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會「碾壓」人類嗎?專家們是這樣說的

人工智慧會「碾壓」人類嗎?專家們是這樣說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其中「顛覆性技術」備受關注。什麼是顛覆性技術?我國有哪些顛覆性技術創新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它們對我國和世界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什麼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技術革新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帶您走近顛覆性技術。

——編 者

不久前,科大訊飛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訊飛智醫助手以高分通過了2017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評測。聯想起此前完勝世界圍棋冠軍的阿爾法狗,這一切都引發了公眾對人工智慧(英文簡稱AI)技術的熱烈猜想:人工智慧會不會「碾壓」人類?它將給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巨變?中國能否在人工智慧這場科技革命中進入世界前列?

圍繞這些熱門話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但目前離趕超人腦還有非常漫長的距離

「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新話題。」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說,早在上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人工智慧已有兩次發展熱潮。「此次人工智慧熱潮的興起,源於學術界的演算法突破——深度學習,即一種使用多層神經網路的機器學習演算法。2005年、2006年,已有一些比較成型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應用於製圖識別和大規模任務處理;2008年,大型圖片資料庫『ImageNet』應運而生,為深度學習所需的端到端訓練提供了良好基礎。2012年,計算力已經允許科學家們在兩到三個星期內對較大的深度神經網路做訓練,以前需要幾個月的訓練甚至可以縮短到1天之內完成。」

宋繼強說,從2012年至今,國內研究院所和企業在人工智慧方面已取得不少突破。「中國在原始創新演算法方面相對弱一些,但更擅長快速迭代和規模化,因此能夠後來居上。在這兩年的國際相關賽事中,前三名基本上被中國的團隊包攬了。」

「從技術角度講,通常把人工智慧分為三個階段,即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鬍國平說,在計算智能方面,機器已絕對超過人類;感知智能就是讓計算機「能聽(看)會說」,現在感知智能基本上可以與人媲美,在醫學影像讀片等特殊任務中甚至超過人類;認知智能是指對知識的理解、推理、應用,近一兩年,國內外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主要在做這方面的研究,目前機器在閱讀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接近人類。

這樣發展下去,人工智慧是不是很快會全面超越人類?

專家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確實不可限量,但所有科學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其發展都是非線性的,不會沿著一條直線永遠快速向前。」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飛躍指出,許多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遭遇瓶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前——人工智慧一波三折的歷史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王飛躍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通用的人工智慧技術,所有人工智慧應用都是被限定在特定場景中,而不可能「通吃」。「比如,儘管下圍棋是高智商智力活動,但它的規則簡單、固定、封閉。人類的行為和社會生活複雜多變,不可能用簡單的規則來概括、描述。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階段,相當於當年蒸汽火車每小時跑5公里的階段,離趕超人腦還有非常漫長的距離。」

「要承認人工智慧的廣闊前景,但也不要過分熱捧,應理性看待,否則熱潮就會變成寒潮。」宋繼強說,過去的兩波人工智慧熱潮基本上是「熱五年、冷十年」,而業界人士希望這一波能持續30年,即延續到2045年左右。「如果把這30年看作是一場馬拉松,人工智慧才剛剛出發。」

1234下一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網 的精彩文章:

航天專家做客大講堂:北斗導航衛星將實現全球覆蓋
體驗電力光影藝術 重拾老莞城市記憶
廣東省人民政府2017年10月人事任免
今年這趟農博會來得值了?省外產品受「老廣」青睞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突破6000列 直達歐洲12國

TAG: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