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帝國的寶船——《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簡論

帝國的寶船——《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簡論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重要國策的實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再次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公元1405年,明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率領艦船六十二艘、水手官兵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組成龐大的皇家船隊,從五虎門揚帆出海,開始了七次遠航西洋的創舉。在眾多以鄭和下西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中,以《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影響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此部《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二十卷一百回》扉頁分三欄,右欄上作「三寶太監全傳」,下別題「映旭齋藏版」,中欄大字書名「西洋記」,左欄題「步月樓梓行」。卷首錄萬曆丁酉歲羅懋登自敘,後為二十卷一百回目錄。每卷有五回,回目成雙,多以人名羅列。每卷首頁第一行均題「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卷次」,下署「二南里人編次」、「三山道人綉梓」。

全書共計二百幅版畫。每一回有兩幅,第一幅插畫安排在該回首頁的下半葉和下一葉的上半葉,合成一幅大型版畫,版畫兩旁分撰題句,頗具匠心。第二幅插圖則繪在該回將近結尾的地方。這種安排是明末比較精刻的小說才具有的情形。版畫採用陰刻,古雅細緻。向達先生稱此百回本之插圖不是俗手所繪,非胡亂塗畫可比。

羅懋登,字登之,號二南里人,明萬曆間人。其著述除小說《西洋記》外,還創作有《香山記》傳奇,注釋過丘濬的《投筆記》,還為《西廂記》《拜月亭》《琵琶記》作過音釋。清黃文晹《曲海總目提要》稱羅懋登為陝西人。向達和趙景深先生考據指出,《西洋記》裡面所用的俗語都是現今南京一帶通行的言語,如果羅懋登為陝西人,那麼他也曾在南京一帶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 所謂「三山道人綉梓」,據向達先生推測,三山道人或是三山街的一家書賈,原本刊刻於金陵。明代金陵三山街地處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之北,是當時南京最熱鬧的地方,為書業薈萃之所,所謂「天下書籍之富,無過俺金陵,這金陵書鋪之多,無過俺三山街」(《桃花扇》)。或以為南京三山街富春堂唐氏是晚明著名通俗小說戲曲出版家,「三山道人」正是其別名,因而推測《西洋記》為萬曆年間南京富春堂所刊刻。 「步月樓」是明末清初蘇州重要的書坊,「映旭齋」是明末清初金陵的一個重要書坊,有研究者認為該版本系步月樓購得原版重印而成,只是加雕步月樓牌記而已,並沒有對作品內容進行修訂。

《三寶太監西洋記》的故事主要敘述東土厄難,燃燈古佛臨凡投胎為金碧峰長老,與張天師鬥法,被明成祖封為國師,護持鄭和和寶船官兵下西洋攘夷取寶。下西洋途中主要歷經了金蓮寶象國、爪哇國、女兒國、蘇門答刺國、金眼國、銀眼國,最後一直到達酆都鬼國,最終實現遍諭四方,四海來朝的政治盛況。據向達和趙景深兩位先生研究,《西洋記》主要採用了馬歡的《瀛涯勝覽》、費信的《星槎勝覽》中有關鄭和下西洋的史料,同時還保留了大量的民間傳說。

公元1405年,明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率領艦船六十二艘、水手官兵二萬七千八百餘人,組成龐大的皇家船隊,自蘇州劉家河(今太倉瀏河鎮)出發至福建,從五虎門揚帆出海,開始了七次遠航西洋的創舉。這是明初中國一次規模空前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活動,也是一次震驚世界的偉大的航海運動。對於此次遠航,目前我們所見的官方材料,主要來自《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和《明英宗實錄》等。雖然鄭和前後出使西洋三十年,積累了數以萬計的官方文書檔案,但由於官方同時非常害怕民間通海風潮,因此鄭和下西洋同時也受到了來自朝廷內部苟安派的反對、非議和責難,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資料不僅沒有得到有效的保存,甚至有人認為「舊案雖有,亦當毀之以拔其根」,以至於在成化年間(1465~1487)「入庫檢舊案已不得」,明末官方的「鄭和記憶」逐漸進入失憶的狀態。 而在同一時期,有關鄭和的民間記憶卻異常豐富,既有傳說和歷史筆記,又有各種口耳相傳的傳聞與神話,這些民間歷史記憶依靠流落在各地的碑文、遺迹,通過下西洋的雜劇和戲曲在延續。 《西洋記》的卷首有萬曆丁酉羅懋登自敘,萬曆丁酉為萬曆二十五年(1597),那是日本豐臣秀吉遠征朝鮮,想「一超直入大明國」的萬曆二十年之後的第五年。《自敘》雲「今者東事倥傯,何如西戎即序;不得比西戎即序,何可令王、鄭二公見,當事者尚興撫髀之思乎」。羅懋登眼見得當時倭患嚴重、國事危急,而當朝文武柔弱無能,遂「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希望通過演繹明初鄭和下西洋的盛舉來激勵民氣和諷喻當局。

《西洋記》甫一成書,便在晚明掀起了刊刻流通的高潮,這與晚明乃至清初不斷出現的海事危機有著密切的關係。「民間傷今之弱,於是便感昔之盛」。

據《中國古籍善本總目》著錄,《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二十卷一百回》有明三山道人刻本和明三山道人刻清初步月樓重修本兩種存世。大陸地區僅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五家公立機構有藏。在海外,美國國會圖書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日本東京大學文化研究所等機構也將其列入有關中西海上交通的必備館藏。這說明《西洋記》作為不多的有關海洋文化的相關書籍,在文化研究中具有的獨特地位。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重要國策的實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再次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而說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則不能不提及幾百年前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以真人事迹為依託描述海洋文化的小說,《西洋記》絕對具有超乎尋常的重要地位。

-完-

轉自中國嘉德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蟬聯美胄,蕭散名賢——陳少梅巨制《西園雅集圖》
傅抱石曠世巨制詩意畫 《石濤詩意》驚艷亮相!
2017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 「文·化·惠·民」——知名專家免費講座、鑒定
伍倫秋拍收官告捷
佳士得香港中國藝術品部和中國書畫部破天荒首度合作!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