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能養血平肝的白芍,居然慘遭華佗多次「冷落」

能養血平肝的白芍,居然慘遭華佗多次「冷落」

作者:陳文東

白芍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補血藥,它不但能養血柔肝、婦科調理月經之要葯,而且是治療四肢攣急疼痛的必用之葯。白芍還與神醫華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白芍與華佗的傳說

白芍也稱白花芍藥,相傳神醫華佗喜歡栽種草藥,用來作為標本,研究其各種藥性,以便更好地治療疾病。

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給華佗一棵芍藥,華佗把它種在了屋前。到了春天,華佗嘗了這棵芍藥的葉、莖、花之後,覺得沒什麼特異性,以後便沒再多管它。

一天深夜,華佗正在看書,突然聽到有女子哭聲。華佗很納悶,走出去卻不見人影,只見那棵芍藥。華佗心裡一動:難道它就是剛才哭的那個女子?他看了看芍藥,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地說:「你自己全身上下無奇特之處,怎能讓你入葯?」轉身又回屋看書去了。

誰知剛剛坐下,又聽見那女子哭聲,出去看時,還是那棵芍藥。華佗覺得奇怪,喊醒妻子,將剛才的事告訴了她。妻子望著窗外的花木藥草說:「這裡的一草一木,到你手裡都成了良藥,救活了很多人,獨這株芍藥被冷落一旁,它自然感到委屈了。」

華佗聽罷笑道:「我嘗盡了百草,藥性無不辨得一清二楚,該用什麼就用什麼,沒有錯過分毫。對這芍藥,我也嘗過多次,確實不能入葯,怎能說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幾日,華夫人血崩腹痛,用藥無效。她瞞著丈夫,挖起芍藥根煎水喝了。不過半日,腹痛漸止。她把此事告訴了丈夫,華佗才知道他確實委屈了芍藥。

白芍的來源和功效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產地:主產於浙江、安徽、四川、山東等省,均為栽培。性味:苦、酸、微寒;歸肝、脾經。功效: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止汗。使用注意:

1、白芍性寒,虛寒性腹痛泄瀉者以及小兒出麻疹期間不宜食用。

2、反藜蘆,不宜同用。

白芍的服用

關於白芍的功效和作用,概括得比較全面的是《滇南本草》:「瀉脾熱,止腹疼,止水瀉,收肝氣逆疼,調養心肝脾經血,舒經降氣,止肝氣疼痛。」

因此,白芍臨床應用於:

1、肝血虧虛及血虛月經不調。本品可收斂肝陰以養血,常與當歸、熟地等同用。

2、肝脾不和之胸脅脘腹疼痛或四肢攣急疼痛。本品可養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當歸等同用。

3、肝血上亢之頭痛眩暈。本品可養血斂陰,平抑肝陽,常配牛膝、代赭石、龍骨、牡蠣等同用。

4、外感風寒,營衛不和之汗出惡風,陰虛盜汗。本品可斂陰和營,與溫經通陽的藥物(如桂枝等)同用,以調和營衛。

白芍的炮製方法

另外,白芍有幾種炮製品,它們的作用分別有不同的針對性,可以選擇使用:

1、酒白芍:為白芍片用黃酒淋灑拌勻,然後炒干入葯者。寒性緩解,活血功效增強。

2、醋白芍:為白芍片用米醋噴淋,用文火微炒入葯者。偏於斂肝止痛,養血止血。

3、焦白芍: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滅盡火星,然後晾乾入葯者。偏於斂血止血。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本文圖片來源於39健康網,已獲正式授權。

精彩推薦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心血管知識?快來關注「胡世雲主任」公眾號(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還可以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世雲主任」頻道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博士說中醫 的精彩文章:

孕婦的這幾種併發症,每一個都很致命!懷孕前一定要知道
採藥直播回顧:鳳凰山上說中藥,農家小院品葯膳!
有「滋補三寶」之稱的阿膠,除了補血,還有啥用?
一文讀懂:腎性高血壓不同人群血壓控制多少才達標?
《紅樓夢》里黛玉服的這兩種葯,究竟有什麼用?

TAG:胡博士說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