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府為什麼喜歡搞通貨膨脹?

官府為什麼喜歡搞通貨膨脹?

原標題:官府為什麼喜歡搞通貨膨脹?


官府搞通貨膨脹,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了,那個時候叫做「鑄大錢」,《國語》里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做《單穆公諫景王鑄大錢》什麼叫做「鑄大錢」?就是在銅錢中摻一些別的比銅便宜的金屬,或者發行高額的銅錢,造成銅錢的賬麵價值遠遠高於這枚銅錢本身所具有的價值。


(戰國時期的貨幣)


周景王的時代,已經是春秋末期了,周景王缺錢啊,於是想到了搞通貨膨脹從老百姓手中巧取豪奪,以彌補財用不足。


單穆公勸景王不能鑄大錢,引經據典,說了一大堆理由,但是周景王還是沒有聽。


這就是一個政府在末日的瘋狂!

「鑄大錢」往往是政府緩解自身財政壓力的一種辦法,用這種貶值的銅錢套取老百姓的貨物,彌補財用不足。那麼自然而然,這種貶值的銅錢在民間流通時間長了,就會出現通貨膨脹,老百姓得到的是虛擬的貨幣,而政府卻拿到了實質的財物。


北宋政府在末日同樣瘋狂了一把,那就是蔡京鑄「十當大錢」,蔡京鑄十當大錢的後果,就是引起了北宋的惡性通貨膨脹。


所以北宋老百姓非常痛恨蔡京,北宋歌謠:「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當然蔡京最後的下場很搞笑,蔡京去往海南島的途中,經過湖南,身上攜帶大量的錢財,但是買不到食物,因為老百姓恨死他了,拒絕賣糧食給他,給多少錢都不賣,最後蔡京餓死了。


這種「鑄大錢」的行為,在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中被視為惡劣和無道的行為,也被視為亡國的象徵,所以自古以來中國的銅錢都是有定製的,鉛和銅的比例固定不變,既不能摻過多的別的金屬,也不發行大額的銅錢。

北宋政府在末日同樣瘋狂了一把,那就是蔡京鑄「十當大錢」,蔡京鑄十當大錢的後果,就是引起了北宋的噁心通貨膨脹。


從鑄大錢到印鈔票


中國自古以來的貨幣都是以金屬貨幣為本位,很少的時候使用紙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但古代的紙幣在某種程度上只是錢莊發行的一種「支票」,這種「支票」是以錢莊的信譽為擔保,以錢莊庫存的銀兩為兌換前提的,而不是紙幣。錢莊為什麼會發行這種鈔票呢?主要是為了匯款和結算的方便,長途旅行,帶一大堆銀兩,一是不方便,二是危險。



(北宋的會子)

在明代以前,中國的金屬貨幣以銅錢為主,所以掌握銅礦,就意味著財富。銅礦是有限的,而且銅的價值本身就不高,越到盛世,越缺銅錢,經濟總量在不斷增加,需要流通的銅錢也越來越多,而中國的銅礦又不是很富裕,於是就出現了錢荒,所以在北宋的時候就出現了紙幣,用虛擬的「紙」來替代貨幣。


紙幣一發明以後,政府就覺得這個東西是個好東西,所以印大鈔,用虛擬的鈔票從老百姓手中奪取實質的銅錢,這樣一來就引起了通貨膨脹。


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的時候,感到很驚奇,中國的貨幣竟然是紙幣。元朝是使用紙幣使用得最好的朝代。


可是呢?到了元朝末年,元朝政府開始大量發行這種鈔票,巧取豪奪,最終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

紙幣在當時又留下了一個非常壞的印象,明代初年試用了一段時間的紙幣,但很快就廢除了。


由於美洲白銀不斷的流入中國,中國有了充足的白銀,明清兩代得以建立以白銀為基礎貨幣的貨幣體系。


明清兩代以白銀和銅錢作為流通貨幣,由於銀兩都是金屬貨幣,所以不存在惡性通貨膨脹,用今天的話來講,政府無法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從老百姓手中套取財物,這就導致了明清兩代的政府始終存在財用不足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財用不足?因為美洲白銀不斷的流入中國,導致銀價下跌,白銀也出現了貶值。


明清兩代有兩個亂世,一個是明末清初,一個晚清時期,但不管怎麼樣,始終沒有出現惡性通貨膨脹。


民國時期的還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北洋政府「廢兩改元」,改的只是白銀的結算方式,以前是一塊一塊的白銀,現在是一元一元的銀元,但本質上還是銀本位。



(銀元)



(銀元)


國民黨政府開始實行法幣政策,用紙幣取代明清以來的金屬貨幣體系。國民政府打了一場抗日戰爭,一場內戰,由於財用不足,發行大量的紙幣來套取民間的財物。這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通貨膨脹。



(面額100元的法幣)


所以回顧中國的貨幣史,你就會發現,政府發行銅錢和紙幣,除了讓民間流通方便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斂財,用虛擬的數字來套取老百姓手中的財物。


老百姓如何規避政府的這種無恥行為呢?儲存白銀和黃金,大量購買不動產。所以民國時期的老百姓喜歡挖地窖,用來藏銀元和金條,也喜歡買田置地,購置大量的不動產。但是,購置不動產還有一個風險,那就是中國人沒有羅馬法中財產私有的概念,說是不動產,其實是可以動的。政府可以動,土匪也可以動,窮人也能動。


(本文為騰飛說史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飛說史 的精彩文章:

印度人是棕色人種嗎?東亞的棕色人種為什麼會被黃種人取代?
都說一見楊過誤終身,此女為什麼沒有誤?

TAG:騰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