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我餓了,想吃你

我餓了,想吃你

我們用食物作為介質,承載著那些無處安放的感情

文|曲奇

人們每一個重要時刻,似乎總是與飲食掛鉤的。臨行前,離開家前往另一個家前;認識一個城市,告別一個城市;認識一個人,告別一個人……都以食物作為開端,也以食物作為結束。

聽過一個關於記憶的說法,鼻子的記憶,耳朵的記憶,舌頭的記憶......這些記憶都會比眼睛的記憶長很多。

所以我們用食物作為介質,讓它承載著那些無處安放的感情,分門別類儲存在腦海深處。

當我們再次接觸它時,想念一種情緒時,就能瞬間蹦出,合著鮮美滋味告訴我們,是時候回家了。

GIF/1.2M

《舌尖上的中國》有段話,一直很喜歡:

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今天想分享給你們,關於六個人的飲食故事。

牛肉湯

她和戀人有個約定。

如果吵架的話去喝街角的那家牛肉湯,不管是誰錯,喝完就算和好了。

街角那家牛肉湯人不多,來的都是熟客。一進門,老闆只問要大碗還是小碗,過一會端上一碗牛肉牛雜俱有的湯,湯麵清澈,湯底濃厚,裊裊地飄著熱氣。

湯里撒了一把切碎的芹菜,徒添了一股子清香,趁熱喝下去,從喉嚨到胃都舒暢無比。跟著端上來的蘸碟里,是調好的辣椒面,蘸著肉一口吃下去,辣得直通肺腑。

每次他們一吵架,就不自覺地走到街角。喝湯的時候,都冷著臉也不說話,彷彿是生來仇敵。可湯一喝完,表情卻慢慢舒緩下來,一出門,手就牽上了。

可再有效的湯也有不靈的時候。

過了很久她一個人再去喝湯,要了個小碗,一口一口把湯喝完。

以前沒發現,湯真的很咸。

湯飯

初中之前,我在爺爺奶奶家長大。

那時候最期盼的事,不是和院子的小夥伴玩,而是生病。因為這樣就可以一整天名正言順地躺在床上睡覺,還能吃到奶奶做的湯飯。

將蛋攪散,油汪汪地在鍋里煎泡,然後倒入昨日剩下的雞湯,米飯,配上幾片白菜葉,小青菜,噗嚕噗嚕地煮沸,然後微微收汁。

熱氣騰騰地舀一碗,吃下去渾身發汗,感冒也就好了一大半。

在老家,湯飯是只給小孩子和老人家吃的。因為它用料不講究,沒有固定搭配,什麼材料,放多少,都百無禁忌,而且成品總是煮的軟爛,最適合哄小孩子吃飯。

但正是這樣的不講究,讓每家的湯飯,都有自己獨有的味道。有時候熬夜做作業,奶奶送上的湯飯里還會加上幾片火腿,手錘的肉圓,過年的時候就更豐富,有肥瘦摻半的臘肉,也有粒粒紅燒排骨......

爾後隨父母離鄉,十多年過去,對老家的印象也漸漸消散,只剩一碗青翠相間的湯飯在土花色的瓷碗中微微飄著白煙。

工作後獨居,有了自行飲食的條件,也常一碗湯飯滿足所有需求,我媽來探望時常嘆我活的粗糙。

其實哪是湊合,不過是想起那些毫無憂慮的年少時光罷了。

蓮藕排骨湯

她生在南方,人人煲得一手好湯水,她也不例外。

北上臨行之前,母親親自監督她做了半個月飲食,還附贈一個在廚房裡久經食材浸潤的老砂鍋,就這麼浩浩蕩蕩地來了陌生城市。

起初她暗自惱火母親太大張旗鼓,有了外賣,哪還需要自己做飯,讓蒸騰油煙氣鑽進被層層護膚品精細保養的臉。

但人生不過飲食之間,各色菜系嘗試再多,也抵不過一瞬間對家鄉滋味的懷念。

尤其是母親常煲的蓮藕排骨湯,只灑些毛毛鹽,就鮮得能吞下舌頭。

她點過外賣軟體里所有蓮藕排骨湯,都沒有家中滋味。母親強行塞進行李的那口砂鍋,終於派上用場。

取時令鮮蓮藕,切塊與焯水後的排骨同煮,佐以薑片去腥,小火煨小半日,揭鍋後,湯色發白,骨酥肉爛,蓮藕粉糯拉絲。撒些許鹽,攪拌均勻後,一口下去滿腔都是秋日芬芳。

再之後,砂鍋不再塵封床底,而是長久停留在一側灶台上,鍋中一汪湯陪她迎來送往幾段感情,也度了幾個春秋。

漸漸,她在這座城市也紮下了根,離放下牽絆回家的想法越來越遠。

但她知道,每次蓮藕排骨湯香氣瀰漫在她小小一居室中,就能回家。

心安處,即是家。

蛋炒飯

小時候最煩惱聽到的四個字,就是「去外婆家」。

意味著長達四個小時密不透風的車程,意味著千篇一律的農田和池塘,意味著毋庸置疑的早起,意味著聽不懂的方言。

可即使心裡如何不願意,還是會背著包跟著爸媽上車。

唯一值得期待的是清晨才能吃到的,外婆的蛋炒飯。

清晨眼睛還揉不開的時候坐在桌前,外頭公雞在打鳴,天還蒙蒙亮,只聞得到飯撲面而來的熱氣,用筷子撥一下,油亮亮的,粒粒分明。

外婆會從櫃頂拿出一瓶用袋子包了一層又一層的老乾媽,用筷子給我舀一塊放在飯上,紅油就浸到米飯裡面。

當時只知道一碗飯下去,所有的不滿都被消解。外婆會坐在桌邊看著我吃,笑得滿臉皺紋擠在一起,每次問她她都會說,吃過了。

回憶起來才知道,因為有剛從雞窩裡掏出來的雞蛋,角落的罐子里存的豬油,從門口地里摘下來的小蔥,自家稻穀打出來的米粒,還有五點就起來忙活的外婆,才能有那樣的味道。

外婆走了之後,我仍常去外婆家,那樣的蛋炒飯香氣卻再也沒有聞到過了。

小火鍋

他以前喜歡和室友去吃學校後門那家小火鍋,才十塊錢一客,素菜隨便加,當然,湯也清得跟水沒差別。

有時候是全寢室一起,有時候就他和其中的一兩個人。

他們把這喊成下館子,只要一點點錢就能調劑的生活,很快樂。

飯桌上可談的東西很多,隔壁班最漂亮的姑娘坐上了誰的自行車后座,新出的遊戲怎麼才能少花點錢又打得好,比一比誰腳底下踩的鞋子更炫。

慢慢去得少了,談的東西也從姑娘球鞋遊戲,變成了分手面試出國。

後來他拿了第一份實習工資說要請他們吃飯,大家心照不宣地還是說要去吃小火鍋。

不同的是點了很多份肉。不同的是可樂換成了一箱酒。

吃得暈暈乎乎的時候他問,下次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這樣一起吃飯了。

回答他的,只有火鍋咕嚕咕嚕的聲音。

烤紅薯

大概每個人離家返程時,都會滿載而歸。

或許是今年新出的大米,亦或滿滿當當一桶土雞蛋,還有曬好的魚乾,微濕的鹹肉,各式各樣的土產。

他也不例外,只是不經意吐露大城市的紅薯不夠好吃,走的那一天,整整提了半袋子紅薯,都是當天清晨姨婆從地里挖出來的。

他們五個兄弟姐妹,小時候都是被姨婆帶大。父母常出差,顧不上不足半人高的他,索性放他在鄉下瘋跑。

每天出門前,姨婆總是丟幾個紅薯埋在灶台下,傍晚他們回家時,從熄滅的爐灰中扒拉出幾個外皮焦黑的紅薯,表面上還細細密密點綴這烤出的果蜜,一掰開,整個廚房都是暖融融的香氣。

姨婆總笑眯眯地倚在門邊,看著他們就這夕陽大口大口啃著金燦燦的紅薯。經過長時間的烘烤,紅薯內芯早已融化成一團蜜,他埋臉一口,半張臉都沾著碎屑。

長大後,他吃過很多烤紅薯,越來越精細,用紙袋包著,用勺子舀,但是這樣的甜蜜滋味,再也沒吃過。

有人笑他,為紅薯交的超重費已經足夠買最優質的紅薯,但他知道,想要的從來不是紅薯,而是那些被溫暖融化的滋味。

彌足珍貴。

GIF/535K

人們形容生活,總是用著酸甜苦辣五味雜陳,是菜肴的味道,更是人生的味道。有人在的地方,總會燃起灶火,而後漸漸蔓延形成一團團,一種種錯綜複雜的情緒。

我想,深夜食堂最打動人的地方,從來不在菜品精美,那些藏在家常菜背後的人情世故,才是真正令人感懷。

就像這六道菜,沒有精雕細琢,但越是彌足珍貴,越平常無奇。因為箇中滋味,只有你一人得知。

那麼,有沒有哪道菜,令你久久不能忘懷?

文/曲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美好的肉體萬里挑一
今年新鮮貨,農家自然風乾枸杞
這年頭要是沒文化,連表情包都看不懂了
大多數情侶分手,都是這個原因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