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河南鹿邑老子太清宮考古


文/蘇湲


河南鹿邑老子太清宮,西距鹿邑縣城5公里,北去1.5公里為渦河,位於河南省最東部。渦河是淮河的支流,亘古不變,貫穿鹿邑縣全境,太清宮坐落在它的南岸,被視為道家思想的發源地。鹿邑縣屬淮河流域,地處淮河沖積平原,因此唐宋時期的大型建築基址早被淹沒在地下數米深處,從地面上早已經無跡可尋。

這篇文章就來揭秘太清宮考古重大發現。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圖:鹿邑太清宮,傳說是老子誕生地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1997年4月開始,河南考古專家張志清帶領考古隊圍繞著「探尋太清宮悠久的歷史、尋找歷代帝王和民間祭祀老子的有關遺迹」兩大主題,在太清宮遺址進行了全面的鑽探和發掘。


從發掘中得知,太清宮考古發現的墓葬時代略早於老子的生活年代,就是說排除了老子墓的可能性。這不免使大家甚感失望,儘管他們都早已抱著不同程度的心理準備。


但是即便不是老子墓,那麼像這樣一座大墓的墓主人也必定是一代雄主,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能發掘出這樣一座完整的大墓,自然是奇蹟,其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根據清理出的跡象及墓室形制分析,內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4米,寬1.4米。棺內有一具完整的人骨架,頭北足南,由於腰坑的沉降,骨架已經移位。楊肇清所長在清理人骨架時,匍匐在已經結冰的墓底持續工作三四個小時,以至工作結束時,凍僵的身體站都站不起來,還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才爬出墓室。副所長孫新民、秦文生除白天參加發掘外,夜裡還要加班到深夜,幫助登記和繪圖,哪裡艱苦,哪裡就出現他們的身影。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圖:童男童女的殉人骨架 (大堡子遺址新發掘祭祀坑中發現,與本文無關,薛小平 攝)


發掘中經初步鑒定,墓主人為男性,年齡在60歲左右。骨架上下都敷有一層硃砂,厚約15厘米。棺下正中有一腰坑,坑內殉葬有一人一狗。由於殉葬坑狹小,殉人骨架蜷曲,葬前下肢已經被砍去,僅殘留上肢。殉人骨架上有玉鳥2件,頸骨部有小貝數十枚,貝上有小圓孔,應為串飾,表明腰坑內的殉人不是一般的奴隸,而是與墓主人有密切關係的侍從。

初步鑒定殉人為一男性,年齡在40~60之間。在商代晚期墓葬中帶腰坑的習俗比較盛行,是殷人墓的顯著特徵。在迄今發現的商代特大型墓葬中全部有腰坑,即便是中小型墓也難有例外。殉狗在商周墓也常見,狗是墓主人冥間世界的指引者,為典型貴族墓葬的標誌。


清除墓室中的填土後,墓室的南部著的8具殉人顯露出來,其中頭向東的5具,頭向南的兩具,頭向西的1具。在這8具人骨架中,成年男性兩具,20歲以下的女性3具,兒童3具,兒童的年齡在7~10歲之間。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圖:西周古墓墓坑發掘現場(非本文提及墓葬)


在東西槨室靠近棺處,又各有一殉人,僅存部分肋骨。這座墓中發現殉人13人,其數量之多,是周初大墓中絕無僅有的,在商代晚期大墓中也屬罕見。


經過半年多的緊張發掘,長子口大墓大墓的發掘工作於1998年1月26日(農曆臘月二十七)圓滿結束。從揭露出棺槨到發掘結束的20天里,也是發掘工作最艱苦,最嚴峻的一段時期。


這是一座內涵豐富的大墓,隨葬品十分豐富,出土有青銅器、玉器、骨器、瓷器等600多件,加之較多的骨鏃、貝幣、蚌泡等小件器物,總數近2000件。其中青銅器200多件,玉器100多件,陶瓷器近200件。


隨葬器物多在槨室及棺內,並且有一定的分布規律。北槨室內放置器物最多,達160餘件,一般都分為上下兩層相疊壓,上層為陶器,下層為青銅器,青銅器的空隙之間放置瓷器。8件仿銅陶簋放在青銅器之間,顯然是精心設計與布局過的。該處隨葬陶器數量繁多,達百件,有罐、罍和小口尊等,一般多見於帶器蓋。另有盆、簋、豆、觚、爵、瓮等,其中帶蓋器就有80餘件。原始瓷器中有尊、罐、豆等,釉色之晶瑩,胎色之純正,造型之美觀,皆為商周原始瓷器之最,器形之豐富亦為商周墓葬所罕見。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圖:青銅簋形觥([gōng]),商末周初,鹿邑太清宮商末周初長子口墓出土


北槨室下層青銅器中以飲食器為主,有鼎、簋、甗等,還有部分酒器及少量的玉器。發掘時東部出土一件腹部呈方形,下部為四足的銅器,另在較遠處發現一件銅甑,把這兩件器物合在一起,剛好為一件分體甗,其上部是因為位置變動而滾落在一邊。


在出土的79件青銅禮器中,竟然有42件鑄有銘文,大部分銘文是「子」、「子口」、「長子口」或「長口子口」。太清宮發現的這處周初大墓遂定名為「長子口墓」。


長子口墓和商周時期的大墓一樣,青銅器為主要隨葬物,青銅器的規格充分代表了墓主人地位。在北槨室中部出土一件玉簋(見下圖),呈淺白色,微泛青色和黃色,半透明,內外拋光,十分華貴。此簋口微斂,斜折沿,方唇,腹外壁弧形,內壁潤光。玉簋高10.2厘米,口徑13.5厘米,腹上、下飾弦紋,中部等距離分布8個浮雕圓渦紋,造型端莊沉穩,顯然為王室用品。目前商周玉簋考古發現較少,殷墟婦好墓出土有兩件,此簋為第三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其價值不言而喻。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圖:玉簋,鹿邑太清宮商末周初長子口墓出土


北槨室的一件銅斝內,還發現一件圓雕玉虎形跽坐人,虎首高昂,大口暴張,牙齒清晰,長圓形雙目,虎視眈眈,虎頭下為人身跽坐形狀,雙手扶膝,五指向下,腰部挺直,略向前傾。虎形跽坐人的背面雕刻成梟的形象,呈蹲狀。虎之雙耳為梟耳,耳後傾,大鉤鼻,圓目突睛,怒視前方。


虎形人的後背作梟的前胸,人的胳膊為梟的雙翼,造型極為詭異生動,可謂匠心獨具。梟鼻下有一圓孔,顯然是墓主人生前的佩戴之物。這件高5厘米,寬2.5厘米的玉飾件,將人與凶禽猛獸完美的集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商末的時代特徵。


西槨室隨葬品共有80餘件,分陶器和銅器上下兩層,基本和北槨室器物放置情況一樣,但是大多集中於北半部。青銅器中以酒器為最多,計有觚、爵、角、卣、觥等,其中銅方形器為多。



老子太清宮考古:古墓內8 個殉人相互疊壓,其中3個是兒童



圖:青銅四耳簋,鹿邑太清宮商末周初長子口墓出土


發掘時,發現在一件銅方尊的口部覆蓋有厚厚一層植物葉子,經初步鑒定為桂樹葉子。根據這種現象推測,埋葬時,器內應盛有酒類液體。


西槨室南部放置有多組禽骨排簫,保存較完好的有兩組,每組13根,最長的21.6厘米,以下長度遞減,管身有兩道用帶子束管的痕迹。在其周圍散亂的骨管尚有40餘根,根據骨管的排列而推測,至少有5組。


排簫是中國古代最常用的樂器,《詩經》中「簫管備舉」形容的就是排簫這類樂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這人不是騙子但比騙還高明,騙走主人身邊的丫頭,主人卻渾然不知
新疆考古發現青銅時代情侶恩愛葬姿,是殉情還是殉葬成謎
乾隆帝清東陵隆恩殿內原陳列大量文物(完整清單),去向至今成謎
此封王比皇帝還厲害,僅兒子就有一百多個,其墓內發現了性文物
古代一男愛上一女孩,也不意思直說,但他終抱美人歸,其招真叫絕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

您可能感興趣

考古復原古代8大美女,屍體看著毛骨悚然,真人竟都是大美女!
一個九歲小姑娘的墓嚇壞了考古專家
考古復原古代7大美女,屍體看著毛骨悚然,真人竟都是大美女!
考古學家:兩千年前青銅鼎內燉的是半隻幼狗
考古:1957西安古墓中發現避塵珠,卻被人吞服肚中,家破人亡
千年古墓風水奇特,22名少女赤裸陪葬,挖掘現場驚住考古人員
萬曆皇帝的定陵中,藏有26口木箱子,考古專家打開其中兩口,箱內東西竟讓他們竟一起愣住了!
3座讓考古學家束手無策的古墓,古代陵墓太厲害了!
9歲小姑娘的棺材上寫了四個字,千年後,考古專家開館,差點嚇壞
一塊棺木要了6個人的命,考古人員離奇死亡
1954年,考古隊挖開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墓,棺中枕頭無人敢打開
神秘千年古墓:墓碑刻有四十八個篆字,讓考古專家倒吸一口冷氣
1700年古墓驚現五歲新娘,有兩具男骨,考古人員看後腿都軟了
考古学家发现 1700年的圣诞老人古墓
她是康熙最疼愛的女兒,清朝滅亡後六十多年,其陵墓因考古被毀
1994年,考古隊打開雍正兒子陵墓地宮,至今留下三大未解之謎
韓國考古最新發現,500年前女性木乃伊,旁邊還有一個時髦提包
考古騙局:這些個著名的東西原來都是偽造的
考古家偷喝千年古墓中的美酒,還出土了四千多年前的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