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潮陽位於廣東省東南部,頻臨南海,是粵東有名古邑,至今已有1600多年了。蒞潮忠臣良史、文人墨客、愛國志士、知名僧侶等等,真不知凡幾。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推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中唐靈山寺大顛和尚以及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韓愈與大顛靈山留衣,是盡人皆知的儒釋結緣佳話,而民族英雄文天祥蓮峰駐足,望帝舟石破天驚蔚成石蓮花的傳說,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民族英雄文天祥入潮時間(祥興十月至二年元月)雖然時間不長,但影響深遠,他的愛國愛民和忠貞的民族氣節,至今在潮陽仍保存著不少史跡和傳說。本文就此介紹如下:

一、文天祥在潮陽的抗元活動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文天祥在景炎元年(1276)任右丞相樞密使,應元請和,與元統帥伯顏抗論於皋亭山,被扣留押送北上,至鎮江乘夜夜逃脫,經通州(今南通)由海路南歸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繼續抗元。景炎二年進軍江西,入會昌,戰雩都,大捷;八月兵敗空坑,文天祥奔汀州,派陳龍復、謝翱等入粵,抵潮陽組建行府分司,治兵積糧,應接諸路,動員各地繼續抗戰。各地紛紛響應。潮陽吳應辰兄弟、姚鼎、陳夢龍等,輸糧捐餉,組織鄉兵應召。祥興元年(1278)文天祥被加封為少保信國公。九月文天祥帶兵下潮州,十月進軍屬縣潮陽,在當地人民的支持下,大敗陳戴、劉興叛軍,擒殺劉興蚝坪(今和平)陳懿逃往福建。是年間十一月,陳懿引元將張弘范襲擊潮陽,文天祥度勢不能抵敵,遂向南嶺方向撤退,欲與崖山行朝靠攏。二十日午在五坡嶺(今海豐北)被俘。十二月二十七日,被押回潮陽蚝坪元軍營,繼被解送潮陽縣城交張弘范。時潮陽人陳夢龍組織一支鄉勇,埋伏海口(今海門)欲劫奪救出文天祥,結果無效,陳夢龍及多數鄉勇戰死。祥興二年(1279)元月六日,張弘范挾文天祥于海船中,從海口同往崖山。張弘范要文天祥寫信勸降張世傑,他拒絕說:「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否?」後又以《過零丁洋》詩作答,詩末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絕唱。不久崖山破,南宋亡,被解押至大都(今北京)。在獄中文天祥作《正氣歌》,歌頌歷代忠臣義士的崇高氣節,顯示他視死如歸的堅定決心。還有集杜詩4首,追憶在潮陽的戰鬥經歷與個人遭際。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文天祥在元都柴市從容就義,年47歲。有《文山先生全集》存世。

二、東山謁雙忠廟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祥興元年十月,文天祥率兵到潮陽縣東山安營紮寨,他帶著仰慕崇敬的心情,走進了建在東山麓的紀念唐代張巡、許遠的「雙忠廟」,謁拜了這兩位愛國將軍的忠魂,題了一首氣壯山河、慷慨激昂的絢麗詞章《沁園春.謁東山雙忠廟》,詞曰:「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鍊之鋼。(嗟哉)人生翁忽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古廟幽沉,遺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該詞後來分別收入《潮州府志》、《潮陽縣誌》,並刻碑石。


文天祥賦完詞章,舉杯向著雙忠公禱告:「有靈當以乘馬獻。」果然杯傾其半,馬立斃,遂葬馬於廟前。後人為紀念文天祥之忠烈,於馬冢處立「文馬碣」碑。至今,東山立有「文馬碣」碑,由藝術大師劉海粟所題。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三、蓮花峰遺迹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文天祥在東山葬完白馬,第二天啟程南下來到距潮陽縣城二十里的海口村處的海邊,登上屹立於海邊的巨石,眺望大海,不見帝舟帆影,不禁頓足長嘆。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腳下那塊巍峨大石,霎時被踏碎成一朵風姿綽約的石蓮花,這就是人們至今所稱的「蓮花峰」。「精忠踏碎石蓮花」,當然只能是傳說,但綽約百姓卻相信它是真的,這可見人民對那些民族英雄的無比崇敬!文天祥望帝不酬,十分惆悵,為了紀念迢迢此行,他拔劍在路旁的一塊石頭上,刻下「終南」二字,且有意把「南」字中間勒成「午」,以記到此終南海邊正是中午時分,石刻尚存。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後人在蓮花峰建了忠賢祠和文天祥石雕像。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七百年來,蓮花峰正是以文天祥忠國愛民的浩然正氣激蕩著一代代人的心胸、熏陶著人們愛國主義的感情。


四、題書「和平里」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文天祥進屯蚝坪鄉時,他的愛女監娘在田野間遺失一把御扇,為當地鄉民撿拾,原物奉還。飽經戰患的文天祥心情十分激動,他有感蚝坪民心純樸,地氣和平,毅然揮筆疾書「和平里」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贈給蚝坪人民。此後蚝坪便改名為「和平」。文天祥書寫的「和平里」三個大字,也被保存至今,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恨別抽煙千騎散,悲歌易水一忠孤。



文天祥入潮陽史事



」文天祥在潮陽活動,前後只有三個月左右,然而他那撼天動地的故事,七百年來卻在人民之間到處傳誦,正是:


赤手扶危到海濱,丹衷已見沁園春。


千年出色唐雙節,百代同心宋一人。


龍護殘碑苔蘚合,鳥啼枯木夕陽頻。


轟轟烈烈都何意,恐負乾坤付此身。


撰文:郭新綿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州八邑人文 的精彩文章:

TAG:潮州八邑人文 |

您可能感興趣

潮陽西臚楊梅 有著這麼一段故事—楊梅花開與布谷鳥的傳說
盛夏八月,感恩潮陽!本周再請潮陽人免費看電影咯~
潮陽9月21-26號停電通知,涉及:棉北,城南,文光……
第20號颱風即將生成,潮陽除了降溫,還要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