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運動是良藥 也有個性化處方

運動是良藥 也有個性化處方

(圖片來源於網路)

近年來,各種慢病患者增多,如何減少慢病發生以及降低慢病對身體的損害的問題受到人們關注。浙江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治療中心主任林堅主任醫師指出,過去對於各類慢性疾病治療,大都通過藥物或手術方式直接對抗。通常並不能徹底治癒,只能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因此,現在對慢病治療的觀念開始由單純對抗向強化個體身體素質轉變,即通過改善病人身體素質來對抗慢病。運動成為不二選擇。

運動是良藥

20世紀50年代,美國生理學家卡波維奇曾提出了「運動處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豬飼道夫教授使用「運動處方」這一名詞。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Prescribed exercise(處方性練習或規定性練習),「運動處方」在國際上得到認可。我國在70年代末也引進了有關運動處方的理論。2000年後,各種慢病的康復治療廣泛開展,「運動是良藥」得到推廣。

「在ICU,近一半病人最終不是死於疾病本身,而是死於長期卧床而導致的併發症。」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疾病危險因子(高血壓、慢阻肺、糖尿病、吸煙、肥胖、高膽固醇血症)中,運動能力越高,死亡率越低。與不鍛煉患者比較,有效運動使心絞痛發作頻率下降30%-40%,總死亡率下降12%。隨著運動耐力提高,患者抑鬱和焦慮癥狀顯著減輕,同時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在諸多治療方式中,「運動治療可以像藥物一樣,甚至起到藥物沒有的作用,且副作用小、成本低。」林堅主任醫師說。

糖尿病始於肌肉不足

以糖尿病為例。

林堅主任醫師介紹,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乏導致血液里血糖濃度增高發展而來。表面上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通過飲食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來源,其中,約50%的血糖被大腦直接利用;10%-15%被暫時儲存在肝臟內,稱為「肝糖原」;剩下的40%會被轉化到肌肉里,這個轉化過程依賴胰島素。林堅主任醫師解釋,「胰島素就相當於打開人體糖倉庫大門的『鑰匙』,只有把倉庫大門打開,糖才能儲存進去」,而打開倉庫大門的前提是,胰島素必須和GLUT4(葡萄糖轉運蛋白4)結合。當運動量過少或肌肉不足時,GLUT4在肌肉上的表達就會減少,血糖也就得不到及時轉化,就會出現短暫的血糖升高,而短暫的血糖升高又會刺激中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但其實,更多的胰島素對血壓的下降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患者反而出現了胰島素抵抗。「這就是糖尿病的開端。像老年人由於肌肉退化,GLUT4就少,就容易患上糖尿病。」所以,糖尿病高發群體通常形體消瘦,這是由於肌肉長期得不到鍛煉造成的。

糖尿病早期胰腺功能尚好,胰島素分泌增加,到中後期,胰腺超負荷工作,胰島素便分泌不足,患者長時間處於高血糖狀態。到病情後期,患者全身系統受損,並廣泛出現併發症。

「通過運動可增加肌肉,增強骨骼肌對糖的直接利用,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進一步提高骨骼肌的貯糖能力,達到降糖的目的,從而改善糖尿病。」研究表明,規律運動者,血糖波動更平緩,對血管的刺激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也隨之降低。

運動治療需要制定個性化處方

「我們說吃藥要對症,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運動也有個性化處方。運動要和身體狀況、所患疾病相適應,也有劑量、適應證和禁忌症。過度運動不行,運動不足也不行。」

選擇運動類型就好比我們飲食一樣,缺什麼補什麼,但總體要均衡。如肌肉能力較差,在鍛煉心肺適能、柔韌度的同時,要重點強化肌肉鍛煉。就拿糖尿病來說,任何運動均可以改變血糖狀況。抗阻訓練能很好地鍛煉肌肉,和有氧運動結合是糖尿病患者運動方式的良好選擇。糖尿病人韌帶關節有易損性。所以,對於糖尿病治療,肌肉訓練會多一些,相對有氧運動、柔韌度就會少一些。

同樣日行一萬步,散步、健步走、慢跑有區別,散步有益健康,但不一定能增強健康。一般,1-3次/日10分鐘以上的輕、中等運動有益健康,每日30分鐘中等強度健身活動能促進健康,3次/周20分鐘以上中等到劇烈強度的體能適應性運動能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運動強度的大小直接關係到2型糖尿病和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鍛煉效果。運動強度較低的運動,能量代謝以利用脂肪為主;運動強度中等的運動,則有明顯的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為確保鍛煉安全有效,運動強度必須控制在已確定的有效範圍之內,最大攝氧能力超過80%的運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對於運動時間,在正常人群的健身運動安排中,應該遵循「運動金字塔」原則,從最基礎的生活形態體能活動到伸展運動、有氧運動、休閑運動,再到肌肉適能運動等,如對於有氧運動,中等強度運動一周至少運動2.5小時,劇烈運動一周至少做1小時15分鐘,並慢慢增加運動時間。「大部分運動真正開始產生效果至少需要3個月。」

運動頻率的選擇要遵循超量恢復原理,保持合適頻率。「如果每次運動很頻繁,還沒恢復就運動,就會越運動越疲勞。」一般來說,每天或隔天一次是一個合適的頻次。

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運動一次,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時,每次30分鐘以上,進行高強度抗阻或有氧運動時,每次20分鐘以上。每周3次以上,間隔不超過2天。選擇固定時段,在餐後1小時再開始運動鍛煉,餐後90分鐘是單純運動降糖作用最強的時段。需注意,鍛煉要避開降糖藥物作用高峰時間,早餐前運動要查血糖並補充食物。

本報記者 陳小卿 通訊員 郭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與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急診專家說「毒物」
皮與膠的秘密
合理補充維生素 或對控制慢性病進展有益
食葯結合說葯糕
先心病宮內治療 探求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TAG:生活與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