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現代為何出不了大師?答案就在這老課本里

中國現代為何出不了大師?答案就在這老課本里

2005年,有人看望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感慨:「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然後,錢老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十年來,大家一直在尋找「錢學森之問」的答案,但很多人看了民國老課本後說:部分答案就在這舊書里。

「竹几上,有針、有線、有尺、有剪刀,

我母親,坐幾前,取針穿線,為我縫衣。」

寥寥數語,全是白描,

只是把針頭線腦的字,集中起來給孩子認識,

但慈母手中線的唐詩意境,卻翩然躍於紙上。

「三隻牛吃草,一隻羊也吃草,

一隻羊不吃草,它看著花。」

最後一句,突然一轉,

那隻羊就變成了哲學家,

生活的審美和情趣一下流淌出來。

「開學了,我們選舉級長,

誰得的票最多,誰就當選。」

誰得的票多,誰就當選。

不是因為老師指定,

不是因為他是官二代或富二代。

力透紙背的溫潤、儒雅、篤定,

讓老鄧讀得全身血液都澎湃起來:

「感觸最深的有三點:

一是教材內容極為豐富:

講倫理、塑審美、育習慣,

既注私德教育,也重公德培養。

二是教材編撰理念十分先進:

無虛偽說教,無空洞口號,

家國之源、江山之遠、永恆之義,

多在平白明凈的故事之中。

三是文字之美遠勝今天。

文字清新質樸,卻極具意象之美,

讓人感受到母語久違的自然和張力。」

民國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也是一個文化大變革的年代,既承襲了傳統文化的風骨,又帶有面向世界的開明,兩不隔絕。

因著一份責任感,編寫教科書之人皆是當時著名的知識分子、社會精英。蔡元培、張元濟、王雲五、顧頡剛、葉聖陶、豐子愷、朱自清、夏丏尊……

他們將德育放在首位,卻不過多說教,從兒童視角,讓孩子們在日常點滴中明白責任和擔當。

他們將民族文化作為基石。儒釋道的精華思想,文學、書法、繪畫集於一體的中華審美,極具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他們的文字,寥寥數筆盡顯中文的魅力,處處透著自然和純凈,讓人心生光明。

他們還極為注重寓教於樂:

又好記,又好互動

識字、畫畫兩不誤

這樣的國語課本,兒童得到的不僅僅是母語能力的提高,還有對中國書法、繪畫的欣賞能力,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審美觀屬於中國人的審美觀。

為了讓課本既有工具性,

又兼具人文性、文學性,

既承襲傳統文化的風骨,

又帶有面向世界的開明,

大學者們可謂絞盡了腦汁。

「共同討論,反覆修改,常為一字,費事恆至一二日。」

「老課本的編著是民間的,

有著民族風骨的例證,透著民眾皮膚上的冷暖,

不呼口號,不居高臨下,不繁文縟節。

仁愛、禮儀、誠信、情趣、方法、邏輯,

家國之源、江山之遠、永恆之義,

多在平白明凈的故事情節和寫人狀物中。」

那一代大知識分子,

就這樣把自己的理想和情懷,

編撰融入進一張張書頁里。

覺得我們不錯,微信關注「書畫之家網」加入藝術家圈子,幫你拓寬書畫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之家 的精彩文章:

用於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寫字好看,筆尖上也有秘密
這些口訣熟練後,山水畫其實沒那麼難
運筆有十問,你不能不知道!
學不好書法,究其原因,就輸在這4個字!
想寫好草書,用筆和用墨你有好好研究嗎?

TAG:書畫之家 |