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新生女嬰顱內出血吃奶時昏迷,罪魁禍首竟是……

新生女嬰顱內出血吃奶時昏迷,罪魁禍首竟是……

原標題:新生女嬰顱內出血吃奶時昏迷,罪魁禍首竟是……


10月11日,經過20天的緊急救治,出生僅37天就出現顱內出血(俗稱腦出血)癥狀的女嬰囡囡,終於轉危為安。20天前,囡囡媽給孩子餵奶時,發現孩子持續昏睡,不哭不鬧,夫妻倆趕緊將囡囡送到安康當地醫院。當時醫院診斷「懷疑是顱內出血。」,嚇壞了的夫妻倆趕緊將一直處於昏睡狀態的囡囡送到西安市兒童醫院。


西安市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治醫生史永強說:「孩子剛來的時候情況比較嚴重,持續昏睡、吐奶,隨時有生命危險。經過檢查,確診孩子是自發性顱內出血,原因考慮是缺乏維生素K引起的。很多家長不知道,維生素K並不能自體生成,但它又主要參與凝血機制,一旦少了就會引起出血。」維生素K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元素,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凝血因子,發揮凝血作用,防止出血發生。


據了解,像囡囡這樣的新生兒,普遍缺乏維生素K,需要後期進行補充,否則易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嚴重可導致死亡!而奶粉中維生素K的含量要比母乳高4倍,可能是因為囡囡媽媽吃青菜等蔬菜少,又是純母乳餵養,所以囡囡體內的維生素K含量很少,凝血功能差。


為什麼新生兒容易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


1、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新生兒期僅為正常成人的30—60%,凝血因子隨年齡增加,生後6—8周接近成人水平。

2、母體內維生素K難以通過胎盤,造成母體內及新生兒臍帶血中維生素K含量的顯著差異。母親血中維生素K濃度一般為1ng/ml左右,而臍帶血中維生素K僅為母血的向十分之一或測不到。新生兒及小嬰兒血中維生素K水平低下。


3、新生兒及小嬰兒合成維生素K的腸道菌叢不足,合成的K2不足。而新生兒及小嬰兒生長發育快,維生素K的需要量明顯增加,更顯不足。新生兒及小嬰兒尤其是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最易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全國調查表明低出生體重兒維生素K缺乏出血率是正常出生體重兒的5倍。


新生兒出血症有什麼表現?


新生兒出血症的主要特點是患兒突然發生出血,而其他情況都很正常,也沒有嚴重的潛在疾病,血小板計數和出血時間均正常,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注射維生素K後,出血可在幾小時內停止,根據發病日齡及合併症的不同,可分為3種類型。


1、早發性出血

少數患兒在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後24小時內發生出血,多與前面所說的孕媽媽用藥有關,這些藥物可干擾胎兒維生素K的功能,出血程度輕重不一,出血部位不同,從輕微的皮膚出血,臍殘端滲血至大量胃腸道出血及致命性顱內、胸腔或腹腔出血等。


2、典型的新生兒出血症


出生後2~7天發病,多數於第2天或第3天發病,早產兒可遲至2周,多見於母乳餵養兒。出血程度輕重不等,—般為少量或中量出血,多為自限性。出血部位以胃腸道(便血和嘔血)、臍帶殘端、皮膚受壓處最多見,穿刺部位可長時間滲血,還可見到鼻出血、肺出血、尿血或陰道出血等,偶可見到。顱內出血多見於早產兒,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成活者可有部分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


3、遲髮型出血


個別母乳餵養兒於生後1~3個月發生出血,發生率為4~10/10000。最常見是顱內出血(常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其次是皮膚黏膜和胃腸道出血。多與嬰兒患有某些疾病有關,如慢性腹瀉、肝膽疾病、使用廣譜抗生素等。但純母乳餵養嬰兒,如果母親飲食中缺乏維生素K,如綠色蔬菜、豆類、肝及蛋類等吃得少,也容易導致本病。新聞事件中的囡囡就屬於這種類型。

如何預防新生兒出血症?


1、產科在新生兒出生時會常規注射維生素K,早髮型與經典型的新生兒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很少見。


2、目前國際上使用維生素K對新生兒預防維生素K缺乏症的總趨勢是:由肌注改口服,由1次變多次,由嬰兒服用擴展為母親服用。孕婦應從32至36周起,服用適量的維生素K,直至分娩。臨產的孕婦在分娩前1~4小時肌注或靜滴維生素K,新生兒也要補充維生素K。


3、對於母乳餵養來說,建議媽媽多吃一些綠色蔬菜和水果,如獼猴桃、青豌豆、捲心菜、菠菜、生菜、韭菜、西柚、乳酪、蛋黃、動物內臟、南瓜、胡蘿蔔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更多孕期育兒月子知識請關注仕馨月子會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仕馨月子會所 的精彩文章:

胎兒一腳「踢」破母親子宮卡在腹腔生命垂危,竟是這個惹的禍!
10個月大男嬰腎臟藏"巨石",竟是尿布惹的禍!
爸爸隔一米遠將奶喂進兒子嘴裡?!這麼危險你竟然還笑得出來?
又一款進口奶粉抽檢不合格在港遭下架,奶粉應該怎麼挑?

TAG:仕馨月子會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