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精誠所至 祖師們對佛法的殷重之心

精誠所至 祖師們對佛法的殷重之心

文/聖玄法師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修學佛法,很多人修得很「不執著」,可是諸佛祖師對佛法,卻是超乎尋常地虔誠敬重,甚至在今人看來,恐怕想都想不到呢!

宋代的晦堂祖心禪師,見到曉月公晦禪師所作的《楞嚴標指》,覺得十分寶貴,便前往寶峰寺去親近公晦禪師,每次聽到他講的一字一句,都如獲至寶,喜不自勝。

可是寺院里卻有人在私下議論,認為兩位禪師年紀、名望都差不多,晦堂禪師還屈尊來寶峰寺參學,實在有辱自己的聲名。

這些議論傳到了兩位禪師那裡,他們一點兒也不在意,倒是晦堂很坦然地說:「扣彼所長,礪我所短,又何慊焉!」(吸取他的長處,來彌補我的不足,正是最恰當的,我又何必自滿呢?)佛法大海,可謂學無止境,又怎能自滿呢?

那時候,禪門學風很盛,當時的真凈克文禪師也是其中一位大善知識,可是他每每聽到有德的長老圓寂,就會惻然嘆息,乃至流淚不止。

他的侍者湛堂文准很不解,便對師父說:「生命在天地之間,一旦受此軀命,就必然關於枯死殘損,這乃是諸行無常的道理啊,您又為何要如此悲慟呢?」

真凈禪師卻說,「法門的興盛,全賴有德的長老來振興,如今大德們相繼離世,恐怕叢林將逐漸衰落啊!」

後來,湛堂文准也繼承師父尊重善知識的家風,每當見到古聖前賢的書帖,都十分虔誠,一定要焚香供養以後閱讀,並且刊刻在石碑上,以教化當代,流傳後世。

他總是說:先聖的盛德佳名,怎麼忍心棄置高閣呢?到了他圓寂的時候,人們發現他的積蓄極少,唯有前人的筆帖兩籠!

經中常說,修學佛道,最重要的是要親近善知識,如此高風,不知今日尚存幾何!

唐代有一位僧人,到大隨法真禪師處參學,見面便問:「劫火洞然之時,那個(本性)是壞還是不壞?」

大隨禪師說:「壞!」

學僧不解,「難道說世界化為灰燼時,本性也隨他去嗎?」

大隨法師依然說:「隨他去!」

學僧更加迷惑,這和他以往的認知有所不同,心中滿是疑問,如鯁在喉,就走遍山川,處處去尋訪名師,希望能夠決疑。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最有名的,便是「趙州八十猶行腳,只因心頭未悄然」,趙州和尚即使是開悟了以後,依然四處參學,到了八十歲還在行腳,只要心中尚存一絲絲微細的惑染,他都不會放過。

「一句隨他語,千里走衲僧」的精神,則是不肯自欺,萬里決疑,對於求法的人而言,路途之艱辛,相比於生死大苦,又何足道哉!

而法顯、玄奘等無數的古德為了求法,背井離鄉,前往印度取經,則更為艱險,絕大部分的取經僧走化作了沙漠里的皚皚白骨。

第一位抵達印度的取經僧法顯大師,他在六十五歲的高齡之時,尚能為了求法西行,在關外的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

經歷十七個晝夜的生死之旅,終於穿越了沙河,又遇懸崖絕壁,崎嶇難行,在攀登雪山之時,有同行者因暴雪而離世,法顯大師不得不帶著好友的遺志到達天竺,古稀之年開始學習梵語,研讀《摩訶僧祇律》等經論。

又歷二十餘國,為了將自己得到的法本帶回中國,輾轉多方,經歷多次風暴,在海洋中漂泊,最終回到祖國,這時候他已經七十八歲了!

回憶起這十三年求法的經歷,法顯大師嘆道:「顧尋所經,不覺心動汗流!」可是在他身後,千萬個「法顯」義無反顧走上了這條漫漫取經路。

《大般涅槃經》里有個故事,是一位菩薩正在雪山中苦行,苦苦思索解脫生死苦惱的方法,忽然一個羅剎出現在他的面前,徐徐朗誦出過去佛宣說的半個偈子——「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菩薩聽了以後心生歡喜,踴躍無量,對羅剎苦苦哀求,希望他能說出剩下的半個偈子,羅剎卻要他以血肉供養才肯告訴他,菩薩求法心切,便承諾羅剎:

「您只要把剩下的半句偈完整地教給我,我就以身體的血肉供養給您!如果我命終以後,這個身體被虎狼、鵄梟、鵰鷲吃掉,自己一點福報都不會積累,現在卻有機會,為求無上正等正覺,以這個脆弱污穢的肉身,來換取常住清凈的法身,何樂而不為呢?」

羅剎卻不屑一顧:「你會為了八個字而捨棄自己賴以生存的身體?誰會相信這種事呢?」

不過菩薩還是向他保證,以脆弱之身換取金剛之身,有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及四天王、諸菩薩等、十方諸佛都能為自己的決心作證。

羅剎這才相信菩薩的話,說出了他從古佛處聽聞的下半句偈子——「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菩薩聽了,歡喜踴躍,將完整的偈子寫滿了道路、石壁、樹木上,最後,他登上高處,投身墮地,來報答羅剎,實現自己的承諾。

突然,一雙溫暖的手將他接住,安置在平地上,羅剎恢復了自己的相貌,原來是帝釋天王來考驗菩薩。而這位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也正是因為他捨身求法的虔誠,得以超越十二劫,先於彌勒菩薩而成佛。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佛陀用生命書寫的偈頌,它講述了世間一切因緣法都是無常變化的,而用般若智慧照見一切生滅之法空寂的法性,放下對無常世間的執著,就能解脫一切的苦惱,就能證得如來的圓覺寂滅的佛性。而如來求法心切、為法忘軀的行持,正是對這個偈子最好的詮釋!

令人感動的是到了現在,這樣的精神依然葆有活力,譬如民國的法尊法師畢生的心血都在經典的翻譯與弘揚,在船上、轎子上還手不釋卷,乃至圓寂的那一天上午,依然在案前筆耕不輟!

可這些前賢為了佛法的學習與傳播,付出的又何止是心血與生命,那大無畏的勇氣,就值得我們永遠的尊敬與追隨。

面對珍貴的經典,我們又怎能辜負,每當看到有顢頇佛法、裨販如來的行為,或是褻瀆經書、輕慢善士的行徑,又怎能不痛心呢。這正是義凈三藏的那首詩中所示: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蘇曼殊:僧史畸人與流水孤僧
道源長老:念佛必須認真念 才能念出功夫來
我們應該「不怕死」嗎?
「木頭觀想」與「提前剎車」:對治煩惱的兩個竅訣
馬明博:老和尚是哪尊菩薩?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