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說了一句話,卻改變了他的一生,他是大清王朝最後的狀元

慈禧說了一句話,卻改變了他的一生,他是大清王朝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晚清德宗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劉春霖家道貧寒,世代為農,其父先後在濟南、保定府衙當差。其母也在知府家中做女僕。劉春霖幼年時跟隨父母在濟南,因生活困難,6歲時被送回老家,托靠哥嫂撫養,8歲時入私塾讀書。他天資聰穎,學習刻苦,深受老師喜愛。後來,父親把他帶至保定,入蓮池書院讀書,連續攻讀十餘年,學業長進很快,頗得院長吳汝綸賞識。

劉春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但他狀元及第實屬偶然,其中還有一段趣事。

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舉行了一次殿試,主考大臣經過認真挑選,把入選的試卷按名次排列,呈請慈禧太后「欽定」。

當時內外交困,憂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準備做七十大壽,想從科舉之中得到一點吉兆。她首先翻開主考官列為頭名的試卷,字跡流利清秀,文詞暢順華麗,內心頗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時,一股陰雲陡然開起。奪魁的舉子是廣東人朱汝珍,一見「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因為珍妃支持光緒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悅,後來將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見「珍」字便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廣東人,更使慈禧火上澆油。想起太平天國洪秀全,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廣東,在慈禧看來廣東人是她的剋星,是無法容忍的,於是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到一旁。

當慈禧翻開第二份試卷時,心頭又不禁高興起來。因為第二份試卷是直隸(今河北省)肅寧人劉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場春雨。加之直隸地處京畿,「肅寧」又象徵肅靜安寧的太平景象,這對烽火四起、搖搖欲墜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於是,大筆圈定,名列榜首,發榜時劉春霖由原來的第二名而成了頭名狀元,經過主考官的保奏,為照顧社會輿論,朱汝珍的名字雖然沒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劉春霖之後了。

但是歷史是無情的,劉春霖中狀元後的第二年就廢除了科舉考試。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科舉制度被徹底取消,劉春霖便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

光緒三十年(1904)中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奉派到日本法政大學留學。歸國後,歷任資政院議員、記名福建提學使、直隸高等學堂提調和保定北洋女子師範學校監督等職。

民國3年至13年(1914年至1924)歷任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和曹錕等總統府內史(相當秘書長),併兼任中央農事試驗場和直隸高等學堂學監等職。民國9年、10年(1920、1921)曾兩次代表大總統徐世昌到山東曲阜,主持孔子大成節典禮主祭,名噪一時,後任直隸省教育廳廳長等職。劉在大總統府和直隸省任職期間,目睹了當時軍閥混戰、內部爭鬥、政治腐敗的局面,非常憤慨。他把自己在總統府任職比作「執戟郎官」。民國17年(1928)退隱北平。

劉春霖雖隱居不仕,但對國家前途頗為關心。「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我國東北三省,蔣介石命令東北軍隊不戰而退,劉極為憤慨。

「滿洲國」派人以溥儀的名義邀請劉春霖前去,許以偽滿教育部部長之職,遭到劉的嚴詞拒絕。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佔領北平。大漢奸王揖唐(王和劉是同科進士、日本留學時的同學),想借劉狀元之名作為招牌,邀其出任北平市市長要職,百般動員說服,均被劉嚴詞拒絕。日偽惱羞成怒,第二天即派日偽軍 抄了劉的家,用刺刀把全家人趕出家門。後經重資買動和託人說情,才讓家人進門,把抄去的財物送還。此事對劉的打擊很大。從此,杜門謝客,居家以詩書自慰,當時頗為人所敬仰。

劉春霖贊助興學。在本村興建小學一所,房屋和學校設備均由其資助,並贈匾額一方,上題「鑄才爐」懸於門庭。河北省知名人士倡辦的北京燕冀中學(分男、女二所),劉春霖曾捐資贈書,並任該校董事會董事。劉春霖對其家族子弟的教育亦非常重視,凡人小學以至考入中學、大學者,劉春霖均一律供應花費。 劉春霖體察人民疾苦,對災民進行救援。民國22年(1933)夏,黃河泛濫,冀、魯、豫三省受災嚴重,人民流離失所。劉春霖等人發起組織了「河北移民協會」,並在內蒙建立「河北新村」,先後移民數次,計330戶、1100多人,費用均由劉春霖捐獻和募集。劉不顧年邁奔走其間,並聯繫當時河北省主席于學忠命令各地政府予以協助。

劉春霖博學多才,在古文學、史學和金石學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詣。晚年,他為了生存,堅持以寫字賣文籌資。他的書法自成一家,有較大影響。退隱後,以有狀元科名,潤筆賣字,應接不暇。他的書法圓勻平正,為典型之館閣體。劉春霖擅長書法,尤以小楷著名,娟秀端莊,流布甚廣。時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的說法。當年,翁同龢見還沒有登第的劉春霖的筆墨,曾驚嘆不已,預言他將大魁天下。

劉春霖患有心臟病,經受日偽打擊後,病情逐漸加重,經多方醫治無效,於1944年1月18日逝世於北京。劉春霖博學多才,興趣廣泛。對古文學、史學和金石學造詣深邃,並對小學(訓訪學、文字學、音韻學)研究有素,頗多見解。他是一個書生,慈禧的一句話,卻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劉春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執著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 真正原因是為了這個女人 她是女真第一美女
此人是古代著名神箭手,曾以三箭平叛而聞名天下,卻死於萬箭之下
朱元璋為治理官員貪污,制定了一項制度,其中有一條今天仍在使用
此人科舉屢試不中,因家貧,只得另謀職業,卻成了新行業的祖師爺

TAG:我執著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