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更科學的理解「吃啥補啥」?

如何更科學的理解「吃啥補啥」?

要是按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的標準,「吃啥補啥」最多只能算是種一廂情願的草包族科學(Cargo Cult Science)。

大戰期間在南太平洋有一些土人,看到飛機降落在地面,卸下來一包包的好東西,其中一些是送給他們的。往後他們仍然希望能發生同樣的事,於是他們在同樣的地點鋪飛機跑道,兩旁還點上了火,蓋了間小茅屋,派人坐在那裡,頭上綁了兩塊木頭(假裝是耳機)、插了根竹子(假裝是天線),以為這就等於控制塔里的領航員了——然後他們等待、等待飛機降落。他們被稱為草包族,他們每件事都做對了、一切都十分神似,看來跟戰時沒什麼兩樣;但這行不通:飛機始終沒有降落下來。——《別鬧了,費曼先生》

最大的科學依據可能是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簡單地說,因為相信自己吃的是有好處的東西,是(珍稀的、難得的)滋補營養品,可以提高相應的機能,結果使得原本不相關、沒什麼好處的東西產生了好的感受和效果。

從物質的角度來說,人和動物的同源器官,往往也都含有同樣的一些元素。最典型的要數鈣元素和鐵元素。我們知道很多人都會容易缺鈣缺鐵,缺鈣主要是會影響骨骼發育,而缺鐵則是容易貧血。如果多吃些動物骨骼,那麼骨骼中的鈣質就會被人體吸收,又或者,如果吃動物血,那麼血液中的鐵質也會被吸收,這樣確實就實現了「吃啥補啥」。

還有一類是小分子,尤其是激素分子。比如動物的性器官中,都會含有一些性激素,有些比較穩定的,完全可以不被烹飪的過程破壞,而這些性激素分子,有些也是我們人類可以利用的。不過,這些有機分子不比元素。化學元素,比如鈣鐵這些,不管在哪種生命體內,都是一樣的,但是有機分子卻不行,最多只是一部分相同,否則,咱們想想看,如果豬的性激素和人的一樣,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

至於大分子,如蛋白質這些,就更不可能一樣了,我們人類只有把它們都分解成各種氨基酸或者多肽才能使用,吃的豬皮,也許補的卻是肌肉,這完全是可能的。只不過,有些特殊的氨基酸,同源器官會多一些,有那麼一點吃啥補啥的意思。

第一,吃啥補啥的說法,有一部分有科學依據,有一部分沒有。

比如說,吃骨頭可以補骨頭——這是因為動物骨骼中有豐富的鈣質,而鈣元素在你吃下去之後不會被分解,轉而被你的身體吸收,所以可以補充你身體的鈣質;再比如說,吃動物的大腦,因為動物大腦中有豐富的氨基酸,所以理論上也是可以補充你體內的氨基酸,從而促進你的大腦發育。

所謂吃啥補啥,是因為人和動物身體的構造雖然大不一樣,但是一些基本組成,比如說糖、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某些激素等等卻是相類似的,所以吃掉動物的某部分可以補充人體對應部位所需要的組成成分。

第二,吃啥補啥只是一句俗語,雖然其中有一部分有科學依據,但是不代表這句話是對的。

說一句話對不對,除了要看這句話的結論是否正確,還要看其中的邏輯是否正確。比如我說:因為我門前有一棵樹,所以太陽從東邊出來。這句話對嗎?從結論上看,太陽確實是從東邊出來,但是這跟我門前有沒有一棵樹是沒有關係的。所以這句話是錯的。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吃啥補啥。確實,吃骨頭可以補骨頭,吃其他動物的大腦可以增進人的大腦的生長,但是其中內在的邏輯不是因為動物骨頭和人的骨頭都是骨頭,所以才能夠補的,而是骨頭裡頭有鈣質,鈣質剛好是人類骨頭生長需要的,所以可以補。

因此,吃啥補啥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是本質上還是錯的。

所以,不要迷信吃啥補啥,要按照現代營養學的指導科學進食。

除了吃啥補啥之外,還有所謂的「以形補形」,這兩種說法都是一樣的問題,從結果上看,這兩種說法是對的,但是邏輯上這兩種說法依然是不成立的。

一個人需要補什麼,要看這個東西你到底缺不缺、你吃的東西裡面到底有沒有這個東西、你能不能吸收,而且就算你能夠吸收,這種做法是不是最有效的?(比如說你可以吃骨頭補鈣,可以吃鈣片補鈣,但是更有效率的做法是直接吃鈣片)

上面這些都是問題,所以絕對不能一句吃啥補啥或者以形補形來指導人的營養補充,以免耽誤身體成長,甚至於在有些時候會延誤病情。

甚至於有些人愚昧無知到相信「因為穿山甲會挖掘,所以吃穿山甲可以催乳」這種說法,不僅於己無用,而且殘害生命、危及穿山甲的生存,實在是可惡。所以有些人如果一定要相信吃啥補啥和以形補形的說法,那他們要催乳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吃挖掘機和炸藥吧。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五月 的精彩文章:

人類為什麼就局限在與地球相近的星球中尋找外星生命?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