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子虛烏有的吸血鬼

子虛烏有的吸血鬼

「 寡婦門前是非多」,是封建時代流傳至今的一句俗語。自古以來,不論東方與西方,社會輿論對於守寡的女性更為苛刻。相對來說,一位女性未亡人獨立生存並重新獲得社會認可比一名鰥夫或者「老光棍」更加困難。

萬聖節之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很多文藝作品裡出現的「吸血鬼」們,請大家跟筆者一起來看看這種曾經「風靡世界、深入人心」的「鬼話」。

很多故事裡出現過吸血鬼的傳說, 不少人以為那是「哥特式」恐怖美學(比如很多人喜歡的歐洲「Gothic fiction、Gothic literature」--哥特小說、哥特文學)的美感來源之一。

(1931年,演員Bela Lugosi/貝拉盧戈西在黑白電影中表現的經典的德古拉伯爵。)

(Varney the Vampire; or, the Feast of Blood「吸血鬼瓦涅爵士或稱鮮血的盛宴」);圖為1845年的出版物之封面;可見維多利亞時代的市民的思想先進性並不比17--18世紀的中歐農民強多少。

從著名的德古拉伯爵(Dracula)的傳說,一直到各種面白如紙、「飄忽不定」如同幽靈的女吸血鬼們,人們的想像無窮無盡。

由於不懂和神秘感,造成了當時人類認為面色蒼白、露著尖牙的吸血鬼有種「病態的魅力」,各種傳說逸聞層出不窮;同時人們又非常害怕吸血鬼的「傳染性」,很多地方人人自危,生怕被吸血鬼咬了也變成「活死人」一樣的吸血鬼。不忍徹底離開塵世的情人沒事回來「探親」並咬人幾下,因為是鬼才害怕陽光、夜間出現;傳說故事不過如此。

德古拉伯爵和瓦涅爵士的故事只是故事。我們來看一下歷史上被人稱為吸血鬼的真實人物。有這樣兩位寡婦,她們有地位和資產、相貌端正,卻被當時的輿論揪住不放、口誅筆伐;兩位女士都是「皇親國戚、金枝玉葉」;第一位富可敵國卻身陷囹圄監禁致死;第二位卧病在床卻被運出家等死、並且不讓葬在祖墳、只埋在一座窮人的共享教堂里。

說來可笑,兩位女士身後並未對家族和當地造成血光之災,倒是養活了一大批獵奇文學創造者以及貢獻了旅遊業的大筆收入。

一:「黃花閨女躲著走」的Elizabeth Báthory 伊麗莎白巴托里女伯爵

16世紀後半至18世紀初,自斯拉夫地區至巴爾幹地區流行開來(巴爾幹半島諸國、有「歐洲火藥桶」之別稱、筆者注)的吸血鬼傳說深入人心。我們的主角之一伊麗莎白巴托里女伯爵是匈牙利人,她恰好生存於此期間。

(圖為當時書中的插圖,表現「吸血鬼」女伯爵伊麗莎白的領地與湖泊、城堡和家。)

(殘存古堡的空中鳥瞰照片。)

(古堡的側面。現在這裡是「文物保護單位」。)

(圖為聲名狼藉的伊麗莎白巴托里在1585年的畫像,原作遺失;這是1990年代之復原品。這也是她唯一可信的畫像。)

巴托里簡歷:

姓名:Erzsébet Báthory(匈牙利語寫法)、Elizabeth (英語寫法)

生卒 時間 :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

配 偶 :費倫茨達斯蒂男爵(後升為伯爵)、全名 Ferenc Nádasdy of Nádasd and Fogarasf?ld,被人尊稱為匈牙利的黑騎士;因他處死過不少戰俘、從不心慈手軟(如果是女領袖做了類似的事情,一般會被稱為「最毒不過婦人心」)。

巴托里娘家更有權勢,婚後保留了自己的姓氏。丈夫是和大多數普通貴族相似的酗酒的文盲,但巴托里除了母語還會多種語言如拉丁、德語、希臘語等,她在丈夫出差時開會、管賬。那時的女人有文化的話,很多人就會覺得可怕和嫉妒了。

子 女 :四名,在母親犯事以後,在國內呆不下去;拿了封口費被「流放」。從此匈牙利國內巴托里和達斯蒂家族說一不二的日子過去了。

主要「事迹」 :據說巴托里為了「養小白臉」,在寡居時屠殺了領地上多達650名左右的年輕女孩,用少女的血液洗澡、擦臉「做美容」。

結 局 :自宅監禁致死(無期徒刑、不許保釋);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財產罰沒、私人武裝力量上交國家等等。當時法庭宣判巴托里「幽閉」在自家卧室,牆上只留一個洞來輸送吃的、排泄物和監視她。

「青史留名」 :「吸血鬼女伯爵」、「血腥的巴托里」和「德古拉女伯爵」等。

注意了!請看對於巴托里的宣判和處理方式:既不是在大庭廣眾下處決,也不是在法庭上公開審理;而是採取了一種曖昧的方式,把嫌疑人定罪後,任其自生自滅,並將其所有的身外之物都奪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被剝奪一切,巴托里畢竟血統高貴,在貴族裡也不是完全孤立的,但扣上「巫術、吸血鬼」名號之後,別人就算同情其遭遇也不好為她出頭了。

事件 分析 :

A:在相同歷史時期,歐洲發生過幾次流感與霍亂等疫病。

聚在一起的農村年輕人屬於易感人群之一。4個世紀以前,普遍早婚的大環境里,所謂莊園里未婚的處女僕人們,年齡層多在10--14歲左右,還是少兒階段;大規模感染疫病的可能性很高。

在巴托里和後來的200年的時代里,「放血療法」是歐洲醫師們的保留手段。有的地方的風氣是閑得沒事就放一放,以為可以治病、防病和強身。沒有經過消毒的器械倒是經常給病人帶來感染的「驚喜」,或者放得太多,有些本來就很衰弱的患者就此一命嗚呼。

讓鄉村醫師給人治療的手段之一就是「把不好的血液放出去」,有的人不懂靜脈血的顏色發暗、誤認為那是有毒的「壞血」,可勁兒放了以後患者只有蹬腿的份兒。普通農奴死了,當然是往窮人的亂墳崗一丟拉倒。

B:在類似「傳奇」里,寡居的貴族婦女總是不甘寂寞;她們總是會遇見看著順眼的聽差、小廝或車夫;她們甚至會「勾引」比自己小一輩的年輕貴族,而瘋狂打擊迫害出身稍低的年輕小家碧玉們;傳說中這類女性總是「駐顏有術、風韻猶存」的,她們是把男人哄得團團轉、玩弄於股掌之上的蛇蠍美人......三流言情劇的標配情節,隨便想。大家也是這麼描述巴托里的。巴托里肯定是愛美的,絲毫不在乎形象的人是不存在的。她的家庭小藥房里有各種香料、草藥比如昂貴的紅花,大概有人見到的是泡著紅花等藥材的洗澡水吧。作為當時的文化女性,巴托里在理財和管理農莊等事情上很有一手,這麼高智商的人不會不懂「血抹在臉上會招蒼蠅」吧。

C:巴托里拒絕過某些貴族再婚的提議。過去如果婦女結婚,她的個人「身家性命」也就是所有財產與社會權利將移交給丈夫。做一個有爵位有財產的寡婦,好像更加實惠。不少貴族結婚只是「各取所需」,大家都懂。被有錢寡婦拒絕的滋味不好受,惡意中傷、污衊毀了她的名聲才解恨。

D:巴托里有錢沒錯,和當時所有貴族一樣,理財的主要方式是「放貸」。時任的國王欠了巴托里巨額貸款,早已債台高築。如果巴托里「犯罪」而且是「路線性錯誤」(搞邪教迷信活動),她將死無葬身之地;錢也不用還了,沒準還能再撈一筆。

所有反對巴托里的力量集結起來,終於把這個寡婦弄倒台了。其中包括巴托里的孩子,他們識時務地與國王達成諒解,並提前分到了母親的遺產。

血液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組織成分,哪怕是在缺乏科學認識的遠古時期,人類就知道血液和生命掛鉤。很多原始部族一直保留吸食敵人俘虜鮮血的儀式,以為 可以把對方的「精氣神、靈魂或勇氣」據為己有。人類關於血液的構成和認識,在發明顯微鏡並觀察到細胞結構後有很大進步。但在17--19世紀,西方的現代醫學還沒有從神學與玄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當時歐洲人對於一些傳染病例如結核,經常給予「驢奶熬甜酒、奶油燉蝸牛」之類的「奇特偏方」,當然捏著鼻子吃蝸牛的病人還是經濟條件好的群體;條件差的人住在貧民窟,彼此交叉感染、死得更快。古時,在東西方各自封閉的文明體系里,東方式迷信會禁止想生育的女性食用兔肉(認為三瓣嘴的兔子會害得新生兒唇裂);同時期的歐洲人則認為兔子是生育能力繁盛的象徵,「茴香燉兔肉,多子多福」。在那個科學力不能及的時代,很多群眾相信「慘遭橫死會變成吸血鬼、吸血鬼咬人、有傳染性」也就「情有可原」了。稍微失去一點血液(例如女性月經期)也使封建時代的人非常緊張,不是覺得「女人比男人血液多(恰好相反)」,就是以為身體受到虧損、並且把月經視為「不潔凈、晦氣」。古代人對於有月經周期的女性,有很多迷信與禁忌;對於尚未婚配的處女,很多東西方民族都有一種唯心的認識,似乎處女的「童貞」有種威力,在大規模的祭祀和宗教活動經常用童子、童女就很能說明問題。在這種思想主導下,傳說巴托里把年輕女僕監禁起來喝血的傳言能使當時朝野信服,這女人是個精通邪術的巫婆,不配再管理她的產業和領地,蹲大獄甚至火刑架才是她應得的下場。

不少學者都以為吸血鬼的形象來源之一就是罕見病「卟啉症」。

1:名詞解釋

卟啉症:學名Porphyria ,又稱血紫質病,是血紅素合成途徑當中,由於缺乏某種酶或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組卟啉代謝障礙性疾病。該疾病有多種分型,可為先天性疾病,也可後天出現類似癥狀。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光敏感、消化系統癥狀和精神神經癥狀。

2:舉例說明

歷史上著名的病例之一:英國漢諾威王朝的喬治三世(全名為喬治威廉弗雷德里克/George William Frederick)、人稱「瘋王」。卟啉症在喬治三世身上的表現很多,精神錯亂與尿液變成紫色是當時宮廷內科醫師明確記載並偷著樂的主要癥狀。喬治三世在情況稍好的時候還是一位比較說得過去的國王,加之英國政體早已改變;相對於英吉利海峽對面的同行路易十六夫婦幸運的是,老喬治三世就算丟了北美的殖民地,人民都沒有「揭竿而起」。晚年由雖「胖得壓壞秤」卻頗有建樹的威爾士王子喬治(之後的喬治四世)攝政。

一次,有人問喬治三世對著誰說話呢?

「那邊的普魯士大使閣下,他的見解相當獨到。」

「......那邊是一棵盆栽啊,陛下......」

(登基時的喬治三世,頭戴撲粉的假髮,身穿18世紀標誌性的搭扣鞋和緊腿襪。)

當時人都以為國王只是像其他老年人可能發生的情況,所謂「到了歲數的認知障礙」。當然御醫們的治療也很有那時的時代特色:「擊打療法」。很多時候老喬治的至尊龍體被醫生呼大嘴巴子或兩個「右勾拳」,經常鼻青臉腫的國王見到醫生就害怕,也就變得聽話起來。請注意,喬治三世雖然是卟啉症的典型病例,正史與野史都沒有記載喬治有「吸血鬼」式容貌,也沒有想喝人血或晝伏夜出,相反老國王的聲譽還相當良好;在他駕鶴西遊時,英國人都真心地同情和哀悼這位祖籍德國的君主。

二:「死者跑得快之倒霉的波希米亞公主」

(手持獵槍的埃莉諾雷拉與兒子的畫像,科學家在1996年發現這幅畫像的頭部被裁掉,補上畫布、重新畫過;這是對吸血鬼「斬首的另一種象徵性手段」。筆者注)

著名的吸血鬼故事裡有一句「死者跑得快」的墓志銘,來自德語地區的俗語。

無盡的黑森林與黑洞洞的城堡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間傳說故事。越是獵奇驚悚,越是讓群眾「喜聞樂見」。

(愛爾蘭人亞伯拉罕布拉姆斯托克Abraham "Bram" Stoker在1897年所著之『德古拉』的封面。很多情節來自死於18世紀的埃莉諾雷拉。筆者注)

有位叫做埃莉諾雷拉的公主於1701年結婚,在年過不惑才生育;這之前她所做的努力在現代人眼裡全是荒唐可笑的,但那時的人認真執行,並且給女方施加壓力。在尋求繼承人的過程中,內科醫師給不差錢的女貴族開出了「復活節燉草藥、平常沒事喝狼奶」等處方。傳說羅馬的建立者就是「狼孩」,所以狼一定是充滿神秘力量的動物。迫於傳宗接代的壓力就算是巫術也只好咽下去,醫生也比較「二」,應該問清楚常常在外任公職的丈夫何時在家才對。可能是安慰劑作用或者湊巧,41歲時「喜得貴子」的公主加倍迷信,她吃了醫生給的「海陸空保健品餐單」來強身健體,結果為負數。步入老年後,周圍貴族漸漸對老公主看不順眼,她破壞大家宴會的興緻,自己吃得越來越少。在生命的最後一兩年里,公主「瘦成人乾兒」,經常說肚子疼、上不來氣,在她的醫生「醫囑」下,除了日常用酒「開胃」,還學會吸煙(那時很多觀念認為煙草令人神清氣爽、消食止痛等等;筆者注)。

五朔節前夕熬制的名貴草藥、煙草和鴉片並沒幫公主痊癒,醫師們總還可以放血。老太太在被放血之後表現出了有人稱之為「吸血鬼感染」的癥狀:蒼白、浮腫、意識模糊、張著嘴像被撈出水面的魚。

這都是貧血者和某些原發疾病的表現。被人當成吸血鬼對待的老公主被抬出卧室,裝進馬車連夜送往首都。不是去治病,高層會議決定馬上給全國的優秀醫生髮信,召集他們對「吸血鬼」會診。1741年5月5日清晨6點公主薨逝後,九個小時內便由全國頂級的醫師們進行一場解剖。大家知道對於普通吸血鬼可以「開棺戮屍」,對於公主要留面子,一場帶有表演性質的解剖就等於「破壞遺體完整性、擊退吸血鬼」。根據當時習俗,基本沒有貴族被這麼對待過,能上解剖台的遺體一般都是無主的、赤貧的底層人。所有參與的醫師們分得了一大筆「封口費」,3000個金幣(超過今天的130000美元、筆者注)。

諷刺的是這份解剖報告,說明了埃莉諾雷拉是死於一個「平均嬰兒頭部大小的腫瘤」,在死者骨盆左側,與周圍組織粘連;現代人由這個驗屍報告很容易看出來,一開始可能是良性的腫瘤在腹腔形成佔位性病變並影響機體功能,後來發生惡變,煙酒與不適當的保健品想必加速了死亡。公主的祖墳在維也納聖奧古斯丁大教堂,卻被人緊鑼密鼓地運走到最偏遠的鄉村教堂、匆忙下葬在洛夫的窮人禮拜堂里;象徵性地給家屬留出來的前排直到最後都是空的;兒子約瑟夫一直未出現。考古學家後來發現,在老太太的棺材上堆滿了「經過祝福的聖灰」和磚頭、地下的結構用類似於今天的水泥一樣的灰漿澆築起來;最後加蓋沉重的墓碑在地面上。根據中歐傳說,鬼也有階級;若是貴族人士被吸血鬼感染,則危害更甚。當地傳說除了吸血鬼還有一類喜歡咀嚼裹屍布並襲擊周圍死者的鬼魂,所以他們要把老太太與祖墳隔離開越遠越好。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吸血鬼」現象來自人們對於解剖學和生理學等知識不了解,例如現在聽起來很搞笑的「釘木樁加大蒜、兩腿中間放腦袋」的處理方法。

18世紀,在說德語的地區肆虐著死亡的氣氛,不是誰真的被「吸血鬼」襲擊了,而是有些組織和個人像搞「公墓抓鬼一日游」一樣,把「吸血鬼抓捕行動」當成了遊樂活動,普通群眾參與其中,還相當的「樂呵」;重點對象是那些死法「不吉利」的草根居民的墳墓。

在夜間,人群一般由一匹黑色的馬帶路,如果馬停在哪座墳墓前,就說明該墓主可能已經被「感染」。

於是大家齊動手,挖了再說。

人體腸道中的菌群在人生存時與之共生,死亡後則迫不及待開始加速分解並把屍體的消化道裝滿氣體;腐敗開始、皮膚收縮、導致好像剛死亡的人「毛髮指甲仍在生長」;這個過程繼續時可以發現屍體開始腫脹(「巨人觀」)、腐敗的氣體與組織液、血液一起向體外流出(例如通過口鼻等腔道),這時有很大幾率被路過墳墓附近的人聽到聲音,若是迷信者恐怕就要大驚失色說「聽到鬼的嗚咽聲」等等。當時村民的墓很簡陋,薄棺淺穴、屍體腐爛產生的聲音就會給這些人招來麻煩,不可能入土為安。黑馬在哪裡停住當然完全是隨機的。當時沒有背景的普通農民如果被認定是吸血鬼,活著的不得好死,死了的開棺戮屍。

筆者剛才提到,常見的鎮壓吸血鬼的做法如下。

將其身首分離,頭砍下放在兩腿之間,石塊放在死者口裡、四肢最好用石塊之類壓住;一般基督徒的墳墓是東西方向,吸血鬼嫌疑人的墳墓要改成南北向;心臟挖出來燒毀(如果還有內髒的話);在吸血鬼的胸中間穿過木樁,等同於搗毀心臟,不能作亂。如果遇到「活的」吸血鬼,用銀子彈攻擊,並永遠掛著大蒜、十字架,一定能擊退。

不幸的老公主被「鎮壓」以後,過了十幾年,奧地利與匈牙利由一位拒絕迷信的開明女人統治,瑪利亞泰莉莎女王。我們提到過這位了不起的君主。

(泰莉莎,哈布斯堡家族之唯一女性君主。)

莫須有的蛋糕扶貧(可以參考這篇,上一次之主角法國王后的母親)

泰莉莎派出了首席醫師Gerard van Swieten/熱拉爾范斯威登,他是當時歐洲醫學最棒的萊頓大學畢業生、原籍荷蘭,是那時醫學的領軍人物。泰莉莎讓范斯威登徹查所有「吸血鬼」事件和被指控為吸血鬼的人,證實了「沒有任何實質的物證」,所有的案件均屬道聽途說。

(熱拉爾范斯威登,偉大的醫學改革者。)

范斯威登的報告里用了兩個詞,毫不留情地指出了 在"barbarism of ignorance" (無知的野蠻狀態)下,才有吸血鬼出現。泰莉莎下令廢除所有有關抓捕吸血鬼和損毀、侮辱屍體的迷信行為。此後,吸血鬼傳說逐漸從中歐農村轉移到了西歐的市井文學裡。

據說「吸血鬼」怕大蒜、十字架,別急著「拍蒜涼拌」,科學的陽光普照之處沒有這些現象。從兩位被人誤會的女貴族到普通人,當時人們對於吸血鬼的認識說明了醫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是需要進步的。進不了祖墳的埃莉諾雷拉的病例告訴我們,哪怕最權威的各行業領導者也得需要講科學、與時俱進。

想要那個時代的悲劇不再重演,我們需要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拉丁美洲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科院:「蟲草」有沒有用?來看論文到底說了什麼
高顏值戰鬥機-斜紋&斜線款天蛾系列
耳廓狐:雖然我耳朵很大,但我不叫大耳狐
撲朔迷離的猴棗,靈藥還是騙局?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