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裡的美景驚艷了世人 人民堅強樸實得令人「心疼」

這裡的美景驚艷了世人 人民堅強樸實得令人「心疼」

提起「哈尼」二字,

更多人會聯想到英文單詞「Honey」,

卻不知道它是雲南一個少數名族的名字。

千百年來,哈尼族人祖祖輩輩穿行在雲間,

守護著驚世奇觀——紅河梯田,

這份事業遠遠談不上甜蜜。

哈尼族是中國西南古羌族的分支,

為了躲避戰火,哈尼先民一路逃亡,

最後在雲南哀牢山停下了腳步。

從此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深山裡,

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締造了獨有的梯田稻作文化。

紅河縣尼美村村落,

是一個哈尼族自然村。

這個村落已有250多年的歷史。

獨特的民族風俗保留至今,

房屋建築以蘑菇土房為主,

民族服裝以銀飾作為配飾。

透過斑駁的土房和婦女的衣著,可以窺探這個民族的痕迹。尼美村坐落在山頂上,對面是哈尼族村民歷經幾代人,開墾出的萬畝梯田。

今年75歲的李樹者德高望重,他是尼美村紅米祭祀活動的主持人。15歲便開始下地幹活,他每天睜開雙眼走出家門,映入眼帘的便是這片生養自己的水田。

據老人說,300多年前這裡是一片荒山,因為地處高寒地區,一般水稻無法生長,村民們只能種植「冷水谷」和蕎麥,此後改種產量稍高的「螞蚱谷」,即紅米。

李樹者是尼美村紅米文化傳承人,他主持紅米祭祀的時候,會唱起婉轉的哈尼族山歌,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感念勤勞的祖先為後人留下的梯田。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尼美村村民眼下仍用哈尼語交流,年紀稍大的老人和未上學的小孩聽不懂普通話,小學老師需要掌握兩種語言才能正常教學。

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哈尼族喜歡歌舞。普賢格老人是村裡的民間藝人,他和村裡能事絲竹的幾位老兄弟組了支樂隊,每逢紅白喜事婚喪嫁娶,這些才藝便派上了用場。

63歲的普賢格種了一輩子的紅米。每次下田幹活時,他都愛高歌一曲,那是他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

普賢格擅長哈尼族的樂器三弦,農忙完和老哥幾個在村裡吹拉彈唱,是勞苦日子裡的快樂源泉。他養育三個兒子,其中兩位在外打工,老人的手藝無人傳承。

哈尼族一年過兩次年,一是六月年,二是十月年。十月年最為盛大,相當於漢族的春節,長街宴擺上千餘桌酒席,篝火熊熊燃燒,三弦、絲竹伴奏,同一鍋吃飯,同一碗喝酒。農曆10月臨近,尼美村村民將迎來他們的新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尼美村村民而言,山林是造物主無盡藏,野生的馬蜂蜂仔、松茸,都會在節慶日登上村民的餐桌。

當地特有的小土豆和青菜,經過近兩千年馴化的紅米,都是哈尼族祖祖輩輩的營養食糧,無論是招待遠方的客人,還是日常餐食,都是餐桌的主角。

尼美村距離縣城27公里,直至2009年村子才通了水、電和馬路。全村5000多人中有三分之一是貧困戶,人均收入低於3000元。

語言不通和交通閉塞,成為扼住村落發展咽喉的手。村裡大多數老人一生都沒有去過27公里以外的縣城。

他們走不出來,那麼我們走進去。今年4月,善品公社首次來到尼美村,希望通過「互聯網+扶貧」的手段,幫助當地村民改善紅米種植標準,讓優質的紅米賣出好價錢。

青壯年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村裡只剩下了背著弟弟妹妹,赤腳行走在山間留守兒童,一邊洗淘紅米一邊用哈尼族語言交流的村婦,以及背著山柴佝僂前行的老人。

他們不是安於貧困,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擺脫貧困。

過去一年,善品公社團隊與尼美村村民們一起,通過合作社統一種植品控標準,插秧、除草、施肥、割谷、打穀,等二十多個環節全程參與,保證我們的梯田紅米原生態無污染。

紅米屬高寒作物,生長周期長達180天以上,且一年只產一季,畝產量不及普通稻米一半。雖富含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礙於有限的耕地、產量和市場認知度,村民們收益非常有限。高山開墾的梯田常年需要山泉養護,若長期無人照管,水田將變成旱地,尼美梯田景觀也將遭到破壞。

現在,企鵝優品和善品公社受尼美村村民們囑託,把這枚隱藏在深山裡的紅米,送到您的餐桌。

- 點擊觀看紀錄片《我和雲梯上的家園》 -

興農有善稻,脫貧增收,一個都不能少。

購買方式:

關注【企鵝優品】微信公眾號,輸入關鍵詞【舒蘭大米】【紅河紅米】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本文由二更「更成都」、善品公社授權企鵝優品發布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鵝優品 的精彩文章:

三十年稻農教我鑒別大米好壞小妙招,以後再也不擔心買到劣質大米
好吃到流淚的CP組合,說不定有你的份哦!
三個男人將夢中出現的場景造成觸動人心的現實民宿
屌絲學徒在4座城苦熬逆襲成頂級大廚,十年真功夫灌醉這攤美味
乾隆御筆400萬賣出,崇禎的只3450元,雍正怎麼有個農家樂審美的兒子

TAG:企鵝優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