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麻雀雖小 卻有四性——科學家畢生研究鳥類染色體進化

麻雀雖小 卻有四性——科學家畢生研究鳥類染色體進化

麻雀雖小 卻有四性——科學家畢生研究鳥類染色體進化



白喉帶鵐 圖片來源:Michael Stubblefield

在過去25年間,每到夏季,生物學家Rusty Gonser就與妻子Elaina Tuttle都會到阿第倫達克山脈克蘭伯里湖的野外台站。


現在,當把船系在搖搖晃晃的木碼頭後,Gonser聽到了熟悉的鳥鳴聲。這是白喉帶鵐在唱求偶歌。但他卻再也聽不到妻子的笑聲了,這是數十年來,Gonser第一次獨自來到克蘭伯里湖。就在幾周前,Tuttle因乳腺癌去世了。


而他們將幾乎整個職業生涯都奉獻給了白喉帶鵐生物學研究。就在52歲的Tuttle死前6個月,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團隊發表了一份論文,而這也是其研究的頂峰。它解釋了偶然的基因突變如何將一個物種置於不尋常的進化路徑上。


突變使2號染色體的大部分發生倒置,使其不能與等位染色體配對並交換遺傳信息。倒置後1100多個基因作為一個巨大「超基因」被遺傳下去,並最終導致兩個不同的「形變」——不同鳥類亞型,它們的顏色和行為均不同,而這些都與倒置的演變有關。

而Tuttle和Gonser的成績在於揭示這個過程與人類X和Y染色體等某些性染色體的早期進化幾乎相同。研究人員意識到,除了兩條已有的性染色體外,鳥類還進化出了另外兩條類似性染色體的染色體。


美國東卡羅來納大學進化生物學家Christopher Balakrishnan說,「這種鳥的表現得好像有四種性別。一隻鳥只能與1/4的鳥交配。而有兩個以上性別的性系統非常罕見。」他和Gonser、Tuttle一起工作。


這項工作也有助於解釋一個長期存在的生物學家難題。它展示了兩條相同的染色體如何演變成不同的亞型,而這可以定義一個物種的性別,以及它們不同的行為。「這些鳥組成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系統,能夠窺探其性染色體進化具有巨大意義。」瑞士伯爾尼大學進化生態學家Catherine Peichel說。


更不尋常的是,Gonser和Tuttle的項目積累了近30年的數據。「這在生物學界幾乎『前無古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計算生物學家Melissa Wilson Sayres說。


痛失愛妻後,Gonser仍決定繼續該項目。去年夏天,他回到田間工作站,並利用這隻小花園鳥了解性染色體如何演變。

靈感迸發


1991年,Tuttle和Gonser在紐約州立大學初次見面,彼時他們都是生態學博士生。Gonser在紐約五指湖研究波多黎各蛙,而Tuttle也在這裡研究魚類生態。也是在這裡,她對白喉帶鵐產生了深深的好奇。


這種鳥在北美東部比較常見,乍一看,它相當平淡,所有的鳥都有棕褐色和灰色的羽毛,除了下巴的白色斑塊以及眼睛和喙之間明亮的黃斑。但仔細觀察後,能發現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些頭上有白色條紋,一些則是褐色條紋。而且,鳥類學家和自然主義者早已知道,這兩個變體的行為方式不同。


棕褐色條紋的鳥似乎不愛唱歌,一夫一妻,且努力保護幼鳥不受捕食者攻擊。而白條紋的鳥似乎更有攻擊性、對後關心不多。而且,Gonser提到,白紋鳥只與棕褐紋鳥交配。這是一種相對不尋常的現象,被稱為異型配種。而Tuttle感興趣的是:為什麼兩個變體會有這種行為方式?


當時,文獻就已經提供了很多線索。1966年,鳥類學家H.T.Torneycroft在《科學》上發表論文,指出了這種鳥不尋常的染色體對。棕褐色鳥攜帶兩個相同的2號染色體副本,但在白鳥中,一個副本發生了倒置。這好像有人用剪刀,剪掉了大部分染色體,然後又倒置放回去。

Thorneycroft還指出,在脊椎動物中,這種大的染色體倒置是罕見的。異型配種似乎是為了保持兩個變體在種群中的比例相等,因為孟德爾遺傳定律確保了白色和棕褐色的後代各有一半,以便保證染色體倒置的遺傳。但這需要更多研究證明是真的。


在上世紀90年代,測序鳥類基因是昂貴且耗時的。於是,Tuttle最初專註於收集更多關於白喉帶鵐行為的細節,例如如何選擇配偶、在哪建立巢穴。為了了解什麼可能影響其後代的生存,她捕捉和標記鳥,抽取血液樣本,完善精液採集工作。


Gonser也很快就進入了工作。2000年他們的兒子Caleb出生後,他們一家人開始在克蘭伯里湖度過夏天,他們開始慢慢地了解了更多關於麻雀的事情。


初得成果

在2003年的論文中,Tuttle使用雛鳥的遺傳分析量化兩個變體之間不同的生殖策略。結果表明,白紋鳥中近1/3的雄性產生的後代不是由共享巢穴的雌性所生。而相比之下,雄性棕褐色鳥會花費更少精力尋找額外伴侶,並且花更多的時間守衛巢穴,所以它們更有可能是自己養育的雛鳥的父親。雖然這兩個變體繁殖方式不同,但都繁殖成功。


6年後,該團隊獲得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助開始進行遺傳分析。他們詳細定位了2號染色體,發現這些變化並不像Thorneycroft所指出的是單一的倒置,而是一系列染色體倒置。他們確定了幾個可能與羽毛顏色和行為相關的基因,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兩個變體間的差異。


但2011年,Tuttle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但手術和藥物似乎控制住了她的病情。Tuttle決定繼續研究。


這時,他們提出鳥類正在進化第二套性染色體的概念。「這是一個奇特的想法,但數據上講得通。」弗吉尼亞大學遺傳學家Alan Bergland說。


Gonser和Tuttle需要測序更多鳥類基因組,以證明褐色和白色鳥進行了異型交配,並發現親子關係,和與基因組剩餘部分的倒置進行比較。


但2013年,Tuttle得了支氣管炎,她知道自己的癌細胞擴散到了肺部,於是她不得不接受化療。


最後的旅行


到2015年夏天,該團隊收集到所需的生態和遺傳數據,並對大數據進行最後整理。而Tuttle的腫瘤也在緩慢生長,不過她仍堅持工作。「我們都知道她病了,但不知道多嚴重。」研究生Lindsay Forrette說。


2016年1月,論文最終在《當代生物學》發表,明確表明2號染色體像一個性染色體一樣進化。而白色和棕褐色白喉帶鵐的交配是非常罕見的。分析了50隻鳥的全基因組序列,該研究小組證明,倒置的基因比基因組中其他基因獲得突變的速度快得多,這種模式與人類和鳥類的性染色體進化相吻合。


在新聞稿中,Tuttle說:「這可能是我研究的頂峰。」這也將是她的最後一個。春天,她的健康急劇下降。就在去世的5天前,她還在病床上忙碌,寫論文、指導研究生。


Tuttle留下了豐富的研究遺產,提出了進一步的問題,包括這個染色體系統最終是否消失。Balakrishnan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我們從來沒有看到有四種性別的系統,說明它的進化是不穩定的,其中一個等位基因最終將會滅絕。」因為在四性別系統中,每隻鳥更難找到伴侶,白色雌鳥不只尋找一隻雄鳥,還需要一隻棕褐色雄鳥。


而Gonser選擇繼續回到克蘭伯里湖。他和團隊想更好地了解哪些基因控制著麻雀的行為——從配偶選擇到育兒,以及這些特徵如何受到染色體倒置的影響。他們使用數字地圖和衛星數據繪製白喉帶鵐巢穴位置,跟蹤標記鳥類,並構建更豐富的行為數據集。


「這些鳥類還有更多的信息,我想Elaina希望我們努力揭開它們的秘。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萬鋼:2016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第一位
活到老,用到好!雙語能力值得擁有
中關村「生物銀行」6 月開張 助力罕見病研究
研究表明:早喂嬰兒花生 或能有效預防過敏
清華大學李雪明研究組揭示細菌II型分泌系統外膜複合物的分泌機制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化學合成「最新」抗生素 抗菌藥物領域大突破
科學家發現肉豆蔻科植物合生雄蕊柱的起源變異大
生物學奇蹟:科學家要人造女性生殖系統
科學家從人體細菌基因組中發現兩種新型抗生素
科學家從人體細菌基因組中 發現兩種新型抗生素
科學家發現奇特生物,外形似水泥管軀體黝黑
美科學家發布動態女性生殖系統模型
科學家成功生物3D列印功能性的血管化老鼠甲狀腺
科學家利用「仿化」生物催化系統實現烷基酚側鏈的碳氫鍵選擇性氧化
科學家發現古老三葉蟲生殖器在頭部
哈佛大學科學家工程化設計的人類蛋白或成為精確的癌症診斷試劑
掀起生物技術革命的科學家
科學家用辣椒和大麻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科學家把二氧化碳氣體轉變成石頭
科學家發現野生鹿吃「肉」,竟然還是人類屍體
科學家成功治癒一隻艾滋病活體白鼠
科學家發現一種殼狀軟體生物,體型粗長,靠吃土為生
穀物纖維生產生物燃料 美科學家開發新技術
科學家發現抑制腫瘤生長的神奇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