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歷史大家譽為三國第一人的,不是帝王將相,而是一名隱士?

被歷史大家譽為三國第一人的,不是帝王將相,而是一名隱士?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米七六

《世說新語》中有一則故事,說管寧和華歆一起生活。兩人鋤地,挖起一塊金子,管寧沒理,當作土疙瘩;華歆撿起來看了看,再丟到一邊。兩人讀書,街上傳來大官車馬喧囂聲,管寧照樣讀書,華歆跑出去看。管寧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拔刀把席子割斷,把兩人的座位分開。此為管寧割席,喻道不同的朋友分手。

故事中的華歆後來是曹魏的司徒,位極人臣,青史上的名聲也不錯。割席的管寧則一生為布衣,辭去了漢、魏期間朝廷的多次徵召,只在田野中教書、講禮、篤行,以教化民俗,成為三國最有名的隱士。

一、避亂遼東

管寧字幼安,年輕的時候和朋友邴原、華歆周遊天下求學於各地。這三個人合稱一條龍,龍頭華歆、龍體邴原、龍尾管寧。他們孜孜於學,求大道找真知,是當時儒家知識分子的典範。與漢末的泰斗級名士陳太丘交往,彼此敬重親善。

漢末中原大亂,管寧、邴原、王烈等大儒聽說遼東在公孫度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就一同浮海到遼東。公孫度聽說天下聞名的一條龍來了大半條,急忙派人整理館舍,等候大駕光臨。見了公孫度,管寧只講儒家經典大道理,不涉及實際問題、天下大勢。有了個安身之地,他就到山谷築草廬而居。一起到遼東的士人大多數住在郡南,只有管寧在郡北,示以不再遷動之志。

漸漸地不少士人跟著管寧來了,老百姓也拖家帶口地跟來了,形成了村落。管寧身體力行,種地開荒。吃住都解決了,他開始講授《詩經》《書經》諸課,教大家祭禮、儀錶、禮讓等等,大受人們歡迎。遙遠的遼東,居然教化成禮儀之地。

管寧長得頗有威儀,身高一米八,有漂亮的鬍子,很受人們尊敬。移風易俗,讓風俗變得寬厚純樸、人民恭敬有禮是一件大難事,管寧卻從小事做起。當地井小人多,水井邊成為口角是非最多的地方。管寧買了一批罈罈罐罐放在井邊,每天早早地汲水灌滿,後來的人都有水用。大家奇怪哪來的田螺姑娘?一打聽,管寧乾的。咱們還在為誰先誰後吵架?不害臊嗎?於是大家都變成了厚道人,互相禮讓成為風氣。

和管寧一起來遼東的邴原是個性格剛硬的人,總是對時局發表各種評論,公孫度有點受不了。管寧對邴原說:「潛龍潛龍,就是要潛伏,不要表演,才會成功。在不對的時間亂講話,就是惹禍。」在他的相勸下,邴原回中原去了。公孫度也不阻攔。

中原戰亂漸漸平息,很多士人回去。曹操徵召管寧為司空屬下的信到了,當時公孫度已去世,其子公孫康當政,把信壓下。再看管寧,卻安然自在,有在遼東過到天荒地老的模樣。

二、重回中原

公孫家族在遼東經營多年,又和中原多年阻隔,完全是一個自成一體的政權。朝廷封公孫度為永寧鄉侯,公孫度說:「我可以在遼東稱王,永寧侯算什麼東西。」到公孫康當政時,更有獨立稱王之心。他想讓管寧為他服務,所以對管寧非常客氣。但很多年過去,卻總是開不了這個口,可見其對管寧的敬畏非同一般。

管寧平常很莊重,他的一個木榻從遼東帶回中原,用了五十多年。他從來都是正正規規地「坐」,沒有「箕股」,所以木榻與膝蓋接觸的部位都磨穿了。

古人的坐就是膝蓋跪在榻上,臀部坐在腳跟上,這是有禮。箕踞就是一屁股坐在榻上,伸展開腳,是無禮。管寧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著威嚴的坐姿,這個人的不可輕視不可輕昵,的確震懾住了公孫康。後世就以「木榻穿」來形容高士之風。

公孫康去世,兒子公孫淵還小,他把權柄交給了弟弟公孫恭。公孫恭因病喪失了生育能力,身體孱弱不能理事。而公孫淵漸漸長大,英氣漸顯。見微知著的管寧,馬上明白此間蘊藏的危機。黃初四年,魏文帝曹丕徵召天下有獨立人格之君子。已經身為曹魏司徒、管寧的老同學華歆,推薦管寧。於是魏文帝的徵召到來。管寧知道,是離開遼東的時候了。

管寧已經在遼東過了三十多年,乘船離開時,公孫恭親自相送。管寧把這些年公孫家族贈送的金銀財寶,全部封存好還給他,一身輕鬆、無牽無掛地告別了遼東。

太和二年,公孫淵奪了公孫恭的位子。曹魏封公孫淵遼東太守、揚烈將軍。後來又升為大司馬、樂浪公。公孫淵自成一家,驕橫跋扈,暗地勾結東吳孫權,在曹、孫兩家間騎牆,首鼠兩端。終於自稱燕王,公開對抗魏國。魏軍在司馬懿的率領下,經過一年征戰,把遼東掃平。殺了遼東的無數人,把剩下的全遷移到中原,遼東大地成為一片白地。

三、雲中仙鶴

中國真正的隱士不多,許多人當隱士,最終的目的是曲線救國,再入帝王家。所謂終南捷徑是也。有詩有證:翩翩一隻雲間鶴,飛來飛去宰相家。

管寧是為數不多的真正的仙鶴,榮華富貴對他如浮雲。他所追求的是學問真理,相處的是自然山川。到了中原,他停留在青州,繼續他的求道講學生涯。

曹丕徵召管寧為太中大夫,大魏盛世,怎麼能有大德高人遺忘在世外呢!管寧堅決辭讓說:如姜子牙那樣的大才,周文王就會夢到他,輔佐賢主,終成大業。我是一個老朽無能的人,念想的是安靜和舒適。且又人老體虛,請陛下聽任一個野老悠遊山林,盡享天命吧!

過了幾年,魏明帝曹睿繼位,又惦記著管寧。老同學華歆再次舉薦管寧,並願意把自己的太尉也讓給他,朝中大佬陳群等也高調推舉。於是魏朝「安車蒲輪」徵召他,任他為光祿勛。古代的車大多數是站著乘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坐有座位的車,即「安車」。再用蒲草裹好車輪,這樣不顛簸。管寧依舊不應徵。連續好多年高官厚祿沒打動山野真人之心,魏明帝不明白了,問青州刺史程喜,管寧是真的清高守節,還是老的動不了?程喜回信描述七十多的管寧的生活:

管寧穿著樸素大方,黑帽布衣,隨季節變遷著單衣夾衣。只有在祭祀時換上莊重的衣裳,並親自動手操作祭祀程序。平常拄著拐杖隨意漫步田原,來往村舍。在池塘洗洗腳洗洗手,在菜地瓜圃流連忘返。

程喜的結論是:管老是真的喜歡獨立自在,志向高潔,品性淡泊。不是裝樣矯情,故作清高。

從黃初年間到青龍年間,二十來年,曹魏政權一直在籠絡管寧這隻仙鶴。曹芳上台再次詔命來時,管寧去世,享年八十四歲,終其一生未出仕,成為了一個獨立純粹的人。

後世對管寧的評價極高,蘇東坡以為管寧懷才而遁世,不侍奉曹操父子,品格高尚,眼界高遠,勝過荀彧等人。近代大家錢穆更以為管寧為三國第一人。

《瓦爾登湖》里有一段話很妙,可與管寧之志相互映襯:

很久以前我丟失了一頭獵犬,一匹栗色馬和一隻斑鳩,至今我還在追蹤它們。我對許多旅客描述它們的情況、蹤跡以及它們會響應怎樣的叫喚。我曾遇到過一二人,他們曾聽見獵犬吠聲,奔馬蹄音,甚至還看到斑鳩隱入雲中。他們也急於追尋它們回來,像是他們自己遺失了它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朱安的吶喊:「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要保存保存我啊!」
這天一位民族英雄出生,最終卻背負著污名自盡
一場抗擊外敵的「大捷」,卻預示近代中國恥辱
道義利益當前:《水滸傳》獄吏的不同命運
這天一個病孩子出生,卻成為美國歷史上的「拿破崙」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