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蔡靜:食葯類謠言在「廣場舞」的情景下更容易傳播

蔡靜:食葯類謠言在「廣場舞」的情景下更容易傳播

洪廣玉(北京科技報食品領域記者)


主持人:食品謠言產生的機制是什麼?每個人可以從自己的角度談自己的觀點、認知和感受。


洪廣玉:我們這個時代為什麼產生這麼多謠言?我記得中山大學有一位老師做過一個研究,我們上一代人為什麼相信水裡面有水鬼,後來他得出結論,所謂的群體性謠言的產生,往往有一個時代背景,這個時代背景就是社會變遷。

這個結論也可以適用於我們這一代人,我們現在的時代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這是一個大的時代背景,帶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食品工業開始騰飛,食品工業的產生孕育了很多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大部分人目前只接觸這些產品,並不知道這些產品是怎麼產生的。農業文明判斷一個東西,看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工業文明,很多東西沒有見過,往往就猜測,用自己的知識解釋不了,就產生了信息真空,謠言就來填補信息真空。


所以,我們闢謠其實需要理解這個時代背景,理解這個時代發生了什麼東西。過去的很多東西已經無法解釋了,我們的經驗和知識不夠用了,我們現在用新的東西,但是並沒有意識到需要告訴公眾新的食品技術、新的產品是怎麼來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時代的問題,謠言的產生非常正常,只要我們跨過這個時代,這個情況會好一些。



蔡靜:食葯類謠言在「廣場舞」的情景下更容易傳播


北京科技報食品領域記者談論謠言產生的原因


主持人:謠言看起來比所謂的真相更有魅力、更有故事性,人們更願意相信。那麼在闢謠過程中,怎麼能夠讓這種真相更容易被人接受呢?


洪廣玉:事實上謠言確實更有傳播力,但是並不是像你說的真的「顏值」更高,其實它的「顏值」非常粗糙,就是因為它天生地佔據了傳播的主動,但並不是寫的文章怎麼華麗,配的圖比我們好。公眾只接受一點,有害還是無害,就這一點,就足夠它傳播了。


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可能再去贏得人們的這種心理,但是我們要相信,當他焦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當他不斷處於這種外面信息衝擊的時候,他肯定也需要得到一些不同的信息。我們做的這些東西,從技巧上來說,都有商討和改良的地方。但是最終這個技巧是屬於戰略性的東西。


我記得我採訪農大的一個老師,他跟我說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話,他說你們做科普的人想了很多技巧沒有用,我們要打擊這個謠言最主要靠公安部,他是傳謠,給他抓起來判刑,按法律來進行,這是戰略層面。謠言的界定是法律,該從法律解決的就從法律解決,該從技術上解決就從技術上解決。剛才顏司長我覺得用詞非常好,科學還有法律。







蔡靜(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副教授)



蔡靜:食葯類謠言在「廣場舞」的情景下更容易傳播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蔡靜在沙龍中發表觀點


蔡靜:大家好,我叫蔡靜,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副教授。因為我的研究領域正好是謠言傳播,所以很高興能夠受邀參加這次較真舉行的沙龍。


剛才不管是司長還是羅教授,在介紹這個謠言傳播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覺得對於謠言本身的研究,恐怕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地深入。


事實上,謠言研究在整個的學界是傳播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一個交叉領域。我們現在一般沿用的謠言的傳播公式就是事件越重要,而它的模糊性越強,謠言瘋傳的越廣。這個來自於20世紀40年代美國的兩個心理學家做的實驗。

這個實驗和方程在後面的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經過了很多更新。整體而言,現在謠言傳播的公式一般來說有四個要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關於這個信息跟某一個群體的關聯度越高,這個群體不安的心理狀況越強,而這個群體得到的信息的渠道越少,謠言傳播的越快。同時還必須考慮該群體的個性心理因素、知識背景,以及在這個社會中所處的階層。


為什麼要這麼強調?第一,不同的謠言針對的群體差別很大,某些謠言比如關於糖尿病或者關於飲用水、水果相剋的謠言,一方面在廣場舞那種情景裡面傳播得比較多。另外一方面,因為食品藥品本身涉及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這類謠言佔據的領域越高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二,這個群體的不安屬性和這個群體渠道的缺少。現在我們有大量的像健康報,像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出的一些公告,包括我們各個媒體都有廣泛的闢謠。但事實上,從整個背景來講,大陸出的關於食品藥品的一些惡性事件本身會成為謠言傳播的一個深層的心理因素。為什麼那些謠言會不斷重複出現,是因為我們的受眾在接受到這些闢謠信息的時候,信心不足,他們得一遍一遍重複和確認。


進一步而言,從渠道來理解,大家現在都有手機客戶端,都經常用智能手機。微信和微博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微信本身可以使有共同愛好的群體聚合在一起,大家經常見的那些群往往是好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共同愛好者之間。


在相似性的群體裡面傳遞的信息,往往會和外面的信息,比如人民網上的信息會有鬥爭,但是整體來看,你跟我是相似的信息,你在群里給我傳遞的信息,我傾向於相信。因為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正在改變的傳播格局裡面,不僅是新舊媒體之間有一個受眾注意力的爭奪,更進一步,我們以後的傳播生態會走到哪一步,現在學界雖然做了很多研究,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結論。


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破解謠言的是什麼呢?首先第一,人無心不立,對於媒體公信力的建立,是最重要的點。然後闢謠的手段可以更加多樣化。比如剛才較真說準備跟最可能接受謠言的群體,會對這個謠言感興趣的群體進行針對性的闢謠,這是很好的一點,但是技術手段怎麼實現,可能還需要多多考慮。


第二就是剛才那位老師講的,我們進行科普的時候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現在數據新聞也很興盛,國外有好多專門的謠言監控中心,包括很多科學雜誌,儘管是在做科學欄目,但是他們做的新聞非常簡潔、明確,我們是否有可能做出明確的數據化新聞,這對我們新一代的新聞人提出很多挑戰。


不過,我覺得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不管是政府,還是騰訊網的較真平台,還有其他報紙推出的各種APP,都是我們現在的信息生態當中的一種反饋,在這樣的時代中,謠言的破除還是很有希望的。


黃永明(科學作家,知識分子「科學新聞實驗室」特邀編輯)


黃永明:我叫黃永明,我是做科學寫作的。剛才聽到很多專家的發言,比較多的實際上是從傳播學的角度在談這個問題,我認為這個當中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心理學。


心理學上有一個認識,一個人要理解一句話,首先要相信一句話。不相信的情況下他是不會理解這個句子的。相信了之後,當你去闢謠,你是沒有辦法完全去除他對之前謠言的一個印象。人不是計算機,你把它覆蓋了,之前的信息就不存在了。這個場景在現實當中會有應用,像法庭的一個辯論,律師會拋出一個虛假的說法誘導陪審團,陪審團還是會受到影響。


有哪些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有人研究了四個方面。一個是權威部門的分布,然後用事實去說,或者用故事去說,或者用圖片去說。最後發現沒有一個是有用的。


實際上剛才羅教授提到的權威部門的公信力不夠的問題,這個是可以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人的心理。


主持人:就是因為大腦內存沒法格式化?


黃永明:對,就是心理的問題,剛才提到的問題是很對的。一個人堅信這個東西,很多時候不是你把一個相反的事實擺在他面前,他就能夠馬上接受的。實際上,你在挑戰他的世界觀,你在闢謠的時候,你不能讓對方覺得你在挑戰他的世界觀,你要尊重他,要讓他感覺到他去相信你這個事實,也不會對他的世界觀產生挑戰,這種情況下,他才有可能被說服,當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能性會大一些,這是我想說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較真 的精彩文章:

鄭堅:智媒時代的闢謠與事實查證
李天亮:較真平台介紹&成員合作計劃
朱毅:科普不是打臉秀智商,擁抱式科普才是正道
想勸父母離養生謠言遠點?樹立一個靠譜的廣場舞意見領袖
王春梅:謠言止於智者,更止於「治」者

TAG:騰訊較真 |

您可能感興趣

以畫筆搭建心中的情景劇場
大觀園裡那些暖心的情景
李光洙宋仲基又合體啦,漫改爆笑情景喜劇《心裡的聲音》海報曝光!
上海天山路培訓中心——情景教學,讓單詞有「質感」
兒童系列廣播情景繪本劇
水樹奈奈、福山潤等聲優將出演電視節目 為情景劇配音
「世界上最沒品位的情景喜劇」
周公解夢之夢見歡笑的情景 場景 場面的解析
趣聞!平涼方言情景對話表情包,存起來懟爆所有人!
一種後情景主義下的在野行動
郴州「城管女神」自編自演情景劇,戳中全場觀眾淚點!
武林外傳珍貴花絮流出!懷念中國經典情景劇
女子農場遊玩聽聞一陣躁動聲,前去查看情景令人震撼
美國繪畫:讓人心清氣爽的情景
電影情景劇《嗨人嗨事兒》順利殺青 全體劇組歡聲淚雨真情換戲
實拍喜馬拉雅山采蜂蜜時的真實情景,內心震撼
兒子耳部不斷傳出窸窣聲音,眼前情景讓寶媽慌了神!
嫁對了人!秋瓷炫與於曉光的互動簡直就是一出現實版情景喜劇!
女人也花心 三種情景容易出現外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