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20年前快餓死如今造第五代發動機:俄公司靠這一外國起死回生

20年前快餓死如今造第五代發動機:俄公司靠這一外國起死回生

原標題:20年前快餓死如今造第五代發動機:俄公司靠這一外國起死回生



18日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博亞寧參觀了位於莫斯科的「禮炮」航空發動機公司,技術國家集團總裁切梅佐夫向他展示了該工廠的多種最新發動機產品。在報道配發的圖片中,可以看到一台採用了鋸齒形尾噴口收斂擴張葉片的新型發動機,這是首次在公開報道中出現的俄羅斯此類型發動機,與美國F135發動機的鋸齒形尾噴口葉片有相似之處。這被認為是俄羅斯最新的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然而在20多年前蘇聯解體時,「禮炮」公司曾經十分困難,工人甚至被迫要到莊稼地找吃的。


90年代初,生產著名AL-31F發動機的莫斯科「禮炮」機械製造聯合企業,隨著蘇聯解體也陷入了困局。早年合併進來的企業都紛紛脫離出去,企業生產生活陷入混亂。當時一位企業的中層幹部生動地描述了那些年的企業狀況:「包括國防企業在內,整個國家工業都處於非常困難的時期。完全處於沒有財政支持的情況下,科研工作更是難上加難。而對於「禮炮」,為了維持企業生存,那些年工廠的工人、領導們過得非常艱難。工廠職工人數急劇下滑,還不到4000人。夏季一到,整個企業就停工了。人們都到莊稼地里去收點什麼來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整個工廠的工人大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第一台AL-31FN發動機

在那些艱難的年代,「禮炮」開始向出口方向發展。關於這點,「禮炮」的老同志們回憶道:「90年代中期,開始向中國出口發動機,工廠停工、夏季假期的現象逐漸消失了,工人開始單班工作,甚至是二班倒,三班倒的情況還時有發生。工廠開始進入正規工作狀態。同時工廠也有能力支付工人工資了。這些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工廠在俄羅斯聯邦之外找到了AL-31F發動機的使用方——中國。毫不掩飾地說,這些供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通過上述努力,工廠成功實現企業現代化改造,使其能夠保持現有幹部隊伍,並在此基礎上擴大幹部隊伍,逐步佔據俄羅斯航空發動機製造工業的領先地位。



批量生產的AL-31FN發動機


AL-31FN改進型發動機是莫斯科「禮炮」機器製造企業的第一個出口專供產品,專門配備於中國殲10戰鬥機。根據用戶的要求,在發動機的主要性能不變的情況下,AL-31FN的發動機附件機匣由上方移至發動機下方。


2001—2002年,「禮炮」就開始生產改型的AL-31FN發動機。根據世界武器交易中心的數據,「禮炮」廠累計向中方提供了幾百台類似的發動機。而根據俄方自己的統計,2003年簽訂的一份合同,為中國提供了54台發動機;根據2007年簽訂的一份合同,提供了100台發動機;根據2009年簽訂的一份合同,提供了122台發動機;2011年夏季,企業簽訂了一份新合同,將向中國提供123台AL-31FH發動機。


AL-31F發動機,注意和上面AL-31FN發動機發動機匣位置的不同


通過向中國出口,「禮炮」廠開始擺脫困境,逐漸恢復了活力,從一個單純批量生產發動機的廠家,變成了大型的科研生產中心,並且將渦輪噴氣發動機從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利潤。2001年8月,「禮炮」公司再次進行了重組,成立了國有控股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困難時期,「禮炮」公司只剩下4000人,而現在則有了15000人。



AL-31F-M1第一階段改進型發動機

企業實力的好轉,也讓「禮炮」公司有實力來改進AL-31F發動機以滿足俄軍要求。例如該公司自籌資金改進的AL-31F-M1第一階段改進型發動機,採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和數字化調節裝置,推力增加到13500公斤,檢修間隔壽命增加到1000小時,在2007年開始向俄空軍批量供應。


而AL-31F-M2第二階段改進型發動機,則配備了新的渦輪級和低壓壓氣機,還可以加裝矢量尾噴口,推力提升到14300公斤。AL-31F-M3第三階段改進型發動機,變化更大:安裝了新的整體式葉盤,新的高壓渦輪葉片和新設計的6級高壓壓氣機,渦輪前溫度升高,推力達到了15000公斤。



今天我們看到的俄羅斯第五代發動機,正是「禮炮」公司在擺脫困境之後,從2008年開始研究的項目,包括全態可調噴口,整體結構三級轉子、新的渦輪葉片和燃燒室設計等等。早在2012年「禮炮」公司就稱在2017-2018年做左右生產第五代發動機。現在來看,發動機這一難點反倒成為俄第五代戰機最可能保證節點的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2架殲-11B和巴鐵4架殲-7竟打成平手:這結果正常嗎?
18700名女警就挑出20人:日本「女性警戒部隊」能保護誰?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