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發現了兩座青銅器皿,帶走時發出了怪聲音,打開一看裡面竟有隻狗

發現了兩座青銅器皿,帶走時發出了怪聲音,打開一看裡面竟有隻狗

歷史文物,不單單記載著一個個朝代的更迭,更彰顯著一個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蘊,對研究人類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近些年來人們對文物收藏的熱情只增不減。說到收藏文物,就不得不提起前幾年在陝西咸陽出土的兩件青銅器皿。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有人在咸陽機場發現了一座戰國的時期的墓穴,考古專家聽聞,立馬整裝待發,直逼咸陽。在這座規模並不大的戰國古墓中,發現了兩個青銅器物和漆器件。因為這個古墓只是一座陪葬墓,所以,裡面並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文物,能夠拿上檯面的就是一個青銅鼎和青銅鍾。

這件戰國晚期製造的青銅鼎高二十厘米,腹部直徑二十四點五厘米。

勘查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專家們準備帶著這兩件文物離開,不過在搬運之時,鼎內發出了液體晃動的奇怪聲音,大家以為是雨水,便也沒太在意,之後,一行人帶著它回到了研究所。

在研究所將青銅鼎打開,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眾人,裡面裝的根本不是所謂的雨水,而是用動物骨頭熬制的骨頭湯。器皿內的液體有些渾濁,一開始大家猜測,裡面盛放的應該是酒。因為在古代,這種器物是專門用來裝酒的,而且,之前出土的青銅器里大多裝的都是酒,這樣想來,比較符合常理。

但是,這個猜想很快就被推翻了,因為裡面出現了動物的骨頭,那這個骨頭是什麼動物身上的呢?

專家們先將器皿里的骨頭都拿出來,清洗之後拼成了原有的樣子,再和之前發現的各種動物屍骨進行比對。經過一系列的鑒定分析之後,大家都認定,這是一個小狗的屍骨,這隻小狗十個月左右大。然後,大家從裡面取出十幾根肋骨,幾塊脊椎骨和脊椎骨,拼出了這隻小狗的一半骨頭。

這個結果霎時間讓大家不淡定了,狗肉湯經常見,可是,兩千多年前的狗肉湯還是第一次見,而且,更奇怪的是,兩千多年的狗肉湯怎麼能存放到今天?

按照常理來說,那麼長時間,水分早就蒸發得一乾二淨,最多只能看見點骨頭渣渣。對於這個問題,專家很快給出了答案:因為這座古墓的密封性極好,器皿本身的密封性能也不錯,再加上沒有盜墓賊的光顧,所兩,千多年前的狗肉湯鍋得以保存,出現在世人眼前。

可是,為什麼這個墓主人的家人要把一鍋狗肉讓放進去呢?

大家猜測,可能是這個墓穴的主人生前愛食狗肉,為了讓他在地下也能吃上自己喜愛的事物,家人就熬制的一鍋狗肉湯作為陪葬物品。

其實,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因為專家還從古墓中挖掘出雞蛋,麵條等食物。

這次挖出的是狗肉,我們就順帶扒一扒古人食用狗肉的歷史。

狗作為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遠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此時,它就已成為人類狩獵時的助手。在中國大多數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上,都有破碎的狗骨頭被發現,如河北磁山遺址出土的狗頭顱骨和下領骨被人類敲砸過,就是人類吃肉時留下的痕迹。由此看來,在狗最初成為「人類朋友」的時候,已無法避免死後被吃的命運。

在歷史長河中,有文字記載食用狗肉是在商周時期,由此推斷,新石器時期便已經有人開始食用狗肉,因為在這個時期發現的遺址中,出現了狗骨頭的蹤跡。到商周以後,狗肉是帝王才可以享受之物,一般的平民百姓吃狗肉就是在挑戰天子的權威,要被處以殺頭之刑。

到了春秋時期,商周禮法被人們摒棄,平民百姓也可以烹飪狗肉作為食物。其中,高漸離和聶政都曾做過屠夫,專門殺狗,這足以說明,狗肉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吃狗肉變成了主流。

到了秦漢年間,食用狗肉變成了一種潮流,一般都選用那種十個月左右大小的幼狗,或是大火熬煮,或是爆炒,更或者是整隻烤制,類似烤全羊,並且,食用狗肉的大多都是中原人。

我們現在看來,這些人還真是會享受,一隻狗都有那麼多的做法。

慢慢的,到了隋唐時期,就出現了兩種對立的情況:南方人喜好吃狗肉,北方人則認為狗肉是十分低賤低賤的事物,不喜食用。再加上後來北方的牧民入住中原,將味道十分鮮美的羊肉帶進了中原地帶,所以,就有了更好的替代品,貴族階層就毫不猶豫的拋棄了狗肉,改吃羊肉。至此之後,吃狗肉也被貼上了低賤行為的標籤,所以,就出現了「關門吃狗肉」這句話。

近代以來,吃狗肉的人日益減少,但茅盾、周作人等狗肉愛好者長期存在,並且,周作人在《吃狗肉》所說「我只可惜中國古代吃狗肉的習慣中斷了」「假如有作坊里棧養肥壯的黃狗,我想那就不成問題,大家不妨買了來吃」。

總的來說,南方人也還是喜歡食用狗肉的。因為地域的差異,南方天氣潮濕,狗肉屬於性溫類食物,食用之後可以很好的祛除體內的寒氣,所以,即使到今天,南方人也還是喜好狗肉湯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鰲拜後人今何在?至今仍以罪臣後人自居,不敢將族譜示人
很多人都沒注意,故宮匾額上一直插著一支箭,200多年都沒人敢拔
一國嫌棄這個地方沒有用,結果將其賤賣,現發現的資源世界都羨慕
張之洞見梁啟超實在狂妄,就出一上聯刁難,梁啟超對後他啞口無言
曾國藩死後,後代個個有出息,兒子奪回五萬領土,孫女更是厲害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