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齡老人,手術就該繞著走?

高齡老人,手術就該繞著走?

隨著人均壽命的增加,老年患者正在變得越來越多,高齡甚至超高齡患者的比例逐漸上升。老年患者手術風險由低到高分為三個等級:60歲~70歲;70歲~80歲;80歲以上,其中80歲被認為是手術難度跨越的一個分水嶺。

高齡老人,手術就該繞著走?

病例一:

80歲的高大爺平時服藥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兩個月前自覺右上腹部脹痛,經過檢查發現肝臟上有一個直徑達11厘米的佔位,初步診斷為腫瘤。高大爺及家屬自覺平時身體健康,不願放棄手術治療的機會,這樣一位80歲高齡的患者能夠耐受右半肝臟切除的手術嗎?

病例二:

82歲的孫大爺到醫院就診時已經不能平躺睡眠,飲食差,腹部脹痛,醫院檢查診斷腹膜後有一個20厘米乘15厘米的巨大腫物。但由於患者曾經因為冠心病、冠脈狹窄連續兩次行冠脈支架置入術,共置入過7個冠脈支架,再加上高齡,先後就診多家醫院由於考慮手術風險大而被拒絕手術治療。

病例三:

半年之中,104歲的林奶奶住院治療4次,每次都是突然出現高熱、寒戰、腹痛,醫院已經明確診斷是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膽管結石,老人合并有冠心病、心律失常、房性早搏、雙側大腦中動脈動脈瘤伴血栓形成、多發腔隙梗塞、高血壓、糖尿病。多家醫院均給予保守治療,好轉後又反覆發作,家屬和患者強烈要求徹底治療,這樣一個超高齡的患者還有徹底治療的機會嗎?

上述三位高齡患者的治療對醫生的要求很高。首先,在手術前,要全面評估老人情況,全面掌握老人身體狀況,規範地處理並控制內科疾病,如將高血壓、高血糖調整到能夠耐受手術的範圍。其次,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儘可能小的創傷、短的時間完成手術,術後不能發生出血、消化道漏等併發症。第三,實力強大的監護室以及內科、營養康復團隊是良好恢復的有效保障。而醫患同心、打消顧慮、共擔風險,是治療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要儘可能與患者和家屬全方位溝通,交代病情要非常充分,得到支持與理解。

上述三位老人均在我科完成了手術治療。80歲的高大爺接受了精準右半肝切除術,術後前兩天有間斷房顫發作,內科治療後得到控制,術後兩周出院。82歲的孫大爺手術完整切除2060克的腫物,術後送復甦室治療,第2天轉回肝膽外科病房,由於解除了腫物壓迫,老人胃腸功能恢復順利,也沒有出現術前擔心的心肺併發症,術後輛周完全康復出院。104歲的林奶奶選擇了十二指腸鏡膽管取石術,術後第二天體溫恢復正常,一周後肝功能恢復正常出院。

高齡患者的手術面臨三大難關:

一是老人器官衰退,手術耐受性差;

二是容易合并多種疾病,常見有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病、腎功能不好等;

三是手術後恢復慢,術後容易發生感染、靜脈血栓、尿瀦留等問題。

因此對醫生的外科技術、醫院的綜合實力要求更高。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同時,多學科密切協作,方能取得理想的療效。

文/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肝膽外科主任

張雅敏

整理/李哲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中辦國辦發話:論文不再是評職稱的「硬杠杠」
體檢納入醫保,怎樣不「跑偏」?
這四種胎教方法值得媽媽們收藏
家有「米其林寶寶」,麻煩大了
屠呦呦:培養新人比獲獎更重要

TAG:健康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腳痛到做手術,還要接著穿高跟鞋 | 還有比貝嫂更瘋的嗎?
懷孕十周的孕婦手術,手術中,嬰兒小手伸出來,牢牢抓住醫生的手
身上長瘊子,扁平絲狀疣嗎,別著急不用手術就能輕鬆去掉!
殘忍的貓爪去除手術,喵星人看著都疼!你會選擇嗎?
全家人都長畸形手,卻不敢對上帝「詛咒」的手做手術
雙眼皮只是小手術?不,是藝術!
高跟鞋導致貝嫂手術!後悔沒遇到這些好穿又好看的中跟鞋!
車模們都忙著隆胸 可她卻去做了縮胸手術
帶你走進狗狗斷尾小手術,全過程,看著很疼
這老爺子 都這樣了 還敢手術?
貓咪的去爪手術你真的了解嗎?原來手術過程這麼殘忍!
老人這樣沖奶粉,親手將孫子送上手術台!
太監手術後,「三件套」都去哪了?有人專門管著,用錢才能贖回去
連貓都做了雙眼皮手術,你還在眯眯著眼!
主人帶喵去醫院做了絕育手術,回來後,喵就這樣了
九旬老人走路瘸拐,手術一「孔」見效!
產婦躺在手術台上,問保大人還是小孩,老公的回答卻讓醫生詫異
孩子被花生嗆住婆婆帶去做手術,氣人!多少人不知道這種急救法?
聽說,就因為離那裡近,這手術會讓人「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