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晉南北朝最欣賞的三個人物,韋孝寬豪氣的矢志堅持,力守孤城

兩晉南北朝最欣賞的三個人物,韋孝寬豪氣的矢志堅持,力守孤城

祖逖 :中流擊楫,隻身北往的勇氣。

祖逖出身於范陽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後率親黨避亂於江淮,被授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西將軍。但因勢力強盛,受到東晉朝廷的忌憚。

祖家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兩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時生性豁盪,不拘小節,輕財重義,慷慨有志節,常周濟貧困,深受鄉黨宗族敬重。他成年後發奮讀書,博覽書籍,涉獵古今,時人都稱其有贊世之才。

祖逖去世前,豫州分野有妖星出現。此前術士戴洋曾預測道:「祖豫州九月當死。」妖星出現後,陳訓道:「今年西北大將當死。」祖逖也嘆道:「妖星應在我身。本想進軍平定河北,而天欲殺我,這是對國家不利的徵兆啊。」不久祖逖便去世了。

拓跋燾:志存八方,混一淮北的霸氣。

拓跋燾在歷次戰爭中,常親自率軍出征,決策果斷,部署周密,講究戰法,指揮靈活。或分道並進,輕騎奔襲,或誘敵出城,設伏圍殲,因而多獲勝利。治軍嚴格,賞不遺賤,罰不避貴。在生活中,樸素節儉,威武豪邁,剛毅自律,直爽坦率,從諫如流。但是在晚年刑罰過於殘酷,誅戮過多。

魏太武帝拓跋燾,雄才大略,聰明雄斷。在位期間,借二世之資,奮征伐之氣,遂戎軒四齣,周旋險夷。掃統萬,平秦隴,翦遼海,盪河源,南夷荷擔,北蠕削跡,廓定四表,一舉統一了中國北方,使西晉末年以來北方地區的割據混亂局面得以結束,為北方社會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當時也是大魏武功鼎盛的時期。

虞世南:「太祖、太武,俱有異人之姿,故能闢土擒敵,窺覦江外。然善戰好殺,暴桀雄武,稟崆峒之氣焉。至於安忍誅殘,石季龍之儔也。」

韋孝寬:矢志堅持,力守孤城的豪氣。

韋孝寬原名叔裕,字孝寬,京兆杜陵人,自小便用他的字作名。韋孝寬為人深沉機敏,溫和正直,好讀經史。他二十歲時,遇到蕭寶夤在關中發動叛亂,於是他前往都城洛陽,請求朝廷讓他作為大軍的先鋒前去平定叛亂。朝廷很欣賞他的這種行為,便任命他為統軍。

北魏建明二年到北魏中興二年,韋孝寬為都督,隨荊州刺史源子恭鎮守襄城,因功任析陽郡守。時獨孤信為新野郡守,二人關係甚好,而且政績出眾,被荊州吏人稱為聯璧,傳為美談。

朱熹:」韋孝寬智略如此,當楊堅篡周時,尉遲迥等皆死,孝寬乃獻金熨斗。始嘗疑之:既不與它為異,亦何必如此附結之?元來到這地位,便不與辨,亦不免死。既不能死,便只得失節耳。「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小編:靜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南北朝時期北周國的將領楊纂生平簡介
若是东吴吞并蜀汉,和曹魏长期相持,会成为下一个“南北朝”吗?
南北朝的女人們,前兩位人人喊打,後一位卻被世人敬仰
北朝的源氏將門
能說的不一定很能幹,比如說南北朝時期的王玄謨

TAG: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