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傳說中養脾胃的小麵湯

傳說中養脾胃的小麵湯

脾胃虛弱包括單純的脾胃虛弱和脾虛有熱兩種情況。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脾胃虛的小兒特別容易患感冒,表現為面色萎黃,鼻樑有「青筋」,身體瘦小,食慾減退,睡眠不安,常有腹瀉。食療可以健脾胃,其中小麵湯養脾胃補虛。小麵湯的做法有很多種,下面分享養生專家經驗總結的一則好做、且養脾胃的麵湯做法,供廣大媽媽們參考。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第一步

先把麵粉放在小碗里圖一,準備三隻筷子,確實好用,要做多少的量嘛,就看寶寶吃多少了,這麼多麵粉,做出來是兩小碗。

圖一

第二步

開始慢慢放水,記得一定要是溫水(冷水的話攪面時間長,溫水醒面會快很多,這是我實驗了很多次的結論,但是也不能太燙,太燙麵團就直接燙死了),三四十度的水溫就可以了,一定不要一次性放太多水,慢慢一點一點加,放好水的面是圖二的狀態,不要有乾的麵粉在碗里,但也不能太稀,可以有小疙瘩在面里,沒關係,放著醒6、7分鐘,小麵疙瘩吸收了水分,麵糰就會變的平滑了。

圖二

第三步

醒了6、7分鐘後的麵糰就是圖三的狀態,看到了嘛,麵糰上的小麵疙瘩吸收了水分之後變平滑了。

圖三

第四步

然後開始攪面,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不能來迴轉圓圈,攪的時候會有感覺,如果覺得攪不動,那就是水放少了,稍微加一點溫水,水放的對的感覺是麵糰跟著筷子走,不會太滑,稍微有一點粘碗壁,看到我碗裡面團的邊上有一些散的面了嗎圖四,稍微有點粘感覺就是這樣的。

圖四

第五步

攪了2、3分鐘之後就是圖五的狀態了,不用攪很長時間,胳膊不會累,這就是溫水的好處,面發的快,粘的快,能看到表面非常光滑了已經,而且大麵糰的邊上開始拉絲。

圖五

第六步

這時候麵糰頂部挨著筷子的地方,能看見麵糰粘性非常好,包著筷子的地方也是絲狀的。

圖六

第七步

繼續攪,不時的把粘著筷子的麵糰扒下來,總共的攪面時間也就5、6分鐘就夠了,攪好的麵糰挨著碗的邊緣非常光滑圖七,圓溜溜軟軟的非常可愛,用筷子可以一下挑起來圖八。

圖七

圖八

第八步

然後倒入溫水,沒過麵糰頂部就行,繼續醒面,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圖九,我有時候來不及也只放兩三分鐘,好像醒出的麵糰差別不大,醒好的面拎起來軟趴趴的,放到溫水裡的時候可以看見麵糰表面是一絲絲的圖十。這次醒面的時候直接開始燒水,盡量節省時間哈,等水燒開,面也醒好了。

圖九

圖十

第九步

最關鍵的一步來了,很多媽媽錯在這裡,把醒好的面稍微攪一下打散再入鍋,攪的過程不是轉圓圈(之前攪面是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圈,在這個步驟如果轉圈攪的久的話會攪出一坨麵筋),記住不是轉圈,而是用筷子插在麵糰里在碗里前後直線移動,或者左右直線移動,看圖十一,圖十二,我這是前後,稍微打散就行,不用很多次,我只移動了十來次就夠了,攪太多的話就直接把麵筋打出來了。

圖十一

圖十二

第十步

水開準備下鍋,看下大小火的對比,圖十三是大火,大火燒開後轉小火圖十四。

圖十三

圖十四

第十一步

開小火之後把醒好的麵糰,連水帶麵糰圖十五(記得是連水帶著麵糰一起)放入開小火的鍋里,寶寶喜歡喝稀的就多放水,喜歡喝稠的就少放水,媽媽們自己調整。放入鍋里的同時立馬開始攪面,攪的方法跟步驟9一樣(前後直線移動或左右直線移動筷子),我一般下鍋之後是左右直線移動筷子,千萬不能順時針或逆時針劃圓圈,容易出大疙瘩,能看見水裡的麵糰慢慢打散成蛋花狀,喜歡吃疙瘩的就少攪幾次慢慢攪,或者轉圈攪沒問題,不喜歡疙瘩的小寶寶一定要手快速移動筷子,在鍋里自上而下左右移動筷子,把鍋里的麵湯攪個遍,就是都要攪到,特別是鍋邊容易糊鍋,一定也要攪到鍋邊,麵湯熟的過程中,會越來越稠圖十六,等火再次燒開麵湯就好了,下水的時間三四分鐘吧。

圖十五

圖十六

第十二步

做好的麵湯就是這樣的圖十七,用勺子舀起來能看到絲絲的小蛋花一樣的麵湯圖十八,放點鹽,寶寶便便乾的話可以放點麻油,非常好喝,很滑口,大寶寶放些青菜或者酒釀或者紅糖都可以,果果和我都很喜歡喝的。給寶寶作為加餐,或者正餐搭配饅頭包子餅類的主食都非常好。(註:生病時原味最好)

圖十七

圖十八

麵湯秘訣重點:

整個過程加進麵粉的水一定要是溫的,三四十度就行,這是我做了一個多月面湯得出的結論,用涼水攪30分鐘的麵糰和用溫水攪5、6分鐘的麵糰我感覺麵糰的粘度狀態拉絲狀態是差不多的,所以就是靠溫水來節省時間的。

水一定不能放多,放多會延長攪面的時間,胳膊會很酸很累,攪到最後麵糰的狀態跟水少的時候攪出的面一樣(都是軟,滑的麵糰),所以一旦在兌水的過程中發現水多了,就要再加一些面,水要慢慢往裡加,不要一次加太多。

第二次醒面後打散麵糰和下面的時候筷子一定要左右直線移動或者前後直線移動,千萬不可畫圈(不管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都不行),這是蛋花狀麵湯的做法,想做有疙瘩的麵湯就隨便攪攪就有了。

用打蛋器的媽媽一定要注意,如果是雙頭的打蛋器,要卸下來一個頭(兩個頭方向是相反的,一個順時針一個逆時針,所以只能用一個頭)。

小麵湯本就沒有標準,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家根據自家孩子大小,消化能力強弱及孩子的喜好來決定為孩子做出什麼樣的小麵湯。用冷水還是熱水,都要自己對比後再確定怎麼樣做方便。面要醒多久也是根據自家情況來定,如果沒有時間的,可以頭天晚上攪好後加水放在冰箱,晨起後直接下鍋。帶寶寶的媽媽可以在寶寶睡著的時候攪好加水醒著。也可以在看電視的時候,隨意的攪,不知不覺就攪好了。

【附】為什麼小麵湯可以調治許多健康問題

醫所指的「心肝脾肺腎」講的都是功能,是一個系統的功能,例如肝是生髮的功能,而不是具體的臟器。中醫認為脾胃(消化系統)為後天之本,好比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人類離開土地,一切活動無從談起,而身體的心肝肺腎各套系統的運轉同樣離不開中土(脾胃)。這其實很好理解:無論是平時吃飯還是病時吃藥,都是需要通過脾胃(消化系統)的消化、吸收,才能被身體所利用。若是脾胃功能虛弱,吃飯吸收不了身體就會缺乏必要的營養;吃藥吸收不了病情就得不到根治。

胃負責容納食物,脾負責吸收食物中的精華,把裝進去的食物轉化成人體需要的能量氣血,人體吃多少,是胃的事,人體吸收多少,是脾的事。這樣分工,二者個性特點不一 樣:胃的彈性大(所以平時說胃是會被越撐越大,這是有科學道理的),狀態好時能多裝東西,狀態不好時少裝東西甚至什麼都裝不下。如果飯量突然出現異常,通常是胃的問題;而脾是沒有彈性,是溫和的,平穩有序的,每天轉化是恆定的,吃得少壓力小,吃得多壓力大。如果一個人的脾正常能力就是可以吸收一碗湯,一碗飯的能量,而非要吃下雙倍的東西,脾就吸收消化一半,剩下一半就留在胃裡,如果沒新東西,脾消化完上次剩餘的一半食物,就把剩下的東西繼續消化了,結果這趟還沒消化完呢,您下頓又給一堆東西,這樣胃裡總有東西,長期下來,必然就積食了。那麼積食會有哪些外在表現呢?比如舌苔中後部出現厚膩、大便穢臭(臭得熏人)、不想吃東西、發熱、吃進不少食物卻拉得不多(不成比例)、肚子不舒服、手腳心發燙、腹瀉等等,有經驗的家長都會判斷。順便提一下:大便正常與否,不是看次數而是看顏色氣味形狀,只要排便有規律(不一定必須是每天一便)、排便不吃力、顏色大致黃色、成型(不黏不濕不顆粒)、氣味不至於臭得熏人,都可以算是大便正常。

這個時候就需要減少進食以減輕脾胃功能負擔,可代之以小米粥或小麵湯。小麵湯之可以調治許多健康問題,實際上就是「養胃調肝脾」。脾最重要的輔助是肝,肝和脾都是往上升的,胃是往下降的,主受納(裝盛食物),脾是運化吸收,我們這樣來理解,肝實際上就是來路。食物進入身體以後,就是通過肝和脾(的共同作用)去吸收,去化解成我們身體需要的各種東西。所以養胃調肝脾,就可以治很多小孩子(甚至大人)的病。

來自清代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里介紹:小麥面 甘溫。補虛乏,實皮膚,厚腸胃,強筋力。北方重羅者,良 。造為挂面,可以致遠,病人食之甚宜。南方地卑,麥性粘滯。能助濕熱,時感及瘧疾,疳疸腫脹,腳氣,痞滿痧脹,肝胃痛諸病。並忌之。新麥尤甚。惟單酵水,造為蒸餅,較不助病,且可入葯。 跌打挫朒,白面同梔子搗勻,水調塗 遠行腳繭成皰,白面水調塗大鼻衄出,飛羅面,入鹽少許,冷水調服三錢大便久泄,飛羅面炒熟。每晨加白砂糖,或炒鹽調服。

上面這段話的大意是「小麥的種子叫麥仁,外黃里白,黃為脾胃,白為精。補心、養肝。治客熱、煩渴,咽燥、睡血、虛汗(陳者煎湯飲)、暴淋、漏血、療頭疲、資傷,令婦人易孕。磨成的粉叫麵粉或麥粉,補虛養氣助 五臟,利大腸,久服實膚體,厚腸胃,強力氣。所以中原人坐月子、經期、胃腸不適、大病初癒、時常講話耗氣者往往都以此麵粉做的湯來調養。湯味甘淡,俗稱甜湯或甜麵湯。」著名豫劇藝術家馬金鳳八十幾歲還能上場演出,就得益於此,她自幼聲音嘶啞,後得一老中醫指點,常年喝此湯,終子成了金噪子。小麥還有南北之分,《雜論》:「此物秋種夏熟,稟四時沖和之氣而生,入心經,為滋養之品。然南北地脈各異,性質因有不同,產北者性燥,食之益氣增力;產南者性濕,食之助痰生熱。故以北麥代飯,甚益人,久食南麥,則令人發熱。」而民間的說法是:南方麥子揚花是在中午,而北方麥子揚花是在夜晚。可見地氣的不同而導致諸多不同。

我們做小麵湯的時候,有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長時間、同方向」的攪拌,就有了這個旋轉之性,物理上這叫「能量有序化」。加上麥子很養人,因其得一年之全氣,兼具生髮之性,故能於平凡中見此殊功。請注意,做小麵湯可以是高筋麵粉,更好的是麥子粉,最好去鄉下找沒有添加過東西,麩少但是保留胚芽的。

一歲以內的孩子,建議只喝小麵湯表面的一層油,不要吃裡面的面絲。大一些的孩子可以佐以饅頭等。健康時小麵湯可添加少許紅糖或是鹽或香油調味。亦可打入蛋花或好消化的蔬菜,生病時就不要添加這些了。

人的脾胃好, 才能吸收好的營養, 從而培養人的正氣去抵抗邪氣。 否則一味講究攝取豐富的營養, 卻不調養自身的運作消化能力, 那麼營養反會變成身體的一種「不堪重負」, 最終加害到身體. 而小麵湯是最養脾胃不過的. 「養」這個字, 它其實就是一種過程, 一種慢, 慢到讓它變成你在養育孩子道路上的一種淡定不焦慮。

來源:兒推世家集團(ertuichina)、

素食寶貝(sushibaobei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思維模式決定命運,斯坦福教授的這個發現,解釋了很多孩子成長的困境
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百位佛子三步一拜朝九華山
為父母念佛迴向
志固長欲利人,天固長施厚報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