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洋人就要攻城了,此總督臨危不亂:讓我們拜呂洞賓吧

洋人就要攻城了,此總督臨危不亂:讓我們拜呂洞賓吧

原標題:洋人就要攻城了,此總督臨危不亂:讓我們拜呂洞賓吧


清朝末年,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面落後於西方殖民者。落後就要挨打,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於是,英國人依仗船堅炮利,悍然發動了鴉片戰爭,把老大清朝揍趴下了,還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規定開放五個通商口岸給英國,不過並沒有允許洋人入城。


這讓英國人很不爽,特別是在廣州城,中英雙方為此多次摩擦。按道理來說,稍有臉皮的人,別人不讓他們進家門,就應該知情識趣,然而殖民者根本就不管這些,他們的目的就是掠奪、搶劫。廣州巡撫葉名琛就因為抵製得比較好,沒讓洋人進入,受到清政府的嘉獎,讓他當上了兩廣總督。


要說這個葉名琛,並非碌碌無能之輩,他18歲就考上了貢生,小珏翻遍清朝歷史,像這樣的天才,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寥寥無幾。隨後,他一路加官進爵,不到四十歲就當上了廣州巡撫。當然,這個位置並不好當,除了要像別的巡撫一樣管理稅收、治安、平亂以外,還要和洋人打交道。


但是葉名琛處理得算是非常出色,在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威信掃地的情況下,葉名琛依然頑強捍衛著老大中國表面上的榮光。更為重要的是,他多次化解了英國人入城的無理要求,堅持了最後一絲底線。


不過,兩國交鋒,還是依靠實力最終說話。英國人在1856年10月,一手炮製了「亞羅號事件」,對清朝百般刁難。客觀的說,葉名琛處置得非常得當,就連馬克思也撰文稱讚此時已經升任總督的葉名琛彬彬有禮,真誠而妥當的處理問題。


可是別忘了人家就是來挑釁的,英國海軍悍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真正的考驗才算到來了。這位葉總督,開始死活不相信英國人會開戰,他非常自信,原因有兩點。



一是因為他得到了情報,去年的英法聯軍在與沙皇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遭到慘敗,印度軍人又發生嘩變。二是他在廣州命人擺設沙盤,親自扶乩,乩判曰「十五日後便無事」。


咱們先說第一點,這體現當時封建中國的落後和無知,克里米亞戰爭已經過去將近一年,英法聯軍戰勝了惡果。堂堂總督的情報還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結論,造成判斷失誤。印度軍人嘩變規模也不大,很快就被平息,根本無傷大雅。


至於說扶乩,這是當時中國廣為流傳的迷信方法,是道教的的一種占卜之術。「占」的旁邊是一個架子,二人「扶」丁字形木架在沙盤上劃字「占」卜,謂之「扶乩」。目前已經失傳,很多人無聊所玩的筆仙、碟仙遊戲應該算是扶乩變異版和簡化版。


在明清之時,扶乩可謂非常風行,每臨大事,都有採取這種方法判斷吉凶和走勢。在明朝,藍道行就用扶乩術搞垮政敵嚴嵩;崇禎皇帝在破城之前也用此占卜過前景;清朝紀曉嵐所寫的《閱微草堂筆記》有大量扶乩的故事,連《紅樓夢》也提到「妙玉能扶乩」。



好吧,話說回葉名琛,等他做完扶乩之後,自然是一身輕鬆,廣州城的防禦也隨之放鬆。當探子奏報三艘英艦駛入珠江攻佔獵德炮台的軍情,他竟然還能笑著說:「沒有事,太陽下山,他們就自然退去了。」但他沒想到的是,帶著強權思想的英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炮轟廣州城,十三日開打,十四日城破,果然到了十五日的時候就沒有了戰事。

在城破之時,這麼危急的關頭,葉名琛沒有再做抵抗,而是轉身回到總督衙門。他一生篤信呂洞賓,在總督衙門裡建了一個「長春仙館」,裡邊祭祀呂洞賓、李太白二仙。雖然這兩位大仙的扶乩沒有靈驗,但是他還說誠信禱告,再次請求呂洞賓的幫助。



萬分遺憾的是,呂神仙管不了洋人,他們還是殺了進來。英軍最後在左都統署花園的八角亭里將葉名琛搜出,並將他劫掠到城外英艦上。英國人太高估這位總督的威望了,他們怕清廷和百姓鬧出事來,以囚禁拿破崙的方式將葉名琛關在印度加爾各答。


清廷聞訊,絲毫沒有留情,革去葉名琛所有的官爵,百姓更是為這位總督編出了無數笑話。葉名琛最後還是很有氣節,他自比海上蘇武,仿效伯夷、叔齊不吃洋人的食品,在異國他鄉活活餓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術士,兩次忽悠秦始皇,賺的盆滿缽滿
小人物化解帝國危機,卻被陷害而死,手下把他的冤屈寫成血書
他看到此人睡姿很棒,連忙上前呼喊:萬歲,我投奔你來了
唐太宗:作為我的女兒,你嫁了這麼好的丈夫,怎麼還勾引和尚
中國女權主義的先驅,最富有才華的女性,光環無數驚艷一生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