育部給魯迅拜年。

是他不想升遷嗎?顯然不是。從他1918年8月20日寄其摯友、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許壽裳的信中可以看出,「仆以為有權在手,便當任意為之,何必參考愚說耶」,意思就是說,我認為你既然做了教育廳廳長,再無人掣肘,就應當充分利用手中權力,大展宏圖。從他剛到教育部時的工作表現來看,也證明他希望得到提拔。


初到北京的日子裡,魯迅幹勁十足,從參加臨時教育會議,到主講暑假美術講習會,此後還受命主持設計國徽,這是魯迅在教育部承擔的第一項部級也是國家大事。在與錢稻孫、許壽裳的合作下,任務順利完成了。魯迅還到天津出差考察戲劇,參與京師圖書館、通俗圖書館的建設,籌建歷史博物館,參加讀音統一會,促成注音字母的通過,舉辦兒童藝術展覽會,協辦專門以上學校成績展覽會等等,忙得不亦樂乎。


魯迅在教育部14年之久,占其生命四分之一時間的大好年華都耗在這裡,為何一直鬱郁不得志?為何只是靠看書、抄古碑、閱讀佛經、整理金石、寫文章、兼課來麻醉自己,打發時間?


首先,未遵守官場遊戲規則。第一,得罪了領導,給自己的仕途宣判了死刑。他在南京政府教育部任部員時,就和總長景耀月關係不睦。來北京後,某次一教育部次長(常務副部長)把一件公文給他簽字經手,他看了看後,竟斷然拒絕。教育總長湯化龍為了給袁世凱稱帝造輿論,親自召見他,暗示他儘快編譯宣傳封建道德的海外小說,且派員親到督導,但他拒不執行命令。1916年,魯迅還與同事好友聯名上書,駁斥「祭孔讀經」之荒謬,更是為當時的教育總長范源濂所忌,魯迅仕途生態進一步惡化。魯迅與其頂頭上司夏曾佑關係也處得不好,夏當社會教育司司長時已50多歲了,愛擺老資格,吃老本,混日子,這位上司的年衰任性與縱酒胡為讓他難以忍受,故常出怨言譏諷。第二,不願官場應酬,缺少耐性和大局意識。1913年2月13日下午,有一個叫海端生的美國人來教育部,董恂士次長抬舉他,叫其作陪,他竟然表現出很不耐煩。1915年12月16日,教育部為黃炎培召開茶話會,他煩躁不安。教育部召開很多次大會,他都拒絕參加,這樣就喪失了很多結交官場朋友、擴大人脈的機會。第三,儀錶邋遢。做官是要有官相的,而他經常頭戴一頂灰色的破氈帽——不戴帽子的時候亂髮如草,講課時耳朵上還夾一支筆,穿一件幾個月不洗的灰青長衫,一雙破皮鞋走起路來「咯吱咯吱」地響,顯得又老又呆板。

其次,學歷不過硬,專業也不對口。魯迅1902年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8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1906年6月肄業,並未取得正式大學文憑。從1906年到1911年,魯迅一直在日本研究文史,在教育學、管理學方面他是門外漢。


再次,缺少基層督學和教育管理的履歷。魯迅的老同學伍伸文之所以能升任司長,就因為做了兩年督學,擁有視察基層學校的經歷。湯爾和是浙江餘杭人,與魯迅前期經歷相似,但與魯迅相比,他有過硬的文憑和完整的教育管理閱歷和經驗。


最後,他當時還是無名小輩,學術和文學造詣還未達到成名成家的地步。當時的社會還是比較尊重知識和人才的,藏書家傅增湘、歷史學家陳垣就先後到教育部任總長、次長。也許,魯迅已看透了自己在官場的命運,並悄然把興趣與精力轉移向文學。如沒有官場失敗的自我省察,沒有憔悴京華的人生洞悉,沒有絕望心情下的失落感受,沒有勃興於京的新文化思潮的托舉,或許也就不會有最終成為文學大師與思想偉人的魯迅。從這個意義來講,魯迅沒有在官場如魚得水恰恰是好事。(王寶山)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趁你病,要你命!日本投降後,偽滿洲軍殺盡日本高官
明初第一奇人:黑衣宰相姚廣孝功高不震主的保命符竟然是這?
近現代中國第一名槍:毛主席筆下多次提到的武器就是它了!
歷史上風靡一時的七首國歌:哪首歌最能唱出中華民族精氣神?

TAG:婉如清揚 |

您可能感興趣

官場出沒:神奇皇帝在哪裡 30年不上朝卻國家興旺
官場出沒:蔣經國滯留蘇聯的12年 其父為何遲遲不肯營救?
清官紀曉嵐:乾隆朝官場上的「不倒翁」
任職期間,他殺戮10萬以上貪官,國民拍手叫好,官場卻半癱瘓!
官場出沒:朱元璋那麼鄙視日本 為何不敢打它?
宋江為何入官場,又為何喜結江湖人士?
官場出沒:清官為何有時比貪官更可恨?
官場出沒:歷史上的這位「神童」 為何最終英年早逝?
侍奉了11位皇帝,中國官場的不倒翁如何煉成?
清朝宰相陳廷敬:馳騁官場54年 升遷28次
官場達人黎元洪:為何那麼紅?
官場出沒:潘仁美?潘美! 被世人誤會千年的北宋名將
官場出沒:為什麼人人都不願做漢武帝的丞相?
皇帝換十個,宰相還是他!生於亂世,他為何能成為官場「不倒翁」?
他是康熙皇帝最器重的反腐名臣,馳騁官場54年,累計28次升遷
官場出沒:戰神白起 殺45萬人才哪到哪?
官場出沒:曾國藩前半生碌碌無為 為何家族百年不衰
【思想者】甘肅官場震蕩,他為何突落馬?
海瑞:一位官場上的清官;一個生活中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