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東方人的浪漫主義——鳳蝶戀幽花

東方人的浪漫主義——鳳蝶戀幽花

美國畫家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在1864年繪製過一張表現東方主義的油畫,《 Purple and Rose: The Lange Leizen of the Six Marks》(紫色和玫瑰色:帶有六字款識的青花瓷)。畫中的女子正在描繪青花瓷,她的頭上梳著日式髮髻,身上則穿著一件中國的女袍——白色的緞子上綉著花與蝶的圖案。這種圖案之所以會被畫家關注到,是因為在當時中國的晚清,花蝶圖案非常流行。

@洛梅笙

自由撰稿人

尤其關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與西方時裝史

摯愛明朝及民國服飾

以及新藝術主義和Art Deco風格

《紫色和玫瑰色:帶有六字款識的青花瓷》,

1864年 ,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

(費城藝術博物館藏)

在西方曾一度流行的中國風設計中,花蝶元素其實一直不受青睞。相比那些已經泛濫成災的龍鳳流蘇和青花瓷來說,還是算少的。Jean Paul Gaultier在2001年的秋冬高級定製系列中有過一件黑色絲緞長裙,露背設計,綉著花與蝶;Valentino 2013年的「上海」系列中則有一件紅色真皮鏤空的裙子,複雜的刺繡中也裝飾著蝴蝶的身姿。

Jean Paul Gaultie

Valentino2013年「上海」系列

花蝶作為一種裝飾圖案,極可能是受到了宋代小品畫的影響。這類寫生作品中常常會出現花蝶的特寫,後世則將這種組合稱為「蝶戀花」。元代時蝶戀花初露端倪,開始出現在服飾上。到了明中期,花蝶元素的使用迎來第一個高峰。不過,明代的蝶戀花主要是被用在首飾上。當時的女性會想像出一個完整的主題來設計頭飾的造型。所以,在一簇鮮麗的頭飾中,花和蝴蝶就顯得很有烘托的效果——彷彿頭頂一個隱秘的花園。

南宋 朱紹宗 《菊叢飛蝶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耳環上的蝶戀花 (常德市博物館藏)

明末 倪仁吉 《吳氏先祖容像》局部中展示的一位明中期女子的頭面插戴上的蝶戀花

鑲寶蝶戀花簪 (南京博物館及定陵博物館藏)

金玉蝶戀花簪飾 (香港沐文堂藏)

金鍍銀蝶戀花步搖簪 (香港夢蝶軒藏)

除了頭飾,蝶戀花更是被大量使用在當時的子母扣上。兩兩相對的蝴蝶,中間可以選擇各式花卉,常見的如菊花、梅花和牡丹。

明代蝶戀花金扣子 (江西省博物館及定陵博物館藏)

清早期可見大量的花蝶元素,但這時的重點不再是頭飾,而是織物和器物。其中的「百蝶穿花」,也是宋代小品畫的延續,主要是折枝花與蝴蝶的組合。《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一登場就穿了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這是非常現實的時髦寫照。當時不僅是百蝶穿花,還出現了單獨的百蝶紋樣。同時又因為團紋的流行,出現了另一種中間以兩兩相對的兩隻蝴蝶為主題的設計,被稱為「喜相逢」。

清早期 百蝶穿花織物

乾隆時代 月白色百花紋樣的襯衣 (故宮博物院藏)

紫禁城寧壽宮花園玉粹軒明間西壁通景畫局部女子身上的縷金百蝶紋和頭上的珠翠蝴蝶與翠花的相映成趣

乾隆時代《燕寢怡情圖冊》中女子背心後部的喜相逢團花與實物對比

到了清晚期,花蝶的紋飾再次迴流,蝴蝶變成了鳳蝶。鳳蝶比之真實的蝴蝶,翅膀很大、很長,還長著飄帶,明顯是融合了鳳的一種新紋飾。開頭提到的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畫中,女子衣服上的蝴蝶也是鳳蝶。不僅如此,花蝶還常常跟福、喜、壽形成一種新的構圖。

鳳蝶——即鳳化的蝴蝶

晚清 百蝶雙喜氅衣

晚清 打籽繡花蝶荷包 把各色花卉框在蝴蝶輪廓之中組成圖案

民國的旗袍上也有用到花蝶的裝飾,不過總體來說,大家更喜歡將其作為一個完整的主題使用,關注度也並沒有再達到明代或清代那種典型式的類型。

1950S 名媛李家晉(李鴻章家族)禮服旗袍的外褂上的蝶戀花

1930S晚期 名媛盛范頤(盛宣懷家族)的蘇綉綠地蝶戀花旗袍

西方人一直對花蝶不甚感興趣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這個元素看起來過於溫婉。花蝶辭風影,蘋藻含春流,這更接近真實的中國。

看不夠的明星精選視頻

請關注時尚芭莎bazaarV

想要拿到手軟的粉絲福利嗎?

想要參與明星見面會嗎?

長按下方二維碼

即可進入「芭莎達人團」小程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周一圍尹正現場飆戲太圈粉,章子怡秒變迷妹臉過分可愛!
陳偉霆是年度長睫毛冠軍?比不過他的請手動刷長好嗎!
探秘關塔那摩監獄,它因9/11恐襲而設立,現在只關押41人
【芭莎藝術】他深得宋徽宗欣賞,潦倒一生卻從未放棄,在動蕩時代刻畫出文人的錚錚鐵骨!
Go Wild,印花漸欲迷人眼,疊穿才能加倍時髦!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