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揭示情緒如何影響公平決策的神經機制

研究揭示情緒如何影響公平決策的神經機制

公平決策是決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理論多從不平等規避和互惠動機等角度解釋公平決策行為。隨著公平決策研究的深入,情緒對公平決策的影響已受到心理學家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情緒在公平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勛、副研究員李琦帶領的研究組,探討了公平決策中任務本身誘發的固有情緒,任務無關刺激誘發的偶然情緒以及認知與情緒的交互作用對公平決策的影響及其神經機制。

通過整合前人研究可以看出,人們對資源分配的公平感知是需要情緒和認知共同參與的複雜過程。自尊受損/怨恨模型和情緒滲透模型分別顯示任務本身誘發的情緒,以及外界因素誘發的偶然情緒,對人們公平決策行為的影響。比如,相比於公平提議,不公平提議能夠誘發與厭惡相關的腦島激活;反之,公平提議會誘發更多與獎賞相關的紋狀體激活。喚起回應者憤怒或悲傷的情緒體驗,能夠增強他們對不公平提議的知覺,並伴隨更強的負性情緒相關的杏仁核和腦島的激活。雙系統模型進一步揭示,認知控制系統對情緒的主動調節作用,該系統可以通過上調或下調情緒來改變公平決策行為。比如,前扣帶回(ACC)監控以及評估來自公平準則的遵從和追求私利的衝突。而與情緒調節相關的腹內側前額葉(vmPFC)和腹外側前額葉(vlPFC)可以通過削弱前腦島的激活強度減弱衝突。背外側前額葉(DLPFC)與認知控制和抑制有關,是產生和保持重評策略的基礎,可以整合情緒、策略調整、方案評估等多方面的信息,從而做出懲罰與否的決定(見圖)。

根據研究結果,從誘發社會情緒、調控無關情緒、探索情緒特質和加強研究生態效度幾個方面提出了未來研究的設想。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

情緒影響公平決策的神經生物模型

來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研究揭示新靶點在巨核細胞發育和再生中的作用
尋找宇宙魅影,中國科學家渴望做出大貢獻
3.7億年前的樹是怎麼生長的?「密集恐懼症」莫入
12個神奇的古代發明,科學家至今還搞不明白它們的作用
一維量子液體研究獲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