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愚笨不是無知,聰明不是智慧

愚笨不是無知,聰明不是智慧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說,眾人都光輝炫目,唯獨我好像迷迷糊糊;眾人都活得明明白白,唯獨我好像渾渾噩噩。世人彷彿都很靈巧,有自己的本領,同時又在發揮自己的作用,只有我愚昧笨拙彷彿一無是處。

圖片源於網路,歡迎關註:學國學網

最聰明的往往看似愚笨,真正的智者往往看起來獃獃的。

鄭板橋有句更著名的話,「聰明難,糊塗亦難,由聰明轉糊塗更難,所以難得糊塗。」

人活一世,不能太聰明,太聰明的人往往就容易炫耀自己的聰明,他們習慣性的自以為是,為人驕傲,做事獨斷,而那些看似木訥的人,卻往往能夠在大事上立定立場,不容易誤入歧途,在小事上也能多聽取別人的意見,看似愚笨,其實卻是智慧。

聰明人往往自恃聰明,喜歡追名逐利,往往得到一時的利益,卻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

圖片源於網路,歡迎關註:學國學網

曾國藩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愚笨的人知道自己沒有先天的優勢,所以他們往往不會賣弄聰明,也不會投機取巧,他們一口一口吃飯,一步一步走路,遇到問題就用力鑽研,直至攻克為止,

他們自知不如別人,就勉勵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愚者往往都很踏實、勤奮,這種看似笨拙的做事方式,卻能穩紮穩打,最終厚積薄發,取得最後的成功,而聰明人卻因為缺乏耐心,東一榔頭,西一榔頭,最終一事無成。

《道德經》里講: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看似木訥質樸,甚至愚笨的,其實才真正得了人間的大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 的精彩文章:

你的細節一不小心透露出了你的教養
處世智慧:耐得千事煩,收得一心清
千年傳統文化竟被美國小女孩帶火了
外國人都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不學何以錚錚傲骨?
「無為而無不為」,真的是「不作為」嗎?

TAG:學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