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事實上,你比你想像中的更能控制你自己

事實上,你比你想像中的更能控制你自己

壓力是我們在面對問題、困難和威脅時,身體和心理處於的一種緊張狀態。壓力可分為壓力源、壓力反應和緊張。其中,外在的刺激是壓力源,導致肌肉緊張、血壓升高等生理改變( 壓力反應),最後引起如頭痛、焦慮、恐怖症等後果( 緊張) 。

事實上,你比想像中的更能控制你自己。與壓力共舞實際上就是練習控制,而不是將它交給他人或環境。你的行為由自己負責,你不能夠改變他人的言語或行為,但是你確實可以改變自己對他人言語或行為的反應。

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曲線是區分較多壓力與較少壓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壓力是有創造力的,會產生積極的結果。 但是,壓力也會有消極結果,如干擾表現。事實上,存在一個最佳的壓力水平,它會引出最佳的行為表現。

研究發現, 壓力並不都是消極的,人們開始更好地理解壓力的積極作用, 比如促進個人成長, 引發對人有益的行動,促進最佳表現。

相信你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一個壓力過後,你覺得自己因這次經歷變得更好了,比如出現下面的一些積極影響:

我學會了更好的時間管理方法,有時簡直感覺對工作的把控像是在彈鋼琴;

開始研究情報分析、大數據,讓我感覺自己還年輕;

我的寫作水平越來越高,甚至可以在內容創業盛行的今天去開設課程了

偶爾製造小浪漫小驚喜,讓家庭變得更溫暖;

面對負面信息和百態人生,時時感恩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這裡簡單列出了10個緩解心理壓力的辦法,能讓你學會如何自我調節,從而以全新的面貌來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1、暗示法

選准最佳時機,有意識地利用語言、動作、回憶、想像以及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體等對自己實施積極暗示,可以消除負性情緒,減緩心理緊張,使心理保持平靜和愉快。如背誦名人名言、回味成功經歷、精心打扮自己等。

2、換境法

固定的環境會使人逐漸失去興趣,進而引發一些心理問題。適當地變換一下環境,可以刺激人的自信心與進取心。如到遠方旅遊,能夠轉移精力,寄託情感,排解不良情緒帶來的種種困擾。

3、隨境法

這是心理防衛機制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古人云:「隨遇而安。」面對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各種各樣的負性生活事件,以一顆隨遇而安的心去對待它們,可以使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擁有一片寧靜愉快的心靈天地。

4、放鬆法

選擇幽雅的環境,舒適的姿勢,排除雜念,閉目養神,盡量放鬆全身肌肉,採用穩定的、緩慢的深呼吸方法,確有解除精神緊張、壓抑、焦慮、急躁和疲勞的功效。吸氣時雙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過敏性鼻炎癥狀吸氣後稍稍屏息一段時間,再緩慢呼氣,全身肌肉呈鬆弛狀態。確定適合自己的頻率來重複呼吸。

5、幽默法

幽默是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衡。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

6、音樂法

當你出現焦慮、抑鬱、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時不妨聽一聽音樂,做一次心理「按摩」,優美動聽的旋律,可以起到調適心理和轉換情緒的效果,如《梁祝》的和諧,《步步高》的歡快,《秋日私語》的寧靜等,會讓你緊張焦慮的情緒放鬆,心情愉悅。

7、觀賞法

閱讀精彩的圖書,觀賞優美的影視劇,容易喚起愉快的生活體驗,釋放緊張,排解憂鬱,驅趕無聊。

8、自嘲法

這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禦機制。在你的事業、愛情、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在你無端遭到人身攻擊或不公正的評價而氣惱時,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時,你不妨用阿Q精神勝利法進行自嘲,來調適一下鼻子乾燥怎麼辦你失衡的心理,營造一個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9、宣洩法

心理學家認為,宣洩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傷抑鬱時不妨向朋友傾訴;也可以進行一項你喜愛的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宣洩積鬱。

10、逃避法

這是使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性問題上不妨採取逃避措施,假裝「糊塗」,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有了這層保護膜,會使你處亂不驚,遇煩惱不憂,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對待生活中的緊張事件。

(本篇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南方的冬和北方的冬,你喜歡哪裡
演藝圈裡這麼有才華的姑娘,你見過嗎?
獲得幸福的兩個條件,你都有嗎?
三位酷酷的哲學女神,你喜歡哪個?
人工智慧會戰勝人類嗎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