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涵廬舊藏書畫珍賞

涵廬舊藏書畫珍賞

涵廬主人乃著名收藏家張文魁。張文魁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著名實業家,家富收藏,宋、元、明名人書法更是他的心頭之好。在當時上海收藏界,鑒藏家之間經常相互來往,共同欣賞名作,張文魁與滬上著名的鑒藏家龐萊臣、吳湖帆、譚敬、張大千、張蔥玉等人有著深厚交情。後來張蔥玉經濟上遭遇困難,將自己收藏的部分宋、元名跡出讓給張文魁。

1996年8月28日,紐約佳士得舉行了一場尤為引人注目的個人集藏專拍,全球中國古書畫收藏人士紛紛雲集至此,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文物公司等國家文博單位也派人到現場,希望趁此機會將一些流散海外的珍貴文物徵集回國。這些拍品中有蘇軾的《近人帖》、曾鞏的《局事帖》、朱敦儒的《與益謙郎中札》及倪瓚、張雨等宋元手札三十餘通,明代沈周、文徵明、丁雲鵬,清人王翚等書畫作品二十餘件,這些珍品幾乎全部來自張氏涵廬收藏。

1949年,張文魁離開大陸遷居巴西,於1967年去世,他的藏品一直由其子女妥善保管。而後三十年,這些藏品來到紐約佳士得拍賣現場,可惜的是,大陸僅北京文物公司競得幾件宋人尺牘,其他幾乎空手而歸。所幸的是,幾經周折,當年張氏涵廬中部分藏品終於回歸大陸,相繼面世。

此次上拍的宗澤《行書致秉彝札》、顧岩壽《楷書木蘭花慢詞一首》、陳淳《高松雙隱》便是涵廬舊藏中的珍品,經歷了百年間種種歷史劫難與歲月侵蝕仍保存相當完好。

北京匡時2017秋拍 暢懷——歷代書法夜場

Lot 1979

宗澤 行書致秉彝札

紙本鏡心

備註:張文魁涵廬舊藏。張文魁(1905-1967),字師良,上海浦東人,故居涵廬,早年經商,頗有成就。分事之餘,酷好書畫收藏,與滬上收藏家龐萊臣、吳湖帆、譚敬、張珩等過從甚密。其收藏的驚人之處在於宋元信札多至四五十通之多,故宮博物院曾入藏十幾通。

來源:紐約佳士得1996年秋季拍賣,Lot17。

作者介紹:宗澤,宋名將。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元佑進士。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抗擊金兵。任東京留守,多次上書高宗趙構,力主還都東京,並制定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採納。壯志難酬,憂憤成疾,臨終三呼「過河」而卒。著有《宗忠簡公集》。

尺寸:28.5×36.5 cm

RMB:5,000,000-6,000,000

北京匡時2017秋拍 暢懷——歷代書法夜場

Lot 1980

顧岩壽 楷書《木蘭花慢詞一首》

紙本鏡心

備註: 1.李春上款。李春,字仲陽,北京人。大德七年(1303)任鎮江路經歷,遂寓鎮江。

2.項元汴舊藏。

3.張文魁涵廬舊藏。

來源:紐約佳士得1996年秋季拍賣,Lot23。

作者介紹:顧岩壽,生卒年不詳,字子靜,江蘇丹徒人。辟茅山書院院長。大德五年(1301)任鎮江路學教授,歷廣德、慶元二路知事,升湖州路經歷。泰定四年(1327)除建康路推官。以疾歸。

尺寸:31×72 cm

RMB: 4,000,000-5,000,000

此顧岩壽自書所作詞,行楷書,端方拙重,頗類鮮於樞。岩壽字子靜,丹徒(今鎮江)人。大德五年(1301)任鎮江路教授,歷廣德、慶元二路知事,後升任湖州路經歷、建康路推官。而鮮於樞長期任職江浙一帶,「一時南士多慕與之游」。書法負一時盛名,岩壽受其影響是極自然的事。故宮藏顧岩壽《自書詩》一件,書法與本幅絕類,皆可信。據考上款人仲陽為元人李春,北京人,大德七年任鎮江路經歷,遂寓鎮江。岩壽與李春同時居鎮江並為同僚,此書賀其壽,並稱之為「仲陽明府」,亦與李氏官職合,可證其為致李氏札不誤。本幅鈐有明大藏家項子京藏印二方,可見曾是項氏「天籟閣」中物,極寶貴。

北京匡時2017秋拍澄道——古代繪畫夜場

Lot 1904

陳淳 高松雙隱

紙本鏡心

備註:1.曹鴻年舊藏。曹鴻年(1889~1956),字恕伯,號心如居士,室名松壽軒,天津人。學畫於王鑄九,詩、書、畫造詣均甚深,工篆刻。早年曾在天津執教20餘年,獲北洋政府教育部三等獎章。1949年後為天津文史館館員。

2.張文魁涵廬舊藏。

尺寸:345×100.5 cm

RMB: 1,200,000-1,500,000

陳淳天資穎異,凡經學、古文、詩詞、書法,無不精研通曉。在繪畫上也極具天賦,下筆不凡。文徵明每談到他,總是笑言:「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其實他正是從文徵明那裡學得了文人畫的筆墨、意境,更重要的是學問與氣質。他在吳門派花卉的基礎上,自出機杼,將草書筆意融入寫意畫中,開創了大寫意花卉畫的新風貌。陳淳與稍遲於他的徐渭並稱「青藤白陽」,對其後四百餘年繪畫史有極大影響。傳世的陳淳山水不多見,但偶有著筆,皆不同凡響。「米家雲山」最受文人推崇,也最難於出新,但陳淳卻找到了不同尋常的蹊徑來接近繪畫史中的經典,來對話自己心目中的大師,那就是取法於「自然」,此一「自然」,不僅僅是身外之景物,更有自身的超逸之氣,情境交融,實景與幻象交錯融匯,所以陳淳的山水畫亦足以超邁一世而傳之千古了。此圖正是陳淳這種繪畫觀念的集中體現,其題跋頗有趣,可當一則畫論來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2018春拍全面徵集
締造傳奇—瑰麗珠寶香港秋拍精選
嘉德教育中心初亮相 國際合作項目今日正式啟動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