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大片中的光能武器,正在悄悄向我們走來!
智能、光能、電能逐漸取代動能、化學能、機械能,日益成為現代戰場的新銳支撐能量——光戰爭正在叩響「戰場之門」
今天,讓我們一起從戰爭能量演變看戰爭形態進化。
要點提示
從未來戰爭發展趨勢看,只有高度智能化的軍隊,才能更好地適應「先敵發現、隨機制敵」的作戰需要。
激光武器代表著未來武器的發展方向,一旦完成實戰部署與應用,很可能會徹底改變當前戰場環境和作戰方式。
光戰爭的實質,是依託智能信息系統,在電能系統的強大支撐保障下,主要利用光能對目標實施毀傷或破壞。
有人說:戰爭是不換腦筋就死人的殘酷遊戲。未來一二十年,人類社會將迎來比信息革命更深刻的技術革命。未來戰爭中的動能、化學能、機械能的主體地位將被智能、光能、電能所取代,戰爭由傳統的拼體能、拼鋼鐵、拼石油,轉變為拼晶元、拼知識、拼電力。新的戰爭能量必然催生新機理武器系統和新戰爭形態。放眼未來,以激光武器為核心的電能武器系統是將智能、光能、電能最大化釋放的武器系統,而以電能武器系統為主戰裝備,並基於智能自主系統運行的光戰爭,將可能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要形態。
智能:光戰爭的「大腦」
智能,主要是指人的智慧和能力,是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以及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隨著各種智能技術特別是智能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認識自然的功能正在通過電腦來實現,這極大地減輕了人的負擔。而當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微型化和生物化後,人的智能活動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革命。人的辨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將會更加準確、快速、高質,這就大大改善了人的智能。當這種智能本身和智能活動被物化或應用到武器裝備中時,智能化、無人化的作戰系統便出現了。
未來戰場環境異常複雜,作戰節奏明顯加快,真假目標難辨且戰機稍縱即逝,以程序化為行動準則的精確制導武器也很難及時、準確地發現並摧毀目標。這就需要一種「會思考、能辨析、速度快、打得准」的武器系統在其他作戰系統配合下,去自主搜索、發現、識別和攻擊目標。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在大數據系統的支持下區分真假目標及其型號,以類似人的智能行為去篩選、判斷和有選擇地攻擊敵方目標的關鍵環節,提高毀傷效率,減少消耗和誤傷。這類武器系統由於採用了腦神經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相應軟體,具有人類大腦的部分思維功能,不僅能利用自身的探測和信號處理裝置自主地對目標群進行分析、區分和識別,而且能把搜索區內的目標排出先後順序,在最佳攻擊時機攻擊最有價值的目標,這不僅大大提高了作戰效能,還減少了戰鬥消耗和戰鬥損失。
在以激光武器為核心的光戰爭時代,天基光速武器和空基光速武器大部分將實現智能化、無人化操作。由此,對敵目標及各種威脅的反應靈敏度將大幅提高,更有利於先機制敵。不僅如此,激光武器本身就是一種集探測、打擊於一體的高智能武器系統,這種「探測——打擊自主化」的特性,將會顯著提高武器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和獨立作戰能力。
總之,從未來戰爭發展趨勢看,只有高度智能化的軍隊,才能更好地適應光戰爭「先敵發現、隨機制敵」的作戰需要。
光能:光戰爭的「拳頭」
實際上,光作為武器應用於戰爭,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元前215年,羅馬戰船大舉入侵古希臘。阿基米德讓人們手持鏡片,將太陽光聚集到一處,成功地驅退了羅馬戰船。這大概是使用光能作為武器的原型。與太陽光相比,激光的高方向性使其能量非常集中,例如,總能量不足以煮熟一枚雞蛋的激光束,因方向高度集中卻能擊穿厚達0.33厘米的鋼板。其殺傷機理是:將激光束遠距離傳輸至敵方目標上,使激光能量與目標材料或器件耦合形成光熱、光電效應,以此實現對目標的軟、硬殺傷。低能量激光能使敵方人員致盲,或使某些光電測量儀器的光敏元件受到破壞甚至失效。據報道,脈衝功率100兆焦的激光,可使500米處人眼的玻璃體溢血,在2千米處可燒壞視網膜。
在反坦克、反潛艇、反衛星中,激光致盲武器也有很大發展潛力,如偵察衛星靠裝在其中的各種光電感測器偵察地面目標,如果用激光束照射其中的光電感測器會使偵察衛星變為「瞎子」。另據測算,使用軌道高度為1000千米、功率為20~30兆瓦的激光武器對地面連續照射150秒,即可引起大火,數分鐘即可摧毀一座大城市。天基激光武器還可以用作氣象武器,比如,使敵方國土持續乾旱,引發森林大火、草原大火、油庫及軍火庫爆炸等。我們還可以想像,未來最有可能實現的是裝載高能激光的軌道轟炸飛行器,平時在低軌道運行,一旦接到攻擊指令,就可迅速脫離軌道進入大氣層,對指定目標實施強激光照射,瞬間對敵造成毀滅性打擊。
可能從當前來看,不論是天基、地基、機載、艦載還是車載,激光武器要真正成為戰略性主戰武器還面臨諸多問題,特別是在高能量的穩定獲取方面還有待突破。但它們畢竟代表著未來武器的發展方向,一旦完成實戰部署與應用,很可能會徹底改變當前戰場環境和作戰方式,使未來戰爭形態發生革命性變革。
電能:光戰爭的「心臟」
電能與以往的體能、熱能、化學能、機械能和信息能等都有著質的不同。從能量釋放的角度看,戰爭形態的時代性轉變是能量質的改變。
在農業時代,冷兵器戰爭形態的能量釋放是體能。熱兵器戰爭形態下,槍炮所釋放的是熱能。信息化戰爭中使用的主要是信息化武器裝備,這些武器裝備釋放的主要是信息能。所謂信息能,是指信息武器裝備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及信息技術主導下的熱能。信息能還可以同人工智慧、知識能相結合,在組織指揮領域發揮效能,因而信息能是能量釋放形態質的躍升。
當21世紀第二個十年到來之際,信息革命的熱潮稍稍有所降溫,戰爭研究者們開始重新打量承載未來戰爭的武器平台體系,重新審視新殺傷機理武器的實用化問題。一股突破傳統物理極限的創新衝動和新一輪軍事革命的滾滾浪潮開始醞釀湧現。為了進一步提高武器平台的機動性能,減輕後勤保障壓力,並為新型高能武器和越來越多的信息系統提供電力,一些國家開始大力研製電能武器裝備系統。2016年10月15日,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全電驅逐艦的入列,就是類似裝備的代表。從武器平台的運行到武器彈藥的發射,從作戰系統到後勤保障系統,從太空武器系統到單兵武器系統,電能這個自誕生以來一直處於戰場輔助地位的能量,隨著社會的創新發展和戰爭形態的演進,終於攀上了與化學能、機械能和信息能同等高度的歷史巔峰。
眾所周知,電磁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和最具發展前景的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都是以消耗巨大電能為前提,電能或電能脈衝釋放的大小決定了這些高能武器殺傷力的大小,這是其一。其二,全電武器平台的綜合電力化,在為高能武器提供充足電能的同時,也在為比重越來越大的信息系統和各種推進系統提供電能。在未來的武器裝備發展中,更強大的武器系統,取決於更強大的電力系統和其所輸出的強大電能。由此看,電能是戰爭傳統能量釋放形態質的提升,將會帶來戰爭形態的改變,以電能武器系統為主體的光戰爭也將登上歷史舞台。
新的戰爭能量必將催生新的戰爭形態。智能、光能和電能,相對於支撐傳統戰爭的信息能、化學能和機械能,無疑是更高或更新層次的能量,是質的提升。光戰爭的實質,就是依託智能信息系統,在電能系統的強大支撐保障下,主要利用光能對目標實施毀傷或破壞。智能、光能和電能是實現光武器高效作戰的主要支撐因素,是催生光戰爭形態的主要能量。
(王聖良)


※2016:中國周邊五國軍事動態
※這個老兵造出了「變形金剛」!
※中俄界河水陸聯合執勤巡邏場面堪比大片
※回望甲午海戰:勿忘歷史,常懷憂患意識!
※海上鐵拳,沒有抵達不了的遠方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
※接下來要上映的武俠大片都在這,玄幻成主流,有些註定要撲街!
※《科幻大片 震撼場面原來是這樣拍攝出來的》佩服演員們的想像
※原來電影里,那些科幻大片是這麼拍的!
※科幻大片里這些新「鮮玩意兒」是否能走進我們的生活?
※藍翔也得跪:日常照拼出來的魔幻大片
※喵星人都開始拍時尚大片啦,憨態可掬的它們沒想像中那麼高冷呢
※大片原來都是這麼拍出來的,攝影師真是無底線的大騙子
※生活中也有科幻大片,我可能看到了假照片,必讓你錯覺的一組趣照
※搞笑,我們都被騙了,原來大片裡面車子飛躍是這麼拍的
※大片《魔獸》中的時空穿梭,我們能實現么?
※能把科幻大片倒背如流的我,竟然不知道TA……
※孔孝真的形象大片,前衛的超現實妝容,能駕馭的非她莫屬了!
※我們的悲痛怎能成為他們的榮耀!韓國抗日大片讓大陸影片汗顏!
※一大波進口大片正在湧來,來不及了快上車!
※孔孝真的新形象大片,超前衛的超現實妝容,能駕馭的非她莫屬了!
※大片的即視感,來自鯊魚的攻擊!
※這些科幻大片里的未來科技,竟然都被實現了
※正在釣魚的時候,上游飄來大片血水,男子沒走多遠竟發現駭人一幕
※杜鵑最新大片曝光:女神形象不復存在,這次她的美真的欣賞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