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來批評批評家

誰來批評批評家

誰來批評批評家


文/華朝鋒


在《藝術圈裡的批評與謾罵》一文中,曾提及過關於美術批評的一些話題。作為與美術息息相關的美術(藝術)批評,應該說無時無刻不在與之發生著密切的關聯。每一幅美術作品,或者說每一次藝術行為的周圍或背後,都伴隨著來自不同聲音的直接或間接的批評。而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具備了「被批評」資格的作品和藝術家身上時,則更為明顯。那麼,什麼樣的作品和藝術家是具備「被批評」資格的?

前文中對此進行了簡單闡釋,既具備了相應的美術基礎,並開始進行超前性和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時,藝術作品和藝術實踐表現出與藝術理論相違背或與美學意識不協調時,藝術批評才會發聲。需要補充的是,在當前紛繁複雜、形式多樣、意識多元、藝術概念模糊不清的現實局面下,那些「陳舊」或已經「過時」了的理論基石早已發生了動搖。換句話說,藝術形式和藝術觀念上的徹底「革命」,早已將「理論糾正」置於到了尷尬境地。從而伴隨在藝術作品周圍更多的是,只觀不言、只感不嘆,那麼至於批評就更談不上了。這也因此形成了現實中,針對藝術作品本身的批評聲音越來越少,理論學術型批評家的數量也因此驟減。有意思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利己主義」的持續泛濫,越來越多的批評家開始轉換身份,批評的形式和內容也開始變得五花八門、花樣繁多。

誰來批評批評家



一部分批評家或許是基於對藝術家的作品沒有足夠充分地認知或感悟,出於謹慎而不願意再妄下結論;或許是出於對藝術家人格和勞動成果的尊重,以及是否會對受眾群體產生負面影響的綜合考慮,而不願意再去當面潑冷水。退一步講,萬一說不好很可能會引火燒身,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既然批評家不肯再就作品本身表達過多針對性的感受和意見,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說藝術批評從此就失語了呢?當然不是。

批評,多指評論、評判,也有指責、批判的意思。就個人理解來說,把批評和藝術一詞結合在一起,似乎有些不妥。因為就藝術的「高雅」特性和藝術家獨立的個體表現來說,沒有多少原始成分是值得被對方責備的。相反的個人以為,藝術批評應該更多的轉化成「藝術關懷」更為恰當。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美好」願景,不代表藝術就不需要批評了,畢竟批評一詞中還有評論、評判的含義。對於批評家來說,批評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對不同方式的批評感受不一。在各種性格的人當中,都有各自喜歡和擅長的批評方式,比如:憤世嫉俗式;一針見血式;潑水激將式;責己感人式;避實就虛式;嬉笑怒罵式;恩威並施式......等等。這些不同性格、不同方式的批評在實際運用中,如果對不同的被批評對象產生了針對性錯位,沒有「對症下藥」的話,那麼結果必然是相反的。而這種既「嚴肅」又「不討好」的方式很容易激起一方情緒,鬧得彼此對立,不歡而散。而這樣的結果對藝術家來說,通常還容易被誤解成「心眼兒小」或者叫「不會玩兒」。


在不存在批評失語的前提特徵下,批評的對象和內容也發生了實質地變化。現實中能夠感受到的是,原有的學術型批評在逐漸低調、沉寂下去的同時,一部分批評形式開始策略性地轉移。轉移點由對藝術作品的理論評判,向思想觀念、意識分歧、道德標準上慢慢靠攏,批評的對象也開始變得更加「明確」和具有「針對性」。這種策略性的轉移,一個較明顯的特徵就是體現在,對「當紅」藝術家和其言行上的一種有意識「攻擊」。近兩年,藝術界對那些所謂「頭頂光環,腳踩紅毯」的藝術家,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而有些言論更是堪稱「毒舌」,專挑對方的「軟肋」下手,恨不得將其連根拔起,一舉扳倒,帶有強烈地「階級仇恨」色彩。如此批評,真讓人看不出到底是客觀質疑還是情緒發泄,是學術爭鳴還是階級鬥爭。對這樣的批評來說,似乎只針對名人下手,才能在業內外引起共鳴併產生轟動性效應。遺憾的是,這樣的批評聲音越是尖銳越能引起圍觀者的掌聲,越是揭露的尖鑽刻薄越能引起眾人的歡呼。不得不說,這種現象令人不安!

誰來批評批評家



至於此類批評的聲音因何會發出如此火藥味兒十足的特徵?我想可能有很多種原因。一方面或許是基於以上藝術家等人「不完美」的人格表現;一方面或許是基於對藝術形態和觀念意識的不一,以及批評家所持有的一種自我認為的道德標準;另一方面或許是基於批評家的社會責任和獨立正義感。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對藝術家的言行舉止要求的過於高潔,這本也是不客觀的。而反過來說,舉個不恰當的比喻「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整個藝術界和社會意識中,對「正」與「不正」的概念我想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另外值得深思的是,時代的變遷,意識形態的不一,以及功利化泛濫所引發的深層次矛盾,造成了社會群體間互不信任、彼我排斥的不「和諧」空氣持續加劇。這不僅讓人忍不住再一次去思考,藝術的功能和作用到底是什麼?藝術批評的真正意義到底在哪裡?

嚴格意義上的批評家和藝術家的特質不盡相同,二者相比,藝術家可能更為自由隨意。如果兩者都站在各自獨立意識的角度看世界,那麼必然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和價值觀。如果建立在「彼此尊重」「求同存異」的立場去看問題的話,兩者在「藝術」範疇內未必一定具有因果關係,也未必一定具有批判和被批判的關係。另外,中國這塊土地上本來就沒有「藝術批評」這一傳統。當然,客觀地說,沒有了否定、質疑的批評聲音,對當前整個藝術體系的運行來說,無疑也是個悲劇。鑒於各自對世界和價值標準的不同認知,彼此「切磋」相互爭鳴本無可厚非,畢竟這也算是事物存在的一種「兩極反應」。但過分地咬文嚼字、吹毛求疵的話,則大可不必。基於現實中總有一些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的「文人」喜歡「挖牆腳」,才會使人產生「厭煩」情緒。而一旦對方有所回應時,就像踩了狗猗巴一樣,長篇大論地撰文抨擊,實在缺少文人風度,更沒有一點嚴格意義上的批評家風範。熱衷於批評別人,卻從不願意接受被別人批評,莫非「批評家」個個都是聖人?


無論「批評家」是基於哪種原因對藝術家展開「勢不兩立」的陣勢,都不是什麼階級原則問題,更不是「反對黨」。藝術與批評各行其道,相互質疑卻彼此平衡,批評的魅力在於客觀、準確、公正、犀利、且不傷人。批評家的魅力在於獨立、勇敢、無私、和正義的人格。如果違背了這樣的自身「使命」,勢必會造成未來的藝術批評走向真正地「失語」。在當前藝術形態多元化的背景下,有遠見、有使命感、有針對性的批評是非常寶貴的。我一直認為批評家是藝術家的良師益友,主觀意識中也一直在嘗試從批評家身上汲取優點。而這,也將有利於自身更好地修正錯誤,辨別差異,增強免疫力。基於藝術和批評之間的現實關係,以及彼此之間能否健康地相互並進,我想有必要為此表達一下態度。作為後生之言,文中若有不當之處,還請海涵!


總之,藝術圈也就這麼大,各位關起門來吵架,打開門還是一家。「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適當地自我批評,是不是會更有利於批評家風範魅力的展現呢?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道長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誰來批評批評家


誰來批評批評家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繪畫、音樂、書法、詩文、斫琴、裝置、行為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韋編三絕》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誰來批評批評家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中國特有的超現實主義繪畫
沉香遇上龍涎香,道氣非凡
世上有沒有一種「最高藝術」
兩種藝術觀下的新水墨
舊時光,侘寂美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