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談兵論道:補槍是戰術無需仁慈,救護乃人道莫忘警惕

談兵論道:補槍是戰術無需仁慈,救護乃人道莫忘警惕

原標題:談兵論道:補槍是戰術無需仁慈,救護乃人道莫忘警惕


影視作品中有這樣的泛泛鏡頭:對於已經受傷的士兵,敵方猶豫了一下,結果出手又補了一槍,而且導演還給特寫,其結果當然就是受傷的士兵被結果了。於是,導演的目的達到了,強烈地感染了觀眾的情緒。不同的情形之下,觀眾或者認為是殘忍,或者認為是可惜。


當然,在觀眾的想像里,如果沒有補這一槍,故事將逆轉。儘管是導演藝術,可是說明了一個問題:補槍的重要性。


補槍也有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含義。


廣義上講,對同一個目標,給兩個點射,甚至一梭子,其實就是跟著補了槍,目的就是提高命中率、死亡率。


而補槍更多的指的是狹義。如此說來,大戰役、大廝殺、激烈對抗,這樣的情形之下,很難談得到補槍小技了,補槍小技失去了用武之地。

如此分析,補槍戰術是針對微觀而言的。



(資料圖)


鏡頭一:1945年5月30日,上午11點,蘇軍集中了89門大炮對國會大廈開始了20分鐘的炮火覆蓋,可是,敵方火力網更強,於是,再轟再沖。在大樓的走廊里,一名受傷倒地的德軍清醒之後向衝鋒的蘇軍背後掃射,是後來跟上的蘇軍戰士補了一梭子。


鏡頭二:大戰役總攻發起前,特種部隊歡起來,深入敵占區,搞情報、抓舌頭、搞破壞、攪敵戰術、亂敵軍心,「無惡不作」。一個深夜,拿下了敵占區十幾個人的戰地宿舍,臨走,用無聲手槍對每一個敵人的腦袋上又補了一槍,無論是真死、假死、半死,統統都給與真死,絕不能夠留後患,這是戰術,否則因小失大,回不去了。



鏡頭三:打掃戰場有危險性,槍上膛隨時擊斃頑固者。打掃完戰場,排除隱患,及時救護,這是程序。可是,就是就有一位充滿人道精神的小女護士,由於沒有經驗,在沒有解除敵傷者武器之前施救,結果被殘敵殺害。

簡而言之:影視是藝術,戰場是生死。補槍是戰術無需仁慈,救護乃人道莫忘警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侃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戰時期一顆神奇的炮彈:威力相當於原子彈 成為戰爭拐點
1944:17級「哈爾西颱風」大戰美航母編隊,空母丟盔卸甲
最憋屈的艦毀人亡:英「胡德」號和 美亞利桑那號彈藥庫被敵殉爆
1936年日本的兩件大事:阿部定事件比「二二六」兵變還轟動

TAG:老張侃侃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