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勝利後第一套印花稅票——「交通聯運圖」

抗戰勝利後第一套印花稅票——「交通聯運圖」

原標題:抗戰勝利後第一套印花稅票——「交通聯運圖」


宜昌市檔案館館藏民國檔案中有一份中國銀行漢口分行給宜昌辦事處的公函,其附件是3張郵票模樣的貼花,紅綠兩色,格外搶眼。經仔細辨認和考證,工作人員欣喜發現,它們就是收藏界有名的民國印花稅票「交通聯運圖」(又稱海陸空圖、聯運圖)票樣。該套稅票是抗戰勝利後發行的第一套印花稅票,還是唯一一套民國時期被加蓋成郵票使用的印花稅票,其價值也日益受到集郵界的重視。


宜昌市檔案館館藏中國銀行漢口分行給宜昌辦事處的公函


宜處台鑒:


茲准湖北區直接稅局漢三字一七八九號公函檢送新版壹千元三百元及壹百元印花稅票樣張,囑收存並轉所屬備驗等由(用),將以上三種印花稅票樣張各檢壹枚隨函附奉,即希查收存驗為荷。


此頌公綏

附件


漢行啟


中華民國三五年八月十五日宜字第七四號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設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誌而得名。它的外形與郵票相似,也有設計精美的圖案、鑿打齒孔、塗刷背膠和面值,同屬於國家的有價票證。在一些國家的特殊時期,往往有郵票和印花稅票通用的現象,集藏界將兩者稱為「姐妹花」。我國印花稅起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正式批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遵議仿行印花稅,籌擬章程,奉旨試辦,同時向日本印刷局訂製印花稅票6枚一套,是為 「雲龍風景圖」。宣統元年(1909年),清廷通令各省施行。民國時期,主流政權(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發行的第一套印花稅票為「長城圖」,之後先後印制和使用過「嘉禾圖」、「城樓圖」、「六和塔圖」、「孫中山像」、「復興關圖」、「聯運圖」等數十種印花稅票。此間,汪偽、滿偽等非主流政權也發行過印花稅票。印花稅綿延於民國的全程,成為應用時間最長、範圍最廣、距離百姓最近因而最為人熟知的一個稅種。


印花稅票樣張


「交通聯運圖」印花稅票於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發行,票面圖案均由火車、輪船、飛機、汽車、廠房、碼頭等圖案構成,採用當年的新聞紙單色印刷,正中上方印有右起「中華民國印花稅票」的楷書繁體字,有11種版式。館藏的3張票樣面值分別為1000元、300元和100元,顏色依次為玫瑰紅、深綠色和淺綠色。「交通聯運圖」印花稅票是抗戰勝利後中華民國政府發行,在工商、民政等領域被廣泛使用三年多的一種稅票。發行之初,國民政府迫於戰後百廢待興、物價高漲的局面,調整了免稅範圍和起征點,比例稅率有所降低,定額稅率有所提高。可好景不長,為應對內戰形勢,當局再次將印花稅帶進戰時財政的序列,多次提高比例稅起征點、提高定額稅率、增列課稅項目,致使印花稅成為誅求苛征的惡稅。物價飛漲下的印花稅票,已經赫然出現了50萬元的大面值。


儘管如此,我們仍能從它的設計理念中,解讀出一些積極意義。綜觀抗戰勝利之前的印花稅票圖案票面圖案,多是具有代表性的風物景觀和偉人頭像,總之是對傳統優秀元素的一種宣示。而本套印花稅票的圖案,由火車、輪船、飛機、汽車、廠房、碼頭等圖案構成,反映了當時人們重建家國、振興中華的良好願望,充滿了對未來美好前景的期冀。抗戰勝利後人們痛定思痛,認為政治腐敗、經濟落後就會家貧國弱,就會挨打。而發展經濟的前提就是發展交通,通過發展交通來加快發展經濟,從而有效拓展富國強國之路。就當時的社會現實而言,抗戰勝利之初,通過降低稅率、收窄徵稅範圍、減少課稅項目,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產品的價格相對變得便宜,消費需求也有所上揚,人民的生活水平趨於提高。但隨著內戰的爆發,人們重建美好家國、振興中華民族的夢想化為泡影。

作者單位:宜昌市檔案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檔 的精彩文章:

竹溪「皇木」史考
京劇大師朱世慧演齣劇本及戲服捐贈儀式在湖北省檔案館舉行

TAG:讀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