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唐相承,重塑中華風尚

漢唐相承,重塑中華風尚

漢武帝曾問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奸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修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德潤四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漢書董仲舒傳》)

太宗亦昭明理想:;朕聞天大地大,首播黎元;媧皇燧皇,肇恭元菉。是知施生為德,處崇高而不言;亭毒攸資,委欽明以司契。洎乎三正迭建,五運相遷,休烈存乎典墳,至道流乎雅頌。歷茲十代,咸宅九州,逖聽風聲,抑可知矣。其有仰齊七政,俯會百神,察靈眷於祥符,報元功於昭告,莫不罄情梁岱,繼踵雲亭。對越兩儀。儘先聖之能事;揚蕤三統,垂曩哲之尊名。懸鏡天衢,罔不繇於此也。;(《封禪詔》,見《全唐文》卷八。)

這哪是政權之憂,而是天人感應!是漢帝國、唐帝國新文化理想的詢天開示之問!是不負皇天重託的錚錚表白!

面對中華文化思想構建這一巨大工程,漢武帝立經學於官學。漢時《五經》的最大特點是漢朝官方以;讖緯;解經。讖緯是讖書和緯書合稱,顯於兩漢。《說文解字》:;讖,驗也。有徵驗之書,河雒所出書曰讖。;《隋志經籍志》載:;漢時,又詔東平王蒼,正五經章句,皆命從讖。言五經者,皆憑讖為說。;

唐時《五經正義》,有全依讖緯解經處,認為讖緯有和經相同的可信度;又有以讖緯為可疑,批評其虛妄而;略之;處。不僅有用以說明神異出生,更有加強宣示受命祥瑞的部分,所以是精心鑒別篩選,為疏解經書達到最佳效果有選擇地利用各代註疏。

唐太宗刊定《五經定本》及《五經正義》,其規模更甚於漢。唐太宗身為皇帝,親手促成了經學統一。《五經正義》使唐代經學達到了空前統一局面。漢魏以來紛雜師說一掃而空,經學史上由來已久的宗派門戶之爭,如今古文之爭、鄭王學之爭,以及南北學之爭,都隨之結束。經學的傳統研究遂成定局。

漢武唐宗一脈相承,藉助重撰《五經》,重塑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理念,確立中華文化本質和內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價值珍貴馳譽中外
這個中國人開啟了歐洲最黑暗的時代,現在歐洲版圖都是由他拆分
今人花了7年才找到大墓入口,古人早已光顧,卻留下頂級國寶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