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採藥直播回顧:鳳凰山上說中藥,農家小院品葯膳!

採藥直播回顧:鳳凰山上說中藥,農家小院品葯膳!

作者:陳文東

11月12日,剛過立冬,風和日麗,胡世雲中藥科普團隊、廣東省中醫院宣傳處攜手廣東電視台以及群眾粉絲等一行50多人再度出發採藥去,目的地是廣州鳳凰山上的一戶農莊。

驅車直走,只見車窗外一片片綠油油的菜地和農作物,緊挨著山邊,是一座水庫,水庫的水清澈見底,果然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我們的目的地就在水庫旁的一戶農莊,採藥活動在上午11點鐘左右正式開始了。這次的活動很有意思,胡博士把科普團隊分成了兩組,一組是「採藥組」,一組是「葯膳組」。

顧名思義,「採藥組」就是一起去尋覓山上的中草藥;「葯膳組」當然就是負責今天大傢伙的午飯,但是這頓午飯的每一個菜必須有「中藥」作配料,難度也相當高。

我們先隨著胡博士上山採藥吧!

胡主任接受廣東電視台採訪

在山上隨處都是草藥,關鍵是要認識它,胡博士首先隨手拿著一揪「薏米」向大家介紹:「薏米是禾本科植物,能健脾滲濕,利尿除痹,生用利尿的作用較強,炒用增加健脾的作用……」娓娓道來,現場的氣氛馬上活躍起來了。

「崗梅是屬於廣東地區的草藥,廣東涼茶裡面的主要成分之一。以前涼茶主要適合我國的南方地區,但是現在很多地區都傳開來了,比如大家都吃過的『火鍋』,和『涼茶』是一火一涼,反而變成了絕配。」胡博士從崗梅說到了中藥的南北差異。

一路上山,大家還看到了廣東地區隨處可見的「火炭母」,省中醫院的劉藥師向大家介紹,火炭母最典型的鑒別方法就是葉子呈「V」字型,屬於嶺南地區的常用藥,清熱解毒,它的果實酸甜解渴,大家可以嘗嘗。

火炭母

這話一落下來,大朋友小朋友們可樂翻天了,大家都去品嘗這山上的「野果」,的確別有一番風味!

到了半山腰,隊伍突然停了下來。原來,劉藥師發現了一種毒草藥:「羊角扭」,它的外形酷像羊角互扭的樣子而得名。胡博士就提醒大家注意,山上和野外的植物不能亂摘亂吃,很容易引起中毒。

胡主任在講解草藥

再走下去,還發現許多平常難得一見的草藥,胡博士都一一講解:「辣蓼」能殺蟲解毒、「海金沙」可以清熱排石、「楮實子」的樹皮是以前做宣紙的材料、「蓖麻子」消腫瀉下,「馬兜鈴」含有馬兜鈴酸引起的中藥「有毒」的熱門話題、「番木瓜」能催乳通絡,而 「宣木瓜」卻是治風寒濕痹之物。大家聽得津津有味,都不禁為中醫藥的博大精深而神往!

「採藥組」的活動到此就結束了,回過頭,再看看「葯膳組」的情況:

還沒有回到農莊,遠遠就看到「炊煙裊裊」,香氣撲鼻而來,大家的步伐邁的更加「堅定不移」了!

回到農莊,到廚房一看,還真有農家的風味。三個大土灶,全部都是燒柴的,上面放著三個大鐵鍋。「葯膳組」的成員一邊加柴燒火,一邊攪拌著鍋里的清湯。

玉米、山藥、番薯

過了不久,午飯就端到桌面上了,只看見:當歸生薑羊肉湯、五爪龍枸杞煲雞、鮮紫蘇炆大盤鴨、西紅柿炒鮮雞蛋、白芍秋葵炒時蔬、清蒸山藥和玉米;最後,還有木瓜糖水。所謂色、香、味俱全,又符合「葯膳」這個主題,可以媲美大酒店的國手大廚了。

百合、木瓜

本來走了一上午的山路,肚子已經餓極了,再加上美味當前,大家都顧不上「形象」了,狼吞虎咽之下,很快就「杯盤狼藉」了。

葯膳

吃過午飯,照了大合照之後,今天的「鳳凰山採藥」行程就圓滿結束了,期待下一回的採藥之旅更精彩,讓大家學到更多的中草藥知識!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本文圖片來源於39健康網,已獲正式授權。

精彩推薦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心血管知識?快來關注「胡世雲主任」公眾號(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還可以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世雲主任」頻道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博士說中醫 的精彩文章:

有「滋補三寶」之稱的阿膠,除了補血,還有啥用?
一文讀懂:腎性高血壓不同人群血壓控制多少才達標?
《紅樓夢》里黛玉服的這兩種葯,究竟有什麼用?
「醫聖」張仲景的行醫之路
秋冬季必備:用這兩味葯做葯膳,祛痰潤肺、散寒暖腎!

TAG:胡博士說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