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承載無數人青春夢想的國產動畫,十六年後終於迎來續集!

承載無數人青春夢想的國產動畫,十六年後終於迎來續集!

不久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官方微博確認了《我為歌狂2》的製作消息,瞬間炸出了無數人的回憶。

十六年後,我們看到官方放出誠意滿滿的宣傳視頻,熟悉的人物角色與音樂讓小趴也熱淚盈眶。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之前,

我希望你們打開這首歌:

1

今年的7月7日,胡彥斌在微博上曬了一首歌,然後附上了一句話:那一年我17歲。

這首歌就是《有夢好甜蜜》。

微博底下的評論都是這樣:

胡彥斌是1983年的,而演唱這首歌的時候正好是2001年,他十七歲。

這首歌和有關這首歌的動畫《我為歌狂》,確確實實已經是十五年之前的事情了。

2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0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個出產過《大鬧天宮》、《葫蘆兄弟》和《寶蓮燈》的動畫大廠為了拓展動畫受眾,嘗試不同風格而推出了另一部風格迥異,以青少年校園生活為背景的動畫片——《我為歌狂》。

和現在的國產動畫里基本講述的都是人與動物的低幼故事不同,《我為歌狂》野心十足: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做一部給小孩子們看的動畫片,而是一上來就把目光瞄準在青少年。

這部以校園生活為背景的動畫,以仿照《灌籃高手》的格式,加上不時出現的Q版人物形象,在上海衛視首播之後,就立刻掀起了一陣旋風。

因為在當時,中國的動畫市場剛剛打開,加上題材單一,國內相關的市場非常單薄。加上題材新穎,在剛剛一播出,這部「畫風不太一樣」的動畫就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天天蹲守在電視機前。雖然現在看起來畫面略顯粗糙,可是在當時「楚天歌」、「葉楓」、「麥雲潔」和「叢容」這樣的虛擬形象在之前的國產動畫里未曾出現過。

用評論里的話來說:

葉楓就是我的第一代愛豆,因此這個愛豆過了多少年,即使有再多比他好的形象出現,他依然是我的愛豆,是我的一整個青春和回憶。

3

現在看起來,《我為歌狂》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

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們為了音樂和抵抗學校的不公平湊到了一起,創辦樂隊,參加比賽,最後在音樂夢想達成之時,收穫友情與親情,與家庭和學校的矛盾也最終達成了和解。最後,就連葉楓和叢容、楚天歌和麥雲潔之間若有若無的青春期情愫也在動畫的結尾一併做了交代。

這樣的故事甚至在現在看來有點老套,但是播出的時候可是在2002年。在2002年,人們剛剛用上諾基亞發簡訊、學校里的年輕人還在用卡帶和隨身聽,早戀更加是洪水猛獸,被一個學校明令禁止。

可是,在《我為歌狂》里,中學生們組樂隊,聽隨身聽,做音樂,和喜歡的女生互訴衷腸,這簡直太酷了。

就從這一點上不難看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野心:他們真的是想要做一部顛覆國產現狀的動畫,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為歌狂》真的做到了。

動畫的主創團隊們也很有意思。

導演胡依紅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里最不安分的老員工之一,在《我為歌狂》之後,她還創作了《Bravo東東》。這部類Flash格式的動畫,依然是反映了中學生的校園生活。事實上,時隔十幾年再看這部作品,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梗和笑料,印象里這也是國產動畫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製作反應中學生校園生活的短篇喜劇動畫。

動畫的編劇之一叫謝嬿嬿。後來,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創作了《我為歌狂》的小說,十幾年後其實她編劇的另一部作品圈粉無數,變成大熱網劇,這部作品叫做《華胥引》

可是,較真來說的話,《我為歌狂》最最出彩的還是它的原創音樂。

4

《我為歌狂》動畫原創的歌曲有10首。在還在用卡帶的當年,磁帶曾經一度賣到脫銷。我這裡已經查不到具體的銷量了,但根據網上搜索到的隻言片語,銷量破十萬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數字已經比很多當紅的歌手發專輯的銷量要好很多。

可是與熱銷的卡帶形成反差的是,作為音樂的幾個主創人員卻無人問津。

《我為歌狂》的音樂主要來自三塊——胡彥斌、靈感樂隊和五彩精靈組合。除了胡彥斌,剩下兩個名字大家幾乎是完全陌生的。

先說負責女聲部分的五彩精靈。實際上網路上搜索到的信息和實際不符,知乎的匿名答案里就有當時的成員爆料說:當時在那個時代大家都沒什麼版權意識,名字都是隨便起的。組合里明明只有三個人,最後公司找來另外兩人頂包,於是就這樣不歡而散,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就斷了聯繫。

當時的組合事件撲朔迷離,真相如何早已無人問津。大家只記得動畫里的麥雲潔和她的「Happy女生」組合,她們在台上唱「放我飛,我把夢想都給你」。

事實上,五彩精靈組合里還在做音樂的沒有幾個了。成員之一的郭凌霞後來改名叫做郭美孜,是snh48里的聲樂老師。

相較之下,另一個為《我為歌狂》創作的組合靈感樂隊則更有一個好結果。

靈感樂隊存在的時間也不長。

在靈感樂隊在創作完《我為歌狂》之後發行了他們的第二張專輯《靈感》之後,就因為銷量不好就解散了。

組員里的陳麗與蔡巍結婚了,陳麗在藝術小學教小朋友唱歌,組員陳超開了個酒吧,何非自己在徐匯開了家錄音棚。

去年,也就是2016年,在B站的線下活動「Bilibili Marco Link」里,B站的人員特地邀請到了靈感樂隊的成員,他們在台上又重新唱起了《我的舞台》和《有夢好甜蜜》。

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

要讓全世界看到

我的劇本我自己寫好

每一個明天把我擁抱

據說當場很多趕過去的人,都在舞台底下偷偷地抹了眼淚。

時間過去了十五年,《我的舞台》還在,舞台上的人卻已經不再年輕。

當初教我們要追逐夢想的人,最後還是淪陷於生活。

5

《我為歌狂》雖然有很多缺點,比如說故事比較單一,人物形象也不是那麼好,製作經費有限,很多畫面都是重複等等,但在他們身上不難看到真的革新意識和努力打破國產動畫既有印象的認真嘗試。

可在當時,很多人,或者說起碼有一類人並不買賬。

首先開炮的是一些公眾媒體。比如:有家官媒在後來發表評論說:

類似《我為歌狂》的「模擬創作」,只能是一種短期策略。國產動畫業的真正繁榮,還是要張揚民族的特色。

這還算是比較溫和的評論,更有一些官媒大肆斥責這部動畫拋棄了國產動畫原有的精髓,而轉向一些腐朽的思想。

而在動畫里一些關於早戀萌芽的若隱若無的情愫,更加是被各類家長與媒體視為洪水猛獸。儘管在現在看來無關痛癢,在當時卻有無數家長投訴到電視台,要求電視台停放《我為歌狂》。

用豆瓣上的話來說:

我本充滿欣喜地以為這將是國產原創動畫的真正開始,卻沒想到這是結束。

儘管,在當下國產動漫藉助網路平台和知名IP的東風有漸漸抬頭的趨勢,卻好像沒有人想起,早在十五年前早就有人去努力做了嘗試,並做的很好。

我們總算是幸運,在那個時代,即使是國產動畫,我們的記憶也不是喜羊羊和熊出沒,我們好歹擁有過。

最近聽說《我為歌狂》時隔十六年準備重置,卻不覺得有什麼值得興奮的。這次的行為與其說是經典重置,在我看來更像是江郎才盡的一次炒冷飯。

這部動畫曾經引領過那個時代的潮流,這個動畫曾經是我們共同的青春夢想。它收到過讚譽,也經受了詆毀。可現在再看,它卻和屬於那個時代的許多其他東西一樣,只能停留在那個時代。

有過平凡,也有它的偉大。

在那個時代的夢想和青春,在那個時代的勉勵與熱血,在那個時代的懵懂愛情,就停留在那個時代或許未嘗不是一個好結局。

一切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戛然而止,想起來青春也是這回事。

本文首發於不會談公眾號平台,學術趴經授權轉載,文章略有刪改。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畫學術趴 的精彩文章:

五個大三學生挑戰lowpoly動畫,竟然揭秘了火龍果的由來
一入「J.C.S」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從今敏唯一的電視動畫,剖析通往鬼才大師之路
作為一名動畫導演應具備什麼素質?
來自《姜子牙》團隊的另一部動畫新作《丹青先生》

TAG:動畫學術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